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悲傷的動詞?雋永的名詞?
文章來源: 碼農學寫字2023-11-21 05:15:50

埋葬,悲傷的動詞?雋永的名詞?


 

The Burial 是一部能讓我在沙發上坐兩個小時專心致誌從頭看到尾的影片,值得我再花幾個小時介紹。自從當媽以後,除非被綁架到電影院,在家花兩個小時看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是非常奢侈的,因為家裏總有收拾不完的雜物,擦不完的灰塵,和一遝堆了兩尺高,想看的書。

 

The Burial 的標題下的真好,Burial 不但點出了故事中的葬儀社,是對故去人物的致敬,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進化。寫這一篇文章,最讓我頭疼的就是想不出來一個適合的中文標題,能夠同樣簡潔有力,並且寓意深遠。

 

這是一部訴訟劇,包含的元素有種族,貧富,貪婪,歧視/偏見,最吸引我的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平民英雄的孤勇。

 

故事發生在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小鎮,年邁的原告世代經營葬儀社,碰上一些經濟問題,於是準備把葬儀社賣給一家大公司。大公司捏準了原告財務不佳撐不了多久,他們故意拖延簽約時間,等著把原告拖垮了,再便宜掃貨。於是原告把甲方告上法庭,還特意聘請了一名「成功」律師帶領他原本的律師團隊。

 

這一名「成功」律師原本是專門替人打「人身傷害」(Personal Injury)官司,就是Ambulance Chaser,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有個同事有點戲謔的稱自己的律師姐姐,姐姐專門替受傷的人起訴該付醫療費的事主。他說姐姐個性積極毫不退縮,真的會跟在救護車後麵尋找客源。

戲裏的律師表現在公眾麵前的個性鮮明,甚至浮誇,像一隻開屏的公孔雀,身後總跟著一堆人眾星拱月。

 

我對美國南方小鎮的印象都是從戲劇和小說裏得來的。他們有根深蒂固的家族/地域觀念,不輕易接受外來人。他們骨子裏仍有些階級觀念,種族偏見比較明顯。當然這些也都是我的偏見。

 

訴訟劇的一大特點,就是法庭上的唇槍舌劍,還有利益衝突下赤裸裸的人性。編劇的功力讓人佩服,故事線的交叉,跌宕起伏但條理井然,幾個主要角色的個性描繪也算貼切,關於這一點,當然演員的詮釋也功不可沒,老演員 Tommy Lee Jones 一臉皺褶寶刀未老,Jamie Foxx 也讓我刮目相看。

 

我對於電影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是必須具有娛樂性,否則我看書就好啦,因為看書,對於文意的詮釋有絕對的主觀性,不會因為編劇、演員、導演沒有依照我的想法去呈現而生氣。 The Burial 雖然包含了許多嚴肅的議題,但是也有輕鬆的語言。導演對於事件的推演,速度掌握的挺好,不拖踏,所以不會讓人感覺窒息,同時你也不會錯失了他想表達的深意。

 

也許是因為我斷斷續續的書寫我爸的流亡學生故事,讓我對於鮮為人知的曆史生出一份敏感。

 

電影中有一段,是一位黑人長者對祖先的奴隸曆史不僅沒有被保存,甚至被掩蓋的敘述,使用的是平實的文字,說話的語調也沒有特別的重音起伏來勾勒悲傷,臉部的特寫鏡頭在長者、中生代律師、與年輕律師之間轉換。我看見了傳承。

 

我家孩子最不喜歡和我討論我已經看過,但他們還沒看的劇或電影,因為我總在不經意間,一句話把最關鍵的地方給劇透了。我是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看完電影,得到了最大的感動。希望我勾起了你看 The Burial 的興趣,卻沒有破壞你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