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台北的年貨大街(多圖)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4-01-27 05:34:23

采購年貨是咱們中國人幾千年留下來的一個傳統,在春節前置辦年貨是中國老百姓家家不可缺少的頭等大事,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玩兒的、供的、送的、幹的、鮮的、生的、熟的,總之春節所必須的物品,統稱為“年貨”。在兒時的記憶裏最令我興奮就是春節前跟著大人逛市場,買年貨,吃小吃,那個年代,雖然年貨不如現在豐富,年貨的包裝不如現在漂亮,但貨真價實,年味也十足。

 

記得兒時,我爸媽最喜歡買的年貨大多數都是重慶土特產,有老臘肉、辣味香腸、白市驛板鴨、合川桃片、湯圓心子、花生占、橘餅、冬瓜糖,麻花、米花糖、重慶雜糖、紅苕幹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小孩子一年來心心念念的香香嘴。寫到這裏,又要傷感起來,那些年味再也回不去了。

 

隨著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台北的“年貨大街”也在這幾天閃亮登場。逛“年貨大街”是台灣的一個傳統,台灣東西南北每個城市都有年貨大街供民眾采購年貨。“年貨大街”,又稱為年宵市場,年貨市集,年貨市集、年宵等,最早是來自日本的“歲之市(歳の市)”,主要是在春節前舉辦的特別市集,可以讓民眾一次買齊各式各樣的年花及年貨。

 

台北的“年貨大街”是台北市政府從1996年開始推出的一係列采購年貨活動,一般在春節前半個月開始舉辦。台北的“年貨大街”主要集中在大同區的迪化街和中山區的南門市場。前幾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台北的“年貨大街”停辦了幾次,現在疫情控製了,民眾引頸期盼的年貨大街活動又恢複了。

 

這是台北市政府今年的“年貨大街”宣傳圖(網絡圖片這是迪化街的年貨大街(網絡圖片)

其實,現在無論住在那裏,物資都很豐富,網購也很方便,你不出門想買什麽都隨時買得到,人們逛年貨大街,采購年貨,實際上就是去感受那濃濃的年味,參與過年的那種“儀式感”,買的是一種心情。

 

為了避免高峰人群,我和先生周四提早逛年貨大街,我們習慣去中正區的南門市場采購年貨。

 

南門市場位於台北的市中心,就在中正紀念堂旁邊,它不是一條街,而是在南門大樓裏麵一個有百年曆史的老市場。南門市場曆史悠久,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了,早期市場主要經營五金、文具,藥品、皮鞋等商品,到了民國時期,由於大量外省人遷移台灣,南門市場開始擴大攤位,增加了魚、肉、蔬菜等食品買賣,後來逐步演變成了具有外省飲食文化的市場,人們把大陸各地的知名美食和老字號品牌帶到了台灣,在南門市場,人們可以吃到中國大江南北的味道。所以,南門市場是外省人喜歡逛的“年貨大街”。

 

這是南門大樓(網絡圖片)

這是南門市場招牌(原創圖片)

南門市場除了有賣南北幹貨和過年伴手禮之外,還有很多的美味熟食品賣,我們每次去逛都會買一些我喜歡吃又不會做的熟食菜品,當天買回家熱一下就吃了,這次我沒有買到最愛的上海烤麩,因為很快被賣完了,但冰糖蓮藕我買到了。

 

南門市場很大,有好幾層樓,我們逛了幾個小時,買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年貨,其實我們就兩個人,過年也吃不了多少,但是,買年貨的心情特別好,看見啥都想買,生怕買得不夠多,正如中國當代最佳馮驥才說言:“過年的心理是,年貨要備得越齊全越好,以離來年的豐足。” 最後,雜七雜八我們買了好幾千元的東西。

 

台北的年貨大街活動最熱鬧的還是迪化街的年貨大街,本來這條街就是台北最老的商業老街,清朝時期就有了。迪化街的年貨大街除了賣台灣各地的年貨之外,一般另有抓紅包抽獎、贈送發財進、春聯DIY和文藝表演等精彩活動,是台北過年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果博友們這段時間正好回國經過台北,可以抽時間去逛逛,肯定讓你收獲多多。

 

下麵這些圖片,是我拍的南門市場年貨的一部分(原創圖片)

由於受到大陸寒流的影響,整個台灣上一周大降溫,台北最低氣溫達到了40華氏(4度攝氏),才900多米高的陽明山也下了雪,這讓台北人欣喜若狂,紛紛上山看雪景、拍照。

 

這是陽明山雪景(網絡圖片)

這幾天台北天天下綿綿細雨,這兩張照片是我去南門市場時,經過中正紀念堂拍的,下著細雨,表達了“冬季到台北來看雨”的意境。

 

南門市場的旁邊是台灣中央銀行的國庫局,不是高大上的高樓,沒有大門,沒有警衛,我路過順便拍了一張。

 

 

 

 

1/27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