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可怕的習慣說起
文章來源: 風河零九2023-07-19 13:45:38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投胎是個技術活,沒有那個本事,那就養成好習慣,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下一代有個好的起點。

很多的流行歌曲,聽第一遍未必多麽好聽,聽了幾遍之後,心裏會產生回音,腦子裏會跟著哼唱,即使關掉了音樂,還會吟唱好久,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中國古人早有總結。

向人借了錢,開始的時候千恩萬謝,感激涕零,還錢的日子如果拖得很久,吃虧的心理就會掩蓋過感激之情,心理學上研究過,因為你潛意識裏已經把借來的錢當成自己的了,所以國外有分期付款的做法,買了個大件,一段時間之後就舍不得放棄,當然以前的留學生有很強的自製力,來的時候去沃爾瑪買個電視,回國的時候去退掉,一分錢都不會損失,開心得很。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很多人從小就會背了,都刻到骨子裏了,開車上下班的路,開得次數多了,不用腦子都可以開回家,都練出了肌肉記憶,骨頭記憶當然更厲害,所以當一條大河的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上了年紀的都會跟著唱,骨子裏還油然而生一種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一切反動派的憤怒。

有了共產黨,才有了新中國。爹親娘親不如共產黨親,黨的恩情比海深,很多很多,在你還是弱稚兒童還沒有學會質疑之前,已經灌輸給你了,成為了你的東西,刻畫在骨子裏。

中國的土地,不能私人擁有,一切屬於國家,屬於政府,黨政一家,是趙家,是共產黨,是紅二代。地下的東西,你挖到了,也屬於國家。

打仗的時候,譬如台海戰爭,或者中美摩擦,或者中印衝突,或者南海海域紛爭,趙家叫你上前線,你有權利拒絕嗎?有人說,公民的權利我沒享受,我不去,讓領導先去,讓共產黨員先去,然而你不能拒絕,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戰爭的時候,公民是不能逃避兵役登記的,當然和平年代,經濟發展為主,一些衝突通過外交手段就解決了,畢竟戰爭,雖然死的都是老百姓,當權的也得掂量掂量戰敗的可能性,譬如俄國的普京,侵烏戰爭一年多,據說各方麵損失很大,打仗打的是後勤,打的是錢,死亡的士兵也要撫恤,國際製裁也影響經濟,和平久了,各國的力量對比有了變化,有的是想重新洗牌劃分利益的國家,正唯恐天下不亂。不好意思,國與國之間,其實沒有正義可言,有的隻有利益。所謂的解放全人類,捍衛正義,電影而已,你知道是假的,當真的全是傻子。

中國,也從來不是一個正義的國家,美國英國也不是,這也無可厚非,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別拖後退,有能力了再去幫助別人,鄧小平說的韜光養晦,也就是廣積糧,緩稱王,成長起來之前先別冒頭,結果倒好,中國製造2025,厲害了我的國,戰狼外交,曆史文件取消香港一國兩製,一帶一路,全是高調折騰,弄得四麵楚歌眾叛親離,何苦。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把國民訓練得感恩戴德服服帖帖。

中國的外交部長失蹤三周了吧,外交部發言人還是閃爍其詞,不能回答。

中國的第一任外交部長是周恩來,外交部長從來不是一個小官。

範冰冰失蹤的時候,你們看熱鬧,鐵鏈女事件的時候,秦部長你沒有發聲,唐山燒烤的時候,秦部長你沒有發聲,所以現在沒有人為你發聲了,將來任何人失蹤,都不會有人發聲。中國,從來都是隻要自己不吃虧,管他洪水滔天。

所以我覺得這個民族,不會有什麽未來。這一代,下一代,也是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