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忘卻的六四
文章來源: 獨白與呐喊2022-06-04 13:31:45

六四又到了,我想忘也忘不了。

 

作為一個八九年在校的大學生,我對六四的鎮壓者,領導者,乃至參與者(包括我自己)在這個事件中的角色都漸漸失去了興趣。我忘不了的,隻是六四的死難者。

六四的主要鎮壓者,當然是鄧小平。他雖然永遠無法洗清手上的血,但他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的繁榮也是定論;而因他不願從根本上肅清帶給中國人民災難的製度禍根,造成這種繁榮不可持續,我相信也會是曆史的裁判。

六四的學生領袖們,他們在當時和此後的作為,都不值得我為他們浪費筆墨。

 

六四的參與者中,別人我不敢看不起,我至少可以鄙視自己吧。我大概不是六四過來人裏太無恥的。畢竟,我還不曾忘記六四的血,不曾為中共獻媚。但我是否為中國民主進步做過一點事呢?沒有,一點都沒有。往好裏說是因為我厭惡政治實踐,但更根本的,還是因為我害怕中共。我最不能諒解自己的,是在香港的那些年,每到六四,就想著到維園參加燭光集會,但每年都邁不動腿。因為懼怕中共的監控無處不在,會對我或家人不利。就在這懼怕中,一年年過去了。維園的燭光晚會,終於被中共徹底從空間中抹去,如同六四在中國大陸被從時間中抹去。

 

六四中最美好最不能忘的,當時是,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六四時那些年輕的死難者。這當然有美學角度的感受 - 或者他們在死亡前並不知道他們為什麽而死,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世界上有什麽比青春四溢的理想主義者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國家獻出生命更壯美的行為嗎?寫出為了忘卻的紀念的那位先生的詩很像對他們的寫照: 我以我血薦軒轅。

 

但即使拋開美學層次,單從世俗功利的角度看,他們的死也意義非凡。

 

我認為他們死亡的最大意義,是迫使中共,至少是鄧小平和他的衣缽傳人,接受一種未成文的和中國人民間的契約:隻有讓中國人過上富裕舒適的生活,人民才會接受中共統治的存在,因為人民已經展示了拚命的可能。所以,中共在六四後才把束縛在中國人民身上的鎖鏈略微解開,而中國人以其智慧勇氣創造了輝煌的二十多年,過上了相對幸福的生活。這種幸福,有相當一部分是六四死難者用生命換來的。

 

那麽這種意義是否因為習博士現在把中國倒退到半文革的災難狀況就消失了?我不以為。在中國曆史的漫漫長河裏,苦難黑暗是常態,二十多年的安樂幸福,已是千載難得。八九年後的二十多年的好生活已夠國人偷著樂,天天積極學習習思想而早已忘卻六四的國人,哪裏有資格求六四死難者保佑更多。

 

對於相當一部分美國華人,六四死難者的最大意義是綠卡。我對國內民眾忘卻六四死難者更多的是悲憫,對六四綠卡獲得者,如果他們忘卻了死難者,我就隻有鄙視了。

 

至於我自己,六四死難者的最大意義是讓我堅定了離開中國的決心,在九十年代就來到了美國。盡管美國有太多的問題,但我一天都沒有為來美國這一選擇後悔。我發自內心的認為,我今天的相對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六四死難者的犧牲。

 

那些和我年齡相若,在六四獻出生命的死難者,他們的生命和青春一起定格在1989年。我們會老,他們不老, 他們永遠帶著青春的激情和純真!我的同學啊,我的兄弟啊,我的戰友啊,也許我隻會偶然想起你們,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2022年六月四日,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