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後再看當年潤濤閻和顏寧之戰
文章來源: 一天到晚想吃魚2022-11-06 03:51:52

今天看了Dave Sun (DaveSun83066108)的推特,轉發他的推文。也許可以澄清一些當年閻大師和顏寧之戰。各位自己判斷。其實很懷念老閻,希望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以下是Dave Sun的twitter thread:

生物學家顏寧要回國擔任新創辦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了。顏寧賴以成名的成果是“人類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這是一個困擾了科學家50年的問題,在顏寧團隊的努力下,第一次在冷凍電鏡下得到了揭示。但是這個成果從“顏寧驗證了這個結構變成了顏寧發現了這個結構”,其中的故事令人感慨。 

驗證和發現,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相當於提出宇稱不守恒定律的楊振寧李政道和驗證了這一定律的吳健雄這樣的關係。而顏寧將這兩者都歸於自己了。提出這個“轉運蛋白分子結構模型”的其實另有其人,且早在20年前。故事很長,不知道有沒有人想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一個令人扼腕的故事。 

顏寧簡曆:

1996年-2000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係學習,獲學士學位;

2000年-2004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學習,獲博士學位;
2005年-200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7年-2017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7日,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 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6][7];

2019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3];

2021年4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22年接受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一職準備返國。 

再看顏寧的恩師施一公的簡曆:
1985-1989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係 學士
1990-1995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 博士
1995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 博士後
1996-1997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博士後
1998-2001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 助理教授
2001-2003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 副教授 

2003-2008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 教授
2007-2008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係 Warner-Lambert/Parke-Davis教授
2008-至今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教授

為什麽會提到施一公的簡曆?因為這個故事與施一公有脫不了的幹係。在後麵讀者就會明白。顏寧的成果背後,有施一公的影子。 

顏寧的成果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在一個世紀以前,科學家們就知道隻要是生物體,隻要給葡萄糖,生物體就有存活的能量來源。然而,葡萄糖是如何進入細胞的?這一直都是個謎,因為營養和細胞的代謝物進入細胞是受到限製的,而葡萄糖卻可以進入細胞被利用。搞清帶葡萄糖進入細胞的載體結構就成了科學家的夢想 

在這個領域想揭開謎底的科學家大有人在,也一直在努力做這樣的課題。礙於當時的設備和技術條件,想搞清葡萄糖被細胞吸收的生物機理,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在繼續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有必要插敘一下施一公在美的讀博經曆。施一公的博士是在霍普金斯大學完成的,隨後繼續霍普金斯做博士後。 

施一公的博士生導師是比特·麥洛尼博士,已於2013年去世。記住這個時間點,跟故事有關聯性。施的導師是一個極其好心腸的人,施在讀博之初,有一門生物學考試三次考試52、32、22分,他去求導師網開一麵,不然他的獎學金就會被取消,他的導師“戴著眼鏡眯著眼看了他半天,仿佛他不是一個好學生”(施自語) 

這些看似跟故事無關的插曲,並非廢話,因為施的導師也是這起學術官司的當事人。而施一公的導師有一個高足,在施讀博期間在其導師手下做博士後,就是“楊李”中的“楊”,所以就跟施有了交集。這個“楊”在1993年用當時沒有人想到的“土辦法”(不是主流認可的辦法)居然模擬出了葡萄糖蛋白載體的理論模型。 

他的論文成果以第一作者和導師聯名發表在當時比《自然》更受業界學者看重的《細胞》雜誌上。因為在當時這是一個理論模型,論證了葡萄糖蛋白載體必須以這樣的模型運作,而沒有設備可以3D實物的觀察結果予以驗證。這為“楊”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取得這樣的成就之後竟然離開了這個領域。 

這篇極其重要的論文是1993年發表的,看施一公簡曆,其時他正在讀博。要說如此有抱負的施一公不知道這篇論文,或者說沒有讀過他導師的這篇論文,或者他的導師沒有跟他提起過這篇論文,相信沒人會信。施可以公開自己考試的不及格,可以公開導師對他的恩情,為何在顏寧成果出來前後,獨獨不提這篇論文? 

顏寧在9年之後發布了她同樣課題的論文,但比前者更進了一步,她用那時最先進的冷凍電鏡獲取了葡萄糖蛋白載體的3D照片,從而以令人信服的科學實證驗證了“楊李”模型。如果說顏寧獲獎無數的論文施一公沒有讀過會有人信嗎? 

顏寧論文發布的時間點“剛好”是2014年,在論文中顏寧引用了諸多其它的論文,卻獨缺“楊李”9年前相同結果的論文,這樣的事發生在學術界是難以想象的。而施一公的導師又“恰巧”在2013年去世,一個看似完美的時間差。為什麽顏寧2014年發布論文之後的5年靠這篇論文獲得了諸多大獎而沒有引起任何質疑和非議? 

因為顏寧的論文是發表在《自然》而不是《細胞》雜誌上,姑且算作是又一個巧合。按照自律原則,雜誌相信投稿者的道德水準而不會像今天大學的學位論文去“查重”。而“楊李”二者一個2013年歸西了,一個在博士後做完就因為個人原因退出了這一領域的工作轉去其它領域了。照理說,顏寧的“原創發現”安全而完美。 

自從2014年顏寧的論文發表以後,無論在國內和國際上,榮譽滿載,平安無事。當然這樣的“原創成就“任何榮譽都是應得的,它體現了國家對科技成就的重視,國際學術界對這樣的成就的驕傲,也讓學術同仁欽佩、豔羨。顏寧自己也一定極其自豪和高興,於2016年接受了央視的邀請,參加了《開講啦》的電視節目。 

凡事有因果。因為《開講啦》節目的火爆,顏寧在國內成了既有學問又有顏值的女神。顏寧在節目上讓觀眾知道了她是如何從構想到實驗一步一步走過來,取得葡萄糖轉運蛋白載體的3D結構的,一時風頭無兩。她現在想起來應該會後悔參加這樣的節目,因為不參加,“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故事。 

如此又過了三年,時間來到了2019年,拜網絡之賜,顏寧也成了網紅。這樣的成就,這樣的顏值,這樣的年齡,偏還是單身,想不紅也不可能。然鵝,正所謂禍兮福所倚。正是因為網絡,讓退出了學術圈的“楊振寧”偶然之間神使鬼差地看到了顏寧的《開講啦》節目。當他看到顏寧節目上講解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時, “楊”心跳加速,“咦,這個蛋白載體模型怎麽跟我耗時數年的博士後論文模型一模一樣”?然後趕緊去查看顏寧的獲獎論文,頓時明白了顏寧論文的全部內容,仔細檢查了顏寧論文中引用的各種其它論文,發現自己的論文完全沒有提及,這是同行之間極其忌諱的事情,因為在學術領域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殘酷…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既是對同行學者的尊重,也讓後人可以了解新的成果所基於的前人足跡,讓後來者踩著他人的肩膀登上一個又一個的科學高峰,這是科學意義上的薪火相傳,也是一個最基本的學術規範。科學研究的金字塔,是由無數人的不懈努力,由少數人才能加運氣的突破,才讓科學技術得以不斷進步。 

“楊”發現了自己的論文沒有被引用的事實之後,又去了解了顏寧的成長經曆,就發現了曾經的學弟施一公是顏寧的老師。雖然跟這位學弟沒有很深的個人交往(一個是導師的博士後高足,得到導師的充分信任,可以隨意決定是否參加每周的例行會議;一個是新晉博士生的菜鳥,導師手下諸多學生中的普通一員)… 

但是對這位學弟與他共學期間的一切還是了如指掌的,因為“楊”的導師對“楊”青睞有加,會每周安排時間跟他除了學業和課題之外天南地北的閑聊,甚至一些私人決定都會先征求“楊”的意見。節假日會邀請“楊”去家裏做客,以至於讓師母也愛屋及烏。這是一種自然而又讓人羨慕的師生關係,讓“楊”不了解施都難。 

“楊”了解了顏寧論文的一切之後,在網上發文詳細介紹了自己發現葡萄糖蛋白載體結構模型的前後經過,同時肯定了顏寧成果的積極意義,說自己的模型和顏寧通過冷凍電鏡得到的3D結構完全一致,且是世界上唯二的葡萄糖蛋白載體結構發現者,通過3D照相將結構呈現出來,驗證了“楊”自己理論結構模型的正確…… 

“楊”的文章在網上發布後,傳到了顏寧那裏。顏寧即刻在微博上作出了反應,回應說她做的轉運蛋白結構跟“楊“的結構模型不是一回事,希望不要來碰瓷。外行當然是搞不清楚的,但是在美國,內行的華人一大堆,更何況“楊”是施一公的師兄,真正的分子生物博士,怎麽能不明白顏寧是在狡辯?…… 

“楊”一針見血地指出四點:
1.她沒否認她讀過他的論文
 2.她在反駁裏無法表明她的研究比“楊”的研究更接近於活體細胞的真實動態。
 3.顏寧以為在論文裏不提“楊”的論文便可永遠把真相埋起來,這是誤判。
 4.顏博士應該知道,在膜蛋白領域,已經有科學家證明CFTR是氯離子通道而非載體! 

“楊”進一步指出:顏寧的論文結論恰好證明了“楊”的研究結果。所以,沒敢告訴《自然》審稿人真相。顏寧搞的不是鈉離子泵,而是葡萄糖載體,而這個機理模型已經發表過了,更顏寧的模型一致。如果不隱瞞真相,那就需要告訴審稿人:顏寧的研究隻是用另一方法證明了“楊”發現的葡萄糖載體工作機理是正確的。 

有推友問:當年那些論文的評審也都吃幹飯的?搜一下不就搜到那師兄的論文了嗎?這是一個好問題。 

顏論文的審稿人應該是搞X光衍射的,否則審不了她的論文。而在X光衍射解構領域,沒有科學家從事葡萄糖載體蛋白的研究,審稿人就根據投稿人給出在葡萄糖載體蛋白機理領域前人的研究結果,以判斷此稿件的價值。如果顏寧提及了“楊”的論文,她自己的論文就隻能是“證明”而不是“發現”了。二字之差,天上、人間 

“楊”作為一個博士,曾經的科研學者,沒有功利心,一點都不在乎功名,施一公也肯定知道師兄的“誌向”。當初接下導師提這個課題的心態:在當時,由於技術條件的限製,這是一個幾乎看不到前景的課題。他導師明確告訴他,做不做隨意,讓他慎重考慮。他反問導師,你想不想做?你想,就做,成不成無所謂。 大有“但做好事,莫問前程”的豪邁。跟道先生何其相像?扯遠了,言歸正傳。就這樣花了近三年的時間,終於做出了葡萄糖轉運蛋白載體的理論模型。現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同胞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更進了一步,用最新的技術手段驗證了這個理論模型的正確,高興之餘,又沮喪地發現他的學術成果被完全抹去了…… 

明天繼續… 

早上一大早起床,看到了一條重要的新聞,數學家張益唐博士又一篇重磅的數學論文已經掛在了網上,這是數學界的大事。打開推嚇了一大跳,這麽個故事怎麽會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關注者暴增,實在是出乎意料。推上道非常先生的推文才是含金量十足,值得大家關注了解。好,爭取今天把我的故事講完… 

“楊”在冷靜思考之後,一方麵將事情的全部經過發布在網上,一方麵聯係了《自然》雜誌的資深編輯進行了投訴,雜誌編輯建議“楊”把投訴給《自然》的質疑信貼在顏寧2014和2015年兩篇論文下麵的評論欄,這樣讀者可以看到“楊”的質疑。這在當年的海外中文網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為顏寧辯護者有之,更多的是…支持“楊”。順便插一句題外話,有許多讀者已經看明白了誰是“楊”,我會在故事最後說明用“楊”替代真實主角的原因,言歸正傳。“楊”按照雜誌編輯的建議把他的質疑貼在了顏寧論文的下麵評論區。麵對質疑,顏寧采取的方式是沉默,對如此重大的質疑選擇不答疑不反駁。“楊”在質疑之餘。仍然以十分客觀的胸懷… 指出:“顏寧最大的貢獻在於她在膜蛋白結晶、X射線衍射技術改進、利用方麵。在X光衍射領域她是頂級大牛,實至名歸”。而整個事件中,對於顏寧的論文成果是“原創還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這個問題上,大家包括“楊”自己都忘了一個除了“楊”自己外,最有發言權的重要人物—顏寧的老師和“楊”的學弟施一公博士… 

施一公博士作為顏寧的老師,“楊”的學弟,對於這樣的爭論,應該是唯一一位祥知內情的人了。外界對顏寧的辯護和對“楊”的支持,都不會比施一公的要說的話有份量。然鵝,麵對自己的愛徒和自己的學長 以及他曾經感激不盡的導師,施一公也似乎同樣以事不關己的態度選擇了沉默。既沒有為自己的學生發聲… 也沒有為自己的學長、導師辯護。施一公似乎忘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一名言。但是,如果讀者仔細看看施一公和顏寧,和“楊”在時間上的交集,讀者可以合理推想,施一公在讀博期間,就讀過他導師和學長聯名的論文,完全了解這個理論模型的意義,他也完全了解顏寧取得科學突破的課題是怎麽立項的… 

好巧不巧的是,施一公的學長九十年代就離開了分子生物學的領域,施一公的導師2013年去世,施一公的學生顏寧2014年就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這是與10年前就存在的理論模型無關的原創性成就呢?還是以這個理論模型為基礎的技術突破和驗證模型的正確呢?施一公難道不是最有資格說話的人嗎?如果顏寧對“楊”… 針對她的質疑保持沉默還能理解的話,施一公對整個事件的沉默實在令人有足夠理由心生疑竇。就在這樁學術公案進行的過程中,迎來了新冠這一世紀疫情,想想顏寧的“運氣”實在太好了,就在2020年的年末,“楊”因為突發性疾病離世了,“楊”對顏寧的質疑就此嘎然而止…這裏需要澄清的是,“楊”不是因為新冠離世的 

現在是時候告訴大家誰是那個“楊”了。他就是海外網上頭號博主,傳奇人物閻潤濤。為什麽沒有在一開始就披露他的真實姓名?是因為出於我個人對他的敬重,他是我神交已久卻從未謀麵的網友。用“楊”來替代他,是想讓讀者知道楊振寧、李政道和吳健雄博士之間的關係,同樣適用於閻潤濤、麥洛尼和顏寧的關係… 

能夠讓離世的閻潤濤為眾多的推友所了解,也算是我在潤濤離世二周年之際,對他的一個追思吧…他的網文,可以跨越時間,至今讀來仍令人心生敬佩。他的個人網站,是熱心的網友自發為他建立的,至今訪問拜讀者絡繹不絕。他的老讀者,還一直在討論他的博文。在此給出鏈接:yanrunt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