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影星-- 他們的舊貌新顏(56) 王心剛
文章來源: 水沫2006-11-18 13:18:20

王心剛

王心剛,幾代人的偶像,中國最帥的軍人形像。他五、六十年代就已經成名,是我們父輩的偶像,到了八十年代,他已經年過半百,可是蔡鄂將軍的一雙白手套還令當年的女孩子念念難忘到如今。我們就從王心剛八十年代的照片開始吧。







我們再來看一下王心剛五、六十年代的照片。英俊,瀟灑,挺拔,曾經當過兵的他有著一種軍人的帥氣,男人的氣質散發出迷人的魅力。那個時候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王心剛已經七十多歲了,在中國電影百年影星中他是當之無愧之銀幕最佳軍人形像。



王心剛簡介

王心剛從舞台到銀幕,三十幾年走的是一條嚴肅認真地探索人生、理解人的心靈,刻苦地磨煉自己的思想品格,不斷豐富自己藝術修養的崎嶇坎坷的上坡路王心剛,遼寧大連人,1932年1月1日出生。1949年中學肄業,後參加沈陽市舉辦的文藝骨幹訓練班,學習話劇表演。次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軍工局文工團任話劇演員,曾在《李闖王》、《三個戰友》等話劇中飾演主要角色。1957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寂靜的山林》中飾男主角,後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鬥古城》、《大河奔流》、《傷逝》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1981年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塑造了愛國將領蔡鍔的銀幕形象,於1982年獲第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後任八一廠副廠長。

王心剛的愛人楊昭彩是八一廠的一位音樂編輯,1972年春天,楊昭彩因一位密友自殺而精神失常了,為治好愛人的病,先後向上海、天津、廣州、河南等省、市的親朋好友寫了幾十封信,尋醫求藥。為了抓一副藥,他經常不辭勞苦,天剛蒙蒙亮,就騎著自行車,一個藥店,又一個藥店,不知跑了多少路,又急忙趕回家,忙著煎藥、服侍愛人吃飯,還要照顧孩子。楊昭彩酷愛音樂,為了滿足她的嗜好,王心剛四處奔走,籌借了許多當時不許播放的唱片偷偷地放給她聽,聽煩了,又給她講有趣的故事,以分散她的注意力……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整整5年時間,到1976年春天,楊昭彩的神智逐漸恢複正常。王心剛在家庭生活中的高尚情操深為人們所讚揚。

. 1.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1987) .... 朱棣
2. 傷逝 (1981) .... 涓生
3. 知音 (1981) .... 蔡鍔
4. 綠海天涯 (1979) .... 南林
5. 大河奔流 (1978) .... 秦雲飛
6. 南海長城 (1976) .... 區英才
7. 偵察兵 (1974) .... 郭銳
8. 秘密圖紙 (1965) .... 陳亮
9. 野火春風鬥古城 (1963) .... 楊曉冬
10. 哥倆好 (1962) .... 指導員
11. 紅色娘子軍 (1961) .... 洪常青
12. 猛壟沙 (1960) .... 江洪
13. 海鷹 (1959) .... 張敏
14.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 姚葦
15. 海闊天空 (1958) .... 趙玉林
16. 寂靜的山林 (1957) .... 馮廣發
17. 牧人之子 (1957) .... 德力格爾
18. 猛龍沙

[[圖片、簡介以及演員的資料取之於網絡,本人編譯成篇,材料未經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