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反對的是極左和極右——漫說抵製西化
文章來源: 武昌愚2022-06-24 09:21:28

中國之謂“中國”,其民族精神內核是“中庸”“中和”“執中”,不偏不倚,不走極端。凡是極端化思維與行為,都是謬誤。政治上的所謂“左右”派別,源於法國大革命立法議會。主張國家實行自由民主的激進派則坐議會左邊,而主張君主專製的保守溫和的保王黨,即議員坐會場右邊。。從此,在政治派別上就有了所謂“左右”之分。

左派與右派,猶如一輛汽車的“加油門”和“刹車伐”,時而加油,時而踩刹,也像一個人的左右兩條腿,時而左傾,時而右傾,雖然有點左右搖擺,但保證了國家與社會的曲折而持續健康前進。

事物總是遵循“物極必反”的鍾擺效應,左到極端和右到極點就會折返。如果能理性總結而非政治狂熱,左右派總會彼此尊重,總結經驗教訓並促使社會螺旋上升。雖然曲折,但符合常理。極左與極右對社會都極具破壞性。

在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左派和以梁啟超為代表的右派,他們雖然政治主張各異,但,改變中國社會現狀這一點是共同的。民國之後的“共和國”,用法國大革命的左右派劃分標準衡量,我隻能說,貌似極左,實在極右。破壞一切傳統的思維與行為是極左的,遵從與維護個人崇拜又是極右的。在物質創造上,假冒偽劣盛行,在精神生活上,道德淪喪,人性毀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

眼下叫得震天響的多少個“自信”,明白人都知道,這是基於嚴重缺乏自信使然。就拿所謂抵製洋節,抵製洋文化來說,其思維和行為都非常可笑。

可以這麽說,自從五四運動追求德先生和賽先生以來,我們一直都在學習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現代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西化的過程。否則,就沒有現代國家社會,學校,工廠,乃至軍隊。包括我們的語言係統中的幹部,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坦克,沙發,俱樂部,拖拉機等等,舉不勝舉。

我們社會生活中所有衣食住行都滲透了西方物質與精神的文明成果。高樓大廈,橋梁,鋼筋水泥建築,汽車火車,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電話手機,物聯網等等。

抵製西方文化,不但愚昧至極,,關鍵是將極大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理智的做法還是清末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以製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相比較之下,在西方國家許多公共服務都不斷增加中文漢語應用的同時,我們卻把已經配好的外語標識拚音化,是不是有些荒唐和幼稚可笑?

中華民族從來都是智慧勇敢的民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不盲目一概抵製,也不盲目全盤接受,堅守和發揚自己的優秀傳統,虛心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才是振興中華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