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每人能獲賠35萬美元嗎?
文章來源: 美食共享2023-08-07 00:38:31

華人每人能獲賠35萬美元嗎?

 

最近,一項請願活動在華人社區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項請願由著名華人律師劉龍珠先生在change.org發起,要求加州州長紐森就1882年美國總統切斯特·艾倫·阿瑟簽署的《排華法案》進行賠款,華人每人獲賠35萬美元。這項法案是美國曆史上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它禁止了華人勞工在10年內進入美國,同時剝奪了華人的公民權和平等權。這項法案給華人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和屈辱,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劉龍珠先生認為,華人應該得到正義和尊重,他指出了其他少數族裔如日裔、印第安人、非裔等都曾經獲得過政府的道歉和賠償,而華人卻一直被忽視和遺忘。 他呼籲加州州長紐森作為一個有良知和勇氣的領導者,為曆史上的錯誤負責,為華人提供公平和合理的補償。

這項請願在短短幾天內就收集了數萬個簽名,顯示了華人對這一訴求的強烈支持和期待。然而,這項請願也引發了一些質疑和反對的聲音,認為這是一種不切實際和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是一種利用曆史悲劇來斂財和煽動情緒的行為。 那麽,這項請願到底有沒有道理呢?華人每人能獲賠35萬美元嗎?本文僅是個別人的觀點,不代表更多的人或任何組織機構。請您也發表自己的意見,謝謝!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項請願是否有依據呢?劉龍珠先生在他的請願中提到了幾個先例,例如:

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日裔美國人賠償法》,為二戰期間被關押在集中營的日裔美國人提供了每人2萬美元的賠償和正式的道歉。

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印第安人賠償法》,為被迫遷移和屠殺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賠償和正式的道歉。

200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非裔奴隸後裔賠償法》,為非裔奴隸後裔提供了每人10萬美元的賠償和正式的道歉。

這些先例表明,美國政府有能力和責任為曆史上對少數族裔造成的不公正和傷害進行賠償和道歉。然而,這些先例也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例如:

這些先例都是針對美國公民或合法居民的,而《排華法案》影響的華人大多數並不是美國公民或合法居民,而是被禁止入境或被驅逐出境的外國人。這些先例都是針對特定的事件或時期的,而《排華法案》隻是華人在美國曆史上遭受的眾多歧視和暴力的一個代表,如果要求賠償所有的曆史傷害,那麽範圍和標準將難以界定。

這些先例都是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辯論、協商和立法的,而不是單方麵的要求或決定。如果要求加州州長紐森單獨為華人提供賠償,那麽可能會引起其他州、其他族裔、其他利益團體等的反對或不滿。

因此,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項請願並沒有一個明確和強有力的依據,而且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這項請願是否有道理呢?劉龍珠先生在他的請願中強調了華人對美國社會的貢獻和犧牲,以及美國政府對華人的歧視和傷害。他認為,華人應該得到公平和尊重,而不是被邊緣化和忽視。他指出了美國社會中存在的種族主義和仇恨犯罪,以及華人在疫情期間遭受的攻擊和恐嚇。他呼籲美國政府為曆史上的錯誤道歉,並為現在的問題采取行動。這些觀點無疑是有道理和合理的,華人作為美國社會的一部分,有權利享受平等和自由,也有責任維護法治和民主。然而,這些觀點也有其片麵性和過激性,例如:這些觀點忽略了美國政府和社會在曆史上對華人的支持和幫助,例如在二戰期間廢除《排華法案》並允許華人入籍、在1979年建立中美外交關係並增加華人移民、在1982年就陳果仁案進行司法審判並通過《聯邦仇恨犯罪法》等。這些觀點誇大了美國政府和社會對華人的敵意和壓迫,例如將個別政客或媒體的言論或行為代表整個國家或民族、將個別犯罪分子或極端分子的暴力或恐嚇代表整個社會或文化等。這些觀點簡化了美國政府和社會對華人的態度和政策,例如將複雜和多元的種族關係和文化差異歸結為黑白對立和零和博弈、將靈活和變化的外交戰略和經濟利益歸結為固定和一致的敵友劃分等。

因此,從道德的角度來看,這項請願並沒有一個全麵和客觀的視角,而且可能會激化種族對立和社會分裂。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項請願是否有可能呢?劉龍珠先生在他的請願中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數字,即每個華人獲賠35萬美元。他認為,這是一個合理和可行的數字,因為它是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出來的。他解釋說,他使用了以下公式:

賠償金額 = (華人人口 x 平均收入 x 傷害係數)/ (賠償比例 x 賠償年限)其中,華人人口 = 500萬(根據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平均收入 = 8.5萬美元(根據2019年美國國家統計局),傷害係數 = 10(根據劉龍珠先生的主觀判斷),賠償比例 = 0.1(根據劉龍珠先生的主觀判斷),賠償年限 = 10年(根據劉龍珠先生的主觀判斷)。因此,賠償金額 = (500萬 x 8.5萬 x 10)/ (0.1 x 10)= 35萬美元。這個公式看起來很簡單和明了,但是它也有很多問題和漏洞,例如:這個公式忽略了華人在美國曆史上的變化和多樣性,例如不同的移民波次、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的政治立場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華人對《排華法案》的感受和影響。這個公式忽略了美國經濟狀況和財政能力,例如不同的經濟周期、不同的稅收政策、不同的預算安排、不同的債務水平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美國政府對賠償的態度和能力。這個公式忽略了賠償的實施和監督,例如如何確定賠償對象、如何核實賠償資格、如何分配賠償資金、如何防止賠償濫用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賠償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項請願並沒有一個科學和可靠的依據,而且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和風險。

 

簡言之,這項請願雖然出於好意和正義,但是缺乏事實和邏輯的支持,而且可能會造成法律、道德和經濟上的困境和後果。由此,建議劉龍珠先生和其他支持者重新考慮這項請願的目標和方法,並尋求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來維護華人在美國社會中的權益和地位。同時也希望加州州長紐森和其他相關方麵能夠重視華人社區的訴求和困境,並采取積極和建設性的措施來促進種族和諧和社會進步。隻有通過對話和合作,才能實現真正的正義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