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國如果不改革開放到現在會怎麽樣?
文章來源: 長島的冬天2024-01-15 19:11:10

       最近幾天追劇《大江大河3》,正午出品的劇我都是要看的,至少還原了很多當年的場景,還原了很多當年的事情,讓人很感慨唏噓不已。今天的這兩集看著有點難受,看完之後就想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當年中國不實行改革開放,那現在的我會是什麽樣子?還會不會在這裏呢?

       劇中的下崗再就業大約在九十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官方記載是始於1978年,其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就是中國國企集體企業開始的整合兼並和倒閉,隨之而來的就是職工的下崗大潮,隨著朱總理的大筆一揮下崗工人這一特定的曆史名詞就定格了那段曆史。記得小時候家鄉盛產木材,有個國營的木材廠,改製後由個人承包,改名膠合板廠,承包人就是原來的木材廠廠長,那個時候都以去他的工廠當工人為榮,那個人也成為了我們那的首富。再後來就是各種私營企業的崛起,現在看來那些所謂的私營企業都是原來的國企或者集體企業的變形,按照現在的流行說法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再看現在依然是國有企業為大,所以這個問題就來了,如果不經曆那段曆史,是不是就沒有造就那些個首富,是不是就不用開曆史倒車變成現在一樣?那時候下崗的職工可不是老弱病殘的,都是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下崗再就業成為了當時時髦的詞語。再看現在35歲就成為了就業的分水嶺,滿大街送外賣搞快遞的也不乏是研究生博士生,這也算改革嗎?外企的撤退還是開放嗎?都是曆史是輪回的,可是這輪回的太快了,才四十多年!

        電視劇《繁花》我一集沒看,看網上評價就是九十年代的事情,而王家衛拍成了民國,也是商海沉浮,而這部《大江大河3》我接著前兩部看的,記得第一部我還在國內,那時候沒有這麽多的感觸,那時候我對改革開放是萬分感謝的,十年過去了,再看這部劇,我突然來了很多思考,不改革開放,人心是不是不會變質,是不是還能萬眾一心,那時候的人們多好,壞人的壞在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太善良了,和現在比,這時候的人都不配叫做人!不管黑貓白貓能夠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多麽經典的一句話,可是現在貓沒有了,都是耗子,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了!如果不改革開放,這些個碩鼠是不是就不知道還要轉移資產,是不是就把自己撐死拉到了?

       我又無病呻吟了,一部電視劇就讓自己浮想聯翩。改革開放是對的,無論當時被逼無奈做出的選擇還是當政者的深思熟慮,沒有改革開放我不可能在這無病呻吟,甚至有可能我不複存在!我還是要感謝改革開放。感謝那個時代賦予的精神,感謝那個敢闖敢拚敢為天下先的時代,有時候做夢都會笑醒!現在的中國變得我有點不認識了,可能離開太久了,久不聯係那就陌生了,我想回去看看了,四年了,到底變成什麽樣了?想親自感受一下!

        回到電視劇中,三個主線,每一個主線我都有一個類似的人物與之呼應,現在看來最慘的就是楊巡,民營企業的代表,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淹死了,我不知道這電視劇最後是不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下去,而國企的宋運輝結局最為圓滿。小雷家的東寶次之,平安落地。我真的希望真實曆史能夠反轉過來,可惜啊,已成定局!

       如果中國不改革開放會怎樣?這麽大問題,留給史學家們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