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榮譽》和潤濤閻
文章來源: 獨白與呐喊2022-11-08 14:07:32

《警察榮譽》是我最近斷斷續續在看的一部電視劇,講的是幾位實習警察和他們的師傅,同事,親人之間的故事。它不以離奇的情節取勝,而是從普通人角度寫警察的喜怒哀樂。雖然免不了一點政治宣傳的影子,但處理的還算得體,不討人嫌。

更重要的,是演員相當出色:男女主演張若昀(飾李大為),白鹿(飾夏潔)的表演都很有性格,張若昀更是十分討喜。而配角也是讓人過目難忘。柏林東京雙料影帝王景春(飾王守一)是一如既往的好,而趙陽(飾曹建軍),曹璐(飾趙繼偉),王同輝(飾程浩),齊奎(飾高潮)等也各有千秋。不過最讓人震撼的是寧理(飾陳新城):這個善於塑造變態殺手形象的演員,居然把一位可親可敬又有獨特性格的警察刻畫得入木三分。總之,這算得一部好劇。

我看好劇,隻要有時間,一向是一氣嗬成。《警察榮譽》卻看得斷斷續續,不是沒時間,而是它時時讓我想起一部韓國神劇,《Live》。《Live》講的是幾位實習警察和他們的師傅,同事,親人之間的故事。它不以離奇的情節取勝,而是從普通人角度寫警察的喜怒哀樂。

光說這大框架,大概有看官以為我要寫《警察榮譽》抄襲《Live》了。其實,除了上述大框架,以及故事都發生在派出所,師傅徒弟關係各有特色,有些警察的迷信有些接近外,兩者具體的故事還是很不同的,在我看來達不到抄襲的程度。但隻要兩個劇都看過,看《警察榮譽》一定能聯想到《Live》,而且是時時刻刻的聯想。這還因為《警察榮譽》所用的配樂,也神似《Live》的配樂:具體的哪一段都不是抄的,但聽起來就是那個味兒。

所以這就讓我心裏有些疙瘩。如果有人說《警察榮譽》抄襲《Live》,或者說《警察榮譽》翻拍《Live》,那是有失公允的;但如果有人說《警察榮譽》完全沒受《Live》影響,那也絕對是欺人之談。那麽如何能解決我的疙瘩的?我的要求不高,如果篇頭能有一句本片向《Live》致敬的話,我一定會心情舒展,一氣看完《警察榮譽》。不過,《警察榮譽》製片商會否因此需要向《Live》版權擁有者付費?我不知道。

 

那麽這件事和潤濤閻有何關係?說來話長。

 

我算是出入文學城幾次的人:會連續一兩年幾乎天天入城看貼,而且流竄各論壇潛水,簡直以城為家;又會有若幹年幾乎絕少入城。從最初入城到最近一次回歸,隻有一點沒變,潤濤閻依然常有雄文出現。但令人極其難過的是,最近一次回歸不久,就讀到了閻潤濤先生去世的消息。

 

因為閻先生和顏寧之爭發生在我絕少入城的年代裏,我是最近才讀到了相關的內容。我實在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來拜讀兩位在Cell和Nature發表的雄文,隻能依賴他人的文字做一些判斷:第一,兩位的工作都聚焦葡萄糖進入細胞的載體結構,但方法完全不同,抄襲自然說不上(這應該也不是閻先生不滿的根源);第二,兩位的工作還是有關聯的,後輩學者,尤其是同一祖爺的後輩(顏寧導師施一公和閻潤濤曾有共同導師),在文章中致敬前輩(無非在綜述部分加一個citation),不僅符合科學倫理,也符合人之常情。

 

而顏寧閻潤濤之爭,在我看來就仿佛《警察榮譽》和《Live》的關係。顏寧雖然不曾抄襲,但在論文裏不提閻潤濤,我作為第三者也會有如同觀看《警察榮譽》時那樣的不舒服的感覺,何況閻先生的論文是他科學生涯的巔峰之作呢?

 

所以,顏寧閻潤濤之爭,我是偏向閻潤濤先生的。我相信這不是因為我對閻先生的偏愛或對逝者的偏心 -我雖然喜歡閻先生,但也常對他的某些英雄欺人之言會心一笑。至於顏寧,我雖不知她具體成就,但相信普林斯頓選教授是有標準的,所以對她沒有惡感。

 

正因為我對顏寧沒有惡感,我還是天真的希望,某一天她會重新選擇,如同《警察榮譽》中的程浩一樣,坦然麵對自身的局限(恕不進一步劇透),對逝去的前輩表達敬意。

 

僅以此文,獻給曾經給我帶來閱讀快樂的閻潤濤先生。

 

2022年十一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