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配版” 的《唐頓莊園》:Little Women
文章來源: 追憶212022-05-31 05:48:55

說來慚愧,電影《小婦人》Little Women 幾次改編重拍,我卻沒看過。電影 Shrek 倒是看過無數次,每次聽到片中教母用《小婦人》的梗搶白  Shrek,我就想要找來看看,但一直拖著沒有實踐。機緣巧合看到1994年版的《小婦人》劇照,發現克裏斯蒂安 貝爾 (Christian Bale) 有份參演,才定下心來開始看。

    電影是根據美國女作家路易莎 梅 奧爾科特 (Louisa May Alcott) 半自傳體小說改編。一百多年前的麻州小鎮康考特,馬奇先生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家,馬奇太太和女兒們安貧樂道,相親相愛。四個女兒性格各異,長女梅格憧憬真愛,愛情比麵包重要,次女玖熱愛寫作,三女貝絲害羞安靜,小女艾米愛畫畫。鄰家的翩翩少年勞瑞年齡相仿,一起排戲,滑冰,彈琴,唱歌,舞會。。。友誼發展成了愛情,勞瑞向玖求婚,但是玖拒絕了,她不願嫁為人婦而放棄自己的寫作夢想。玖來到紐約,做保姆之餘寫作投稿,得到了德國教授拜爾的鼓勵和肯定,兩人日漸生情。幾經周折,姐妹們又回到了小鎮上,大姐嫁給了愛情,一個清貧的家庭教師,玖和拜爾結婚並在新繼承的姑婆遺宅裏創辦學校,三姐染上猩紅熱早逝,小妹旅歐時與勞瑞重逢,兩人結婚。

    1994年版的《小婦人》電影,格調樂觀,色彩柔和,美則美矣,但不寫實。馬奇先生病了需要家人趕過去照料,家裏卻籌不出一張火車票錢,還是玖剪頭發賣掉才買票成行,跟《麥琪的禮物》裏的德拉,《悲慘世界》裏的芳汀賣發救急有一比了,倒也證實當時剪發換錢並不罕見。其中兩次(還是三次?)的聖誕歡歌,以及在林間滑冰和坐雪橇一幕,感覺就是音樂舞台劇,積極向上得令人恍惚,吃了上頓愁下頓還有精力這麽放聲高歌嗎?另外,電影節奏極其緩慢,我強壓棄劇念頭分三次看完,驅動力頗可笑,幾個演員都是顏值巔峰:)演玖的薇諾娜 瑞德 (Winona Ryder) 和演勞瑞的克裏斯蒂安 貝爾 (Christian Bale) ,讚天使容顏也不為過,璧人一對!不過,我注意到貝爾的側牙不整齊,大笑時明顯,想起牙醫調侃比較英國和美國人的牙齒,沒想到好萊塢明星也不能幸免,哈哈!“牙” 不掩瑜,感謝他倆的盛世美顏,顏控如我撐到了劇終。

最新版的《小婦人》2019年出品,演員陣容雖然有當紅明星加持,又有影評各種花式誇讚,但無法彌補選角誤差問題。甜茶 (Timothée Chalamet) 和西爾莎 羅南 (Saoirse Ronan) 都是新生代演技派代表,但兩人身高氣質不般配,演得再好也難扭轉大局。出演小妹艾米的是《黑寡婦》裏的弗洛倫斯 珀 (Florence Pugh) ,精美的蕾絲裙也拯救不了她的敦實身材和現代人氣質。我還沒看,就先棄劇了:)

    《小婦人》讓我聯想起《唐頓莊園》,忽略唐頓莊園這壯觀的布景板不計,兩個故事裏覺醒的女性意識和獨立的婚戀觀一脈相承,都是記錄成長的大女主戲。不可否認,《唐頓莊園》因為是連續劇,時間跨度大,展現的社會畫麵波瀾壯闊,人物個性發展充分飽滿,貢獻了許多金句對白,是為現象級劇集。相形之下,《小婦人》故事線索和人物塑造都嫌單薄,不夠立體多麵,但勝在寫得早,想想小說初出版於1869年,其開創性和先鋒性大大蓋過了局限性。另外,作為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小婦人》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而少年時代的閱讀記憶,那種直扣心扉的共鳴,那種找到知音的歸屬感終生難忘。我記得文學城裏有博主說過,“閱讀不能惡補”,乍聽武斷,細想是真知灼見。在什麽年齡讀什麽書,跟在什麽年齡做什麽事一樣,都有時效性,一旦錯過,再努力也事倍功半。我年少時沒有讀過《小婦人》,1994版的《小婦人》電影剛剛補看,但不覺遺憾,因為缺席成長歲月的故事隻是故事,不是記憶的閥門和紐帶。(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