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讀漫集:父母應該如何愛養兒女(連載1)
文章來源: 江天雲月2023-11-01 09:55:18

雜讀漫集:父母應該如何愛養自己的兒女(連載1)

江天按:這些心得都來自於近年來的雜讀,因為慚愧自己在孩子成長歲月中的懵懂無知,所以越發覺得值得寫出來, 如能或益於其他年輕的父母, 亦可聊補己闕於萬一) 

談到父母對兒女之愛, 中國傳統文化中總用恩情二字來指代, 但這種指代並不恰當。正常的兒女當然會因為父母投入的真摯深沉之愛而心懷感恩, 但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從父母的角度來談,  做為父母就必須承認, 把孩子帶到這個充滿悲歡離合的世界並讓他們經曆生老病死,完全是出自父母的主觀意願。因為隻有賜人所求才談得上恩, 所以, 從這個意義上父母對兒女並沒有什麽生恩可言 ,而撫養、愛育兒女則是父母的天職和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就是說,  父母有責任讓兒女感受到, 來自你的愛是無條件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愛都能給兒女帶來福氣。 為了兒女未來的幸福和成功, 父母必須學會給予他們優質的愛!

具體而言,筆者認為要注意下麵幾個要點:

一, 要讓愛充滿兒女童年的每一個瞬間,尤其是在發現孩子犯錯的那些時段

每一個父母都不可避免的要時時麵對孩子犯錯, 犯錯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然經曆,無論大錯小錯, 對孩子而言這完全說得上理所當然。而父母以什麽樣的方式完成糾正指導的責任,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

優秀的父母, 在這種時候, 一定會避免憤怒和沮喪的情緒, 更不應該給兒女帶有無情甚至挖苦意味的責備、批評或挑剔,那不是教育, 而是自作威福的控製! 好好想一想, 你的憤怒和沮喪,除了傷害孩子的自尊、導致孩子的心靈扭曲,並最終導致彼此關係的疏遠甚至怨恨,還能給你的家庭帶來什麽?!

   因此,即使在管教孩子時,也要嚐試培養和鼓勵。 確保他們知道,盡管您不滿意他們的錯謬, 但你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愛護他們,無論如何您的愛都在那裏。你就是孩子溫暖安全的避風港,可供他們勇敢的探索和返回。隻有做到這一點, 才有可能將兒女每一次的負麵經曆轉化為他們的學習機會。 

凡是過來人都知道, 孩子美麗可愛、快速成長的童年轉眼就會過去,要盡量努力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他們,即使你很忙碌, 也需要為此付出努力, 比如處心積慮地設計一起看電影、參加音樂會等。 否則, 等孩子長大了, 你回憶過往, 會為自己這方麵努力的缺失而後悔的(我就常常是如此, 後悔在孩子的成長期,自己的許多心智還沒有長大);當然,如果你確實忙碌,也不必擔憂, 隻要你確實努力了,孩子們一定會記住的是您所做的許多小事——製作爆米花、猜謎語、捉迷藏、打牌、逛街等等對孩子而言都是不可磨滅的記憶。

更多的時候, 父母要讓孩子享受輕鬆和歡快的愛,你可以張開大嘴用你五音不全的嗓子給孩子唱一首專治感冒的歌曲, 你可以在孩子麵前盡情地展現你的蠢而可笑的模樣逗他們笑,或者 來一場撓癢癢的馬拉鬆。 也可以去公園。 總之, 你要學會和你的孩子一起歡笑。。。。。在所有這些過程中, 你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無時無刻不在用你的愛關注著他們。 

沒有什麽比愛更好的經曆, 最有利於在孩子大腦建立良好的神經連接,並形成您的孩子終生難忘的關於您的記憶。醫學科學已經證明, 嬰兒出生時有大約 1000 億個腦細胞(神經元),與成人的區別是這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相對較少。而正是神經元間的 這些聯係創造了我們的思想,推動了我們的行動,塑造了我們的個性,並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是誰。所以, 人類每一個個體的人格, 都是通過生活經曆創造、強化和“塑造”的。對嬰幼兒而言, 愛的關注是無可媲美的最優質的人生記憶和經曆。 這對於孩子的人格塑造至關重要。

相反, 冷漠、疏遠甚至羞辱這類負麵的經曆。 往往會讓孩子的一生都蒙上陰影, 甚至造成人生的悲劇。 

但有一點要非常明白,那就是要分清愛與溺愛的邊界,愛自己的兒女絕不意味著寵壞他們   。 比如物質放縱、過度寬容(縱容)、過度的保護以及過低期望值, 就都是溺愛的特質, 假如把寵溺當成愛護, 長此下去, 必然的結果就是寵壞孩子,這在某種意義上其實就是在剝奪孩子健康獨立並能承當社會風雨能力。其結果就必然是:一個寵壞的孩子與父母是不會建立給你帶來幸福的親情之愛的,相反, 這種缺陷人格在家庭和社會上往往都會呈現出失敗的人生, 甚至走向人生的悲劇。

(圖片選在網絡)

說到這裏要強調一點, 判斷父母是否過分寵溺孩子有一個標準, 那就是看孩子對父母的態度, 如果孩子無視對父母的尊重和平等,那就說明你過於溺愛了。

父母對孩子的優質關愛, 其實可以像擁抱他們一樣簡單,與他們共度美好時光,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解釋他們的疑問, 幫助他們力所不能及的努力等等。這種愛的特征是那種溫暖而非縱容的情感,  充滿彼此間的平等尊重, 深刻而平靜; 這樣的愛不僅會培養孩子成長出生命的適應力,與父母的親情也會呈現出更多的溫情和親密  。

( 附視頻:細說林彪9.13出逃之謎16 // 說說否認林彪參與政變和對毛謀殺的理由 //林彪對毛“恩深怨也深”的心理 // 1970年國慶節毛在天安門與葉群談話的玄機//葉群的檢討與林彪與毛重歸於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