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市的一生: 12. 朱奶奶家的快樂天堂(一)
文章來源: 碼農學寫字2022-09-08 09:04:44

網市的一生: 12. 朱奶奶家的快樂天堂(一)

 

 

 

 

 

陳氏大姐的女兒在朱奶奶家煮飯和洗衣服,後來她回家結婚,介紹媽媽去接替她的工作。朱奶奶和朱爺爺隻有一個閨女,當時還不到學齡。那時候本來有另外一個專門照顧小孩和打掃的人,媽媽到朱奶奶家不久之後她也離職了。

朱奶奶著急找人接替。媽媽自告奮勇,她跟朱奶奶說:「我除了煮飯和洗衣服,沒什麽事情做,正好可以陪妹妹玩。整理打掃也很容易的。」。

我問媽媽:「你明明一毛錢也拿不到,為什麽還攬那麽多事在自己身上?」。媽媽愣了一下,才說:「嗄?我沒想過錢的問題,反正我也沒什麽事做,掃掃地,陪妹妹玩,才不會無聊。」

我還是覺得我媽傻。直到偶爾在The Book of Joy 讀到Archbishop Desmond Tutu 談人生的喜樂對人性的影響,有這麽一段話:

We have hardship without becoming hard. We have heartbreaks without being broken. 

雖然有點斷章取義了,但是拿這一段來形容我媽,真是恰當不過。媽媽受陳氏無情虐打那麽多年,渾身是傷,心一直是軟的;被迫離開雲林的阿公阿嬤,孤苦無依的她,隻想到以後必須強大,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

朱奶奶和朱爺爺都是上海人,他們在上海結了婚之後到台灣,是扛著金條坐船來的。朱爺爺好像是辦了一個營造廠,朱奶奶幫襯著朱爺爺的事業,平時在家招待朋友或生意往來夥伴的太太們打打牌。媽媽負責準備點心茶水招待。這是一群斯文客人,對待媽媽和和氣氣的,贏錢了還會分紅。這一點點分紅,對媽媽後來的命運有著很大的幫助。

在朱奶奶家的那幾年,是媽媽從出生以來最輕鬆愉快的幾年。媽媽甚至不記得做了些什麽家務事,她記得的是,陪妹妹玩、陪妹妹念書,客人的分紅,還有就是每個月有那麽兩、三次出去玩,或去看電影。

六零年代全台灣隻有一個兒童樂園,在台北。我小時候也去過,旁邊還有一個動物園,園裏最有名的是名叫林旺的大象爺爺,一隻大象,不但有名字,小朋友們還叫他爺爺,可見得有多受寵。

媽媽帶著妹妹最常去的就是這個兒童樂園。他們也去看電影。朱奶奶家的妹妹隻有四、五歲,當年不知道有沒有專門為小孩拍的電影?反正看的都是媽媽喜歡的。

當年的出片率並沒有現在高,他們每一部電影都看過了之後,會回頭重看喜歡的。媽媽記得重複最多的是“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和淩波演的梁祝。

看電影多半都是媽媽自己帶著妹妹,朱奶奶心細,不但給足了電影票的錢還有買零食的錢。媽媽記得他和妹妹都喜歡吃「乖乖」。這是一種和美國的Cheetos Puffs 一樣的零食。我小時候也喜歡吃,現在台灣還有。味覺裏承載的記憶原來就是這麽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但是最開心的還是有時候朱奶奶會自己帶著他們兩個出去玩。這時候就是一路有吃有玩了。當年的台北應該也沒有什麽像樣的館子,但是以媽媽僅有的生活經曆,不管是和雲林還是竹山比,台北就是個天堂。

都吃了什麽?媽媽已經不記得了,隻記得吃了一盤炒「飛機」。墨魚在台灣又稱花枝,花枝台語音同hui-gee,路邊攤的小販操著剛學不久的國語,花枝就升級成了飛機。

老照片來源網路,大象是林旺

 

網市的一生: 1. 一支草,一點露
網市的一生: 2. 阿公阿嬤
網市的一生: 3. 戲班子
網市的一生: 4. 田裏撿地瓜
網市的一生: 5. 偷吃東西 (1)
網市的一生: 6. 偷吃東西 (2)
網市的一生: 7. 窮日子,窮開心
網市的一生: 8. 八百塊換來的
網市的一生: 9. 十二歲的粗使丫寰
網市的一生: 10. 藤條在她身上一下一下的抽
網市的一生: 11. 世間的溫暖在別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