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和恐龍的關係
文章來源: 半坰2024-05-21 19:50:16

研究表明,包括海龜在內的數十種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老化非常緩慢,這與明顯而快速退化的哺乳動物形成鮮明對比。事實上,死亡率隨年齡呈指數增長是哺乳動物衰老的一個標誌。與爬行動物相比,不存在衰老非常緩慢的哺乳動物。

雖然爬行,兩棲動物和鳥類不一定都老得慢,但衰老最慢的物種還是非哺乳動物。

除了衰老速度較慢之外,爬行和兩棲動物還具有哺乳動物所缺乏的特征,例如卵細胞再生、肢體再生、持續牙齒更換和抗癌能力。

為什麽呢?有一個長壽瓶頸假說。

大約從2億到0.66億年前,地球是恐龍世界,它們位於食物鏈頂端,是主要的捕食者。 哺乳動物和恐龍共同生存了一億多年,位於食物鏈底部。在恐龍強大的捕食壓力下,哺乳動物長壽基因不再有意義,因為反正活不到老。這導致了與長壽和細胞修複相關的基因丟失或失活。

適者生存,進化使得哺乳動物成為活得快,生育快,死得快,短命的小型物種。

0.66億年之前,在白堊紀-古近紀之交,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導致3/4地球物種滅絕,包括所有非鳥恐龍(幸存的恐龍進化為今天的鳥類)。從那時起,哺乳動物體型才開始增大,並多樣化。

哺乳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類。0.66億年雖說不短,從進化史看,也不算太長,我們可能還沒從恐龍陰影下完全走出來, 所以現在有這麽多的老年病和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