文科大腦和理科大腦的不同
文章來源: ivyclimber2024-06-24 07:53:15

中專生阿裏決賽的事件已經落幕。正如我所料,整個事情向著不了了之方向發展。雙方都有太多的利益在裏麵,國家的臉麵也卷入其中,隻能是這個結局。

根據我觀察,這個論壇上支持中專生逆襲的,大多數是學文的。而質疑的,大多數是學理的。

這就體現了文理大腦的差異。

文科大腦是感性的,浪漫的,比較認同人定勝天,喜歡身份卑微的屌絲逆襲故事。

理科大腦則是理性的,現實的,比較注意事實根據和邏輯推理。

文科生不知道的是,西方的科學技術發展,是基於過去幾百年的積累的。不是一下子就憑空出現了現代科技。不是靠一兩個奇才就突然搞出宇宙真理。西方的奇才有,但是他們也是站在過去的巨人肩膀上的。

科學門類,包括數學,都是一個長期積累過程。幾百年前,有可能有天才一下子發明某個科學門類,比如牛頓發明微積分。那都是遙遠過去的事情了。如今,任何新的發明發現,都是需要一個科學家團隊和其他科學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單打獨鬥已經早成為過去時了。

文學藝術則截然不同。一個藝術家可能單靠自己就能創造出偉大驚世傑作。文學家單靠自己也能寫出完整的暢銷小說。

所以,文科生跟理科生討論同一個事情,基本是雞同鴨講。沒有共同語言。

薑萍這件事,是在討論一個曾經中專數學成績平平的人,有沒有可能在2年內在高深的高等數學競賽中打敗各名校幾十年苦讀出來的數學專業的博士碩士。

如果你認為有可能,那麽你就否定了

1. 去讀名校的重要性(去讀名校的,本身智商和個人素質都經曆過嚴格的篩選)。

2. 科班出身的重要性

3. 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刻苦努力的重要性。

科學方麵,不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不可能有高深的成就的。彎道超車隻是文科生的臆想而已,在現實中沒有可能。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薑萍事件,正如中國的其它公眾關注的事件,比如鐵鏈女,唐山打人,以及新冠起源,都涉及大局,國家要介入保麵子,所以不會有真相。

這種沒有真相的結果,就是那個國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