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是上海交大畢業的嗎?
文章來源: 三江流2022-12-05 08:28:15

江澤民是上海交大畢業的嗎?

 

前幾天剛去世的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是位很有個性,也很有爭議性的重要人物。但有一點大家是公認的,就是此君受過完整良好的民國年代的教育,即小學到大學,都是在民國時期完成的。

看江澤民的報道,經常有”194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之說。這種說法對嗎?

其實,對中國教育史,尤其是對交通大學校史有些了解的人,都會明白,這種說法是不太對的。至少,是很不準確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誤導。

道理很簡單明了:江澤民是1947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而上海交大是1959年才成立的一所學校,是和西安交大是同一年成立的。1947年,上海交大還沒有成立,江澤民怎麽可能畢業於一所當時還沒有成立的學校呢?

國立交通大學前身是設在上海的南洋公學,創始人是近代有名的官商盛宣懷。民國年代享有盛譽,有“東方MIT”之說,講敘課文都是一些從歐美名牌大學畢業的博士們全程英文授課,教程都是麻省理工直接引進的。可以說,在民國時代水平很高。當時,有“南交大,北清華”之說,也就是說,國立交通大學的水平是在清華大學之上的,至少是差不多的。這也是江澤民英語水平高,思想西化開明的一個原因。

建國後,因為建都北京,在五十年代初期的院係調整中,清華的實力大大加強了,而交大的實力卻減弱了許多。不過即使如此,仍有“北清華,南交大”之說,交通大學的實力,依然可以和清華比肩,隻是稍遜一籌而已。

1955年中央政府決定交通大學西遷到西部地區西安。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這就造成今天交通大學分裂的局麵。

這是對交通大學西遷到的一篇回顧文章。應該是客觀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並注意到,無論上海交大還是西安交大,學校大門上都隻有“交通大學”四個字,而沒有“上海”與“西安”的字樣。同時,兩校的校徽幾乎類似。兩所高校的圖書館都叫錢學森圖書館,一模一樣的名字,頗有針尖對麥芒的感覺。

西安交大校門

上海交大校門

西安交大校徽(左)和上海交大校徽(右)

西安交大錢學森圖書館

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

  這涉及一段50年代高等院校調整遺留的“糾纏”。

  交通大學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校址就在今天上海的徐家匯。50年代,出於戰略布局考慮,國家決定把位於徐家匯的交通大學搬遷至西部重鎮西安,這也是當時國家重要的教育布局。每一個地區至少都有一個知名的工科為主的大學,一個文理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交大的搬遷是艱難的,從大上海,遠東最繁華的城市到大西北,自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中央做了很多艱難的說服工作,據說周總理親自出麵做一些老教授的工作,還為此在西安的交通大學新址興建了專門的一個公園:興慶公園。

  1955年國家正式決定把上海的交通大學整體搬遷西安,1956年開始正式搬遷。原計劃搬遷12000名師生與教職員工,1956年新生就全部到西安新校舍報到了。但是因為種種曆史原因,搬遷非常不順利,遭到一些老教授的反對,沒有完全完成搬遷工作。其中一個理由就是部分專業並不適合在內陸搞,另外,上海地方政府也有需要,最後造船係、起重運輸機械係以及小部分專業方向沒有搬遷。1959年國家專門發布政令,在西安與上海分別成立西安交通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因為當時主要師資已經搬遷至西安,國務院明文要求西安交大支援上海交大辦學。

  兩個學校的“嫡出庶出”之爭就此開始,纏鬥數十年。

  兩個學校都認為自己繼承了老交大的衣缽,不約而同在自己學校門楣上都隻寫“交通大學”字樣,而沒有“西安”與“上海”的字樣。校門上缺了兩個字,實際上是誰才是老交大正根的競爭。

  兩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理由與道理。對於西安交大,當初本來就是把“交大”搬遷至西安,事實上絕大部分專業與教授也都搬遷到西安了,因此就應該叫交通大學,也是老交大正宗的“傳承人”。上海交大當然也認為自己才是正根,自己就在老交大的地盤上,還是那個老校園,校門口的門楣就自然是不用改的。

  兩個有著同一個曆史淵源的學校,雖然說應該關係更為密切,但實際上更為微妙。1996年,交大百年校慶,西安交大與上海交大直接“交鋒”,據說當年相關部門專門做過一次調停,時任總書記江澤民作為交大的校友,曾有這樣的表述:我是徐家匯的交通大學畢業的,但是我的老師現在主要都在西安了。需要注意的是,交通大學,不是上海交大,也不是西安交大。

  在很長的時間內,西安交大的整體實力是遠遠高於上海交大的,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伴隨地方經濟的發展,上海交大發展神速,迅速全麵趕超了西安交大,成為緊隨清華、浙大之後最好的“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西安交大因為地域以及其他因素,雖然入圍C9高校,但發展較上海交大明顯落後,社會聲譽遠不如從前了。

  當時搬遷不徹底,多出了一個交大,也多了一段教育公案。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向那些當時放棄了大上海奔赴西安的老交大人致敬,無論如何,他們為新中國建設,為中國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個交通大學,分裂出兩個985高校,還是C9高校,這算交通大學的成功,也是上海交大與西安交大的成功吧。

 
 
 

可以說,江澤民是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就像一位老母親,她留下了兩個孩子,老大是西安交大,老二是上海交大。以前老大實力更強,據筆者的朋友回憶,他是上海交大77級校友,當時幾門課都找不到合適的老師,還是請西安交大的老師過來講的。而且,老大擁有老交大的所有檔案資料,包括江澤民,錢學森的所有檔案資料,都在西安交大。但現在老二崛起了,更強了。

至於江澤民本人,他內心更傾向哪所交大呢?應該說,他和上海交大感情更深些。一是上海交大保存著老交大的老校園,老校友當然覺得親切。二是他在上海工作多年,已經是個上海人了,當然對家鄉的大學更有感情了。他生前十多次訪問上海交大,就是明證。

江澤民對西安交大也是愛撫的。他於1989年,1993年,2002年,2009年四次來到西安交大,看望他當年老交大的老師。如果不是內心真的有感情,他也不會這麽做的。

總而言之,這就是交通大學的真實曆史情況。現在,盡管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都仍然是名牌大學,但和昔日的老交大比,和現在的清華大學比,都明顯差距不小。

然而,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沒準哪天,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又合並到一起去了,恢複老交大的輝煌。到那個時候,和清華北大比肩而立,也不是不可能的啊!,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這對老交大母親生下的親兄弟,真應該攜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