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富帥,為國家甘灑熱血
文章來源: 水沫2017-03-11 19:10:24

他,英挺的鼻子,俊氣的麵龐,正值大好年華,顏值堪比明星。

而他最初的夢想,也是打算要做一名電影明星。然而,戰火連綿,山河破碎,作為一名不願做亡國奴的熱血少年,他毅然報考了中央航空學校。

他叫周誌開,出身名門。父親曾為法官,母親名門之秀,家境優渥。他瞞著家人,偷偷報考航校,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才告訴家人。

他曾經單機衝入日軍機群,縱橫馳騁,將日機編隊一舉衝散,在追擊中勇猛善戰,接連擊落日軍轟炸機3架,戰功顯赫。蔣介石為此親手將一枚青天白日勳章,掛在了周誌開的製服上。

他是中國空軍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的第一人,並由上尉晉升為少校。筆挺的製服,閃耀的勳章,那時的他,英氣逼人,俊美非凡,傾倒無數少女之心。

那個年代的空軍戰士,幾乎都是這樣出色的青年。良好的出身,優秀的教育,健康的身體,陽光的氣質,帥氣的顏值,在人群中如星光一般璀燦奪目。可是因為裝備技術比起日軍落後太多,戰鬥機飛行員陣亡率是最高的,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接近死亡。為了國家和民族,他們一次次地將生死置之度外,義無反顧地衝上藍天,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直至獻出他們年輕美好的生命。

在周誌開獲得勳章的半年後,他單機出動偵察敵情,途中遭遇4架敵機的偷襲,不幸犧牲,時年隻有24 。他生前共擊落6架敵機。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許多這樣年輕的空軍英雄。

初見陳懷民這張照片,我竟然有種陳坤的即視感。陳懷民也是一名英俊少年。

陳懷民也是出身於大戶人家,家境殷實。他的父親陳子祥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反清鬥爭,在父親的影響下,陳懷民從小就以天下為己任。當日寇鐵蹄蹂躪中華大地時,他17歲時就加入了中央航空學校,並且如願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他曾經在空中以一敵四,英勇殺敵。在南京的空戰中,他左衝右突,猛烈開火,擊落敵機1架,擊傷4架。隨即他被急欲報仇的4架敵機包圍,油箱被敵機擊中起火。為了保全戰機,他沒有選擇跳傘,而是準備迫降。在快到地麵的時候,他停掉螺旋槳開始滑翔。不料飛機撞在一棵大樹上,他從座艙被彈到一棵樹杈上,頓時鼻骨折斷,胸肩受傷,鮮血模糊。

在醫院裏,蔣夫人宋美齡看望了陳懷民。宋美齡握著他的手說:“陳懷民先生,你是中國空軍的驕傲,是了不起的英雄。我在報上看到你與日軍作戰的事跡,深受感動。” 

1938年,著名的429武漢大空戰,陳懷民以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英雄挽歌。

那一天,武漢的市民紛紛走出家門,仰頭緊張地關注天空中中日戰機的大激戰。

陳懷民一如既往地英勇出擊,他在擊落1架敵機後,招來5架敵機對他的圍攻。這群圍攻陳懷民的敵機中,其中一架戰機由“紅武士”日本王牌飛行員高橋憲一駕駛,高橋憲一也是這次日本戰機的領隊。

陳懷民終究寡不敵眾,他的戰機受傷,自己也胸部中彈。在此危急之際,他本可跳傘求生。然而,令無數人為之動容的是,他拉平飛機,倒扣著向上翻轉180度,以迅雷閃電之勢,向追來的“紅武士”高橋憲一的戰機衝撞過去。頃刻間,兩架飛機在空中相撞爆炸,火光騰空而起,黑煙彌漫天空,兩條火龍相繼墜入江中。

陳懷民血濺長空,終年22歲。

他是世界空戰史上,與敵機對撞的第一人。他舍身就義的壯舉,極大地鼓舞了我軍鬥誌。此戰耗時僅半個小時,卻一舉擊落日機21架,而中國空軍損失戰鬥機12架。“429”空戰,是抗戰以來最輝煌最鼓舞人心的空戰勝利。

陳懷民犧牲之後,他的戀人,美麗的銀行家的女兒王璐璐,悲痛欲絕。她隻身來到武漢,在陳懷民犧牲的地方,追隨陳懷民逝去的身影,縱身投入奔流的江水,與最愛的人生死相伴。他們愛的如此難舍難分,如此情深意重,豆蔻年華的少女,為這段生死戀寫下最淒美的結局。

王璐璐是浙大女學生,可以算是我的校友,中央航校當時在杭州筧橋。陳懷民作為中央航校的籃球隊員經常前往浙江大學進行籃球比賽。作為名門千金的王璐璐是一名忠實的籃球迷,陳懷民在賽場上的英姿讓她心生崇拜,兩個不到20 歲的年輕人不久便陷入了熱戀。他們相約在打敗侵略者後成婚,卻沒有能夠等到那一天。 

正如陳懷民日記中所言:“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這些大好年華的好男兒,隨時準備著,為國家犧牲自己。

“好多女孩不懂空軍的危險,看他身體健康,看他有地位,不曉得他隨時會死的。好多女孩不懂嘛,但是你良心曉得,不可以這樣。每個人都不敢交(女朋友),這是良心的問題。”

戰爭時期的愛情,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許多飛行員,便是生生地扼製了這樣的愛情。比如張大飛。

張大飛,也是這些空戰英雄中的一個。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那麽厚厚的一本書,張大飛,是給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

他和齊邦媛相識於少年,在南開的操場上,他說出自己的心意。他們一周通一封信。他說:“我無法飛到大佛腳下三江交匯的山城看你,但是,我多麽愛你,多麽想你!”然而,在他一次受傷之後,他對死亡似乎有了更近距離的認識,他的信中亦不再說感情的話。

抗戰前夕,齊邦媛收到了張大飛寄給她哥哥的訣別信:"你收到此信時。我已經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個人都走了。我知道下一個就倫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請你原諒我對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我似乎看得見她瘦小女孩長成少女,那天看到她南開的操場走來,我竟然在驚訝中脫口而出說出心意,我怎麽會終於說我愛她呢?這些年中,我一直告訴自己,隻能是兄妹之情,否則,我死了會害她,我活著也是害她。。。請你委婉勸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後隻盼望她一生幸福。"

隨後,她收到張大飛同事寄來的一個郵包和紙條:“張大飛隊長已於五月十八日在河南上空殉職。這一包信,他移防時都隨身帶著。兩個月前他交給我,說有一天他若上去了回不來,請按這個地址寄給你。我在隊上擔任修護工作,隨著他已經兩年,他是很體恤人的好長官。我們都很傷心。從他留在待命室的上裝口袋裏找到一封你的信。也一並寄上。望你節哀。"

這隻是一段朦朧曖昧的感情,因為戰爭,沒有能夠綻放,卻留在女孩心中一輩子。

這篇小文隻簡單介紹了三位空戰英雄。下麵兩張照片中可以看見當時更多的飛行員,一個個都是如此陽光帥氣,卻為了國家和民族甘灑熱血!

這兩天天氣驟冷,剛剛綻放的春天的花,突然就謝了,在最芬芳燦爛的時候凋謝了。就如這些年輕的生命,用齊邦媛先生的話,"如同一朵曇花,在最黑暗的夜裏綻放,迅速闔上,落地。那般燦爛潔淨,那般無以言說的高貴。”

"那般燦爛潔淨,那般無以言說的高貴。"

下麵這個記錄片,記錄了這些空中英雄的事跡。我隻挑著看了一點。存下來,接著再看。

對張大飛感興趣的,大約在視頻1:28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