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錯讀了幾十年的漢字
文章來源: 茲德2021-09-16 11:21:02

剛上大學那會兒,北京有兩樣好吃的東西。一個當然是北京烤鴨啦。另一個則是北京果脯--就是用桃、杏、梨、棗等水果加糖或蜜製成的半幹半濕的食品。大學第一個學期結束,琢磨著回家過年必須要帶點北京特產。烤鴨太貴,又不方便攜帶,果脯就成了首選。於是一放假就到百貨大樓選購各種果脯,乘著火車高高興興帶回家。大年三十晚,把果脯及其他糖果點心擺在茶幾上,花花綠綠,五光十色,甚是喜慶。那時興互相串門拜年,從初一到初五,親朋好友同事同學,敲門聲不斷。客人進屋後,端上一杯熱茶,再遞上幾枚北京果脯,有時父母還自豪地說:嚐嚐,這是孩子從北京帶來的。客人吃著開心,父母有麵子,北京果脯恁添了幾分過年氣氛。

這樣的經典鏡頭持續了四、五年。後來,隨著老百姓生活的逐步提高,加上自己進入了研究生階段,北京果脯逐漸失寵,不再是回家過年必帶的禮品啦。光陰荏苒,幾十年過去,我自己都不怎麽吃北京果脯了。

最近不知發什麽神經,把一本袖珍《新華字典》翻了個遍。翻到帶“脯”字的那一頁,本沒打算細看---這麽一個簡單的字,吃了幾十年的北京果脯,不就是念 pú 嘛。仔細一看,噢,原來脯是個多音字。而且,果脯裏的脯,不念 pú,而是念 fǔ。

驚愕!鄙人雖然不才,但自詡好學。平時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必須查一下弄懂了心裏才踏實—--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可能略微有點強迫症吧。吃了這麽多年的果脯、到商店買果脯、平時談果脯、聊果脯,我向來都是念 guǒ pú,而且也從來沒有聽到過有人念 guǒ fǔ。

震驚之餘,頗為自得地向領導匯報新發現,並順便考考她。領導聽後笑得前仰後翻,很少見她這麽開心過。人家北京人就是厲害,早就知道果脯的正確讀音。

無獨有偶。幾天後邀請朋友來家做客,分享菜園子裏的蔬菜。飯後,又請客人品嚐從剛才桃樹上摘下來的鮮桃。閑聊中,一位朋友提到果脯。嗬嗬,你猜怎麽著,我聽到的發音也是 guǒ pú。我趁機把上麵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大家也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誠然,把果脯讀錯,即使偶爾成為笑料,也無傷大雅。但往深處想一想,或許從此事中悟出點哲理:但凡人都有盲點,平時一些自以為是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對的,很可能是錯誤的---這個要時常反思哦。

附:經常讀錯的125個字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19/c_127598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