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流淚的男人
文章來源: 馮墟2022-12-26 10:37:57

我不怎麽讀純抒情散文,因為寫得好的實在少。沙漠黃昏寫的我讀。加拿大雁王讀了他寫的《北京鼓樓》,眼睛都濕潤了,因為文章雖短,卻表達了對故土眷戀之深。

雁王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抒情散文作家。他的文字工穩、精美,呈現豐富的內心和高貴的靈魂。他的《尋找故園》寫到小時候父親被關押,母親孤苦伶仃撫養他們,而好心的鄰裏並不歧視、熱情相助。我的眼睛濕潤了,為人生的苦難和掙紮、人性的堅韌和美好。我問,他在皇城根,我在湖北農村,我們小時候遭受的,難道不是同一種罪?

我發《做飯》,配的卻是電影《簡愛》的主題音樂。雁王說,聽了會流淚。我說,自打十八歲看了《簡愛》,這音樂就沒從我腦海離開過,一直在那兒縈繞。

我寫《呼喚實證史學:從南京大屠殺說起》,寫到林彪家人跑反,沿途先後死去五口人,最後輾轉到達延安,父子相對垂淚。物傷其類,我自己也流淚了。

流淚,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我們會流淚,無所謂是男人、還是女人。有人說“像個女人,”我反而自豪——我心目中的女人,恰是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一半。

我以前是不流淚的。脾氣倔,就是父母打罵,都不能讓我落淚。在人生的戰場身經百戰、百折不撓、無堅不摧,我的心很硬。父母去世,我哭得傷心,那是人之常情。除此之外,我沒哭。

直到寫《有福之人六月生》。我哭了兩大場。一次是寫到小時吃麩糠,那是屈辱悲憤的淚。一次是寫到母親,那是生死相依的母子之間深情的淚。寫作,幫助我打開淚腺的閘門、人性完整回歸。

男兒有淚不輕彈。有人會誤會。你可以試試看,我是不是軟弱。承認自己流淚的男人,可以是更勇敢的男人。何意百煉鋼,化作繞指柔,方不失為一個男人。

我的哲學家朋友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老子求道,老師沒說什麽,隻張開嘴、繞繞舌頭,課就上完了。老子明白,老師口中,牙齒堅硬、現在已經一顆不剩,舌頭柔軟、依然完好無損。所以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上善若水。眼淚裏麵,主要是水。也不光是水,那鹹味,是人性。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