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記錄】提早買墓地,添福添壽?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3-09-09 06:16:14

前幾天,我讀了博友老皮卡回國前的博文《暫別文學城、暫別朋友們》,他在文中說,這次回國主要以處理公私事務為主,祭拜父母的墓地和跟親友聚會,沒有出遊的計劃。

 

由於我先生不便在大陸住得太久,我們在國內呆的時間不長,所以,我跟老皮卡一樣,也沒有外出旅行的計劃,這次回國主要在重慶處理父母的後事和小範圍的親友聚聚。因此,我的【回國記錄】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把我生命中這段特別時期的經曆和感受用文字真實的記錄下來,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一絲慰藉,也是跟父母保持“永不失聯的愛”的方式之一。

 

七月七日,老爸的下葬儀式日

 

(一)

那天,重慶的天氣晴朗,一大早紅紅的太陽已經升起,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到我的床邊。因晚上沒有睡好,早晨醒來時我的頭暈暈沉沉,感覺眼睛都是腫的。但很快,我強打起精神,今天是老爸的下葬日,我回國了這些天,今天終於要見到老爸了,要為他送上最後一程,最後,讓他入土為安。

 

吃完了早餐,我開始化妝,這是我最後一次專門為老爸化妝,我要在老爸麵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老爸看到他心愛的女兒永遠是美美的,因為在他的眼裏,女兒從小到大都是那麽的乖巧、那麽的愛整潔、愛漂亮。記得兒時,老爸每次去上海開會出差,他都會給我買穿的,那個年代,上海是全中國最繁華、最時髦的城市,重慶人的時尚就是跟著上海人學。

 

雖然老爸不懂得女孩子穿什麽才時尚好看,但他總會問隨同一起開會的女同事,請她們幫忙參考。記得有一年,我上小學,老爸從上海給我買了一雙黑色丁子形皮鞋,丁字前麵還有一些線條與小圓孔的圖案。我那時對這雙皮鞋愛如珍寶,每天擦得亮亮的。我讀初中的時候,有一年老爸從上海給我買了一件墨綠色雙排扣燈芯絨外套,很洋氣漂亮的衣服,後來讀高中的時候,因個子長高了,衣服變短了,我舍不得扔,就請媽媽幫忙,在衣服的下緣、袖口和領口邊加一小節黑色燈芯絨布,還別說,加了黑邊又是一種風格。我家有縫紉機,媽媽經常給我們做新衣裳和縫縫補補。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我坐在窗邊的梳妝台前,精心為老爸化了精致的淡妝,我選了一件黑色薄紗短袖長裙,領口和袖口都有荷葉邊,係上黑色腰帶,端莊典雅。現在中國的葬禮,早就沒有了傳統習俗中要求晚輩披麻戴孝,穿特製的喪服,現在大家都穿黑色或純白色衣服。我去年在台灣參加了一次葬禮,台灣還保留了一點點舊習俗,逝者的子女穿了米色細麻質的衣服,係了白色腰帶,在靈堂前為去世的父親下跪行叩手禮。

 

(二)

上午九點鍾,全家人在家裏集合,二代和三代所有成員人加起來十幾個,看著以往見麵時總是喜笑顏開的親人們,如今,個個表情嚴肅,穿黑衣戴墨鏡,想不到平時在電影電視劇裏才能看到的樣子,今天真實的出現在我的眼前,心裏陣陣灼痛。

 

隨後,一家人開幾部車前往華夏陵園。華夏陵園位於重慶的北部郊區,是十幾年前新建的墓地園區。當年,陵園剛建成不久他們的推銷員到爸媽住家的小區推銷,推銷員說,提早買墓地能添福添壽。

 

生與死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國人的頭等大事,舊時代的人很重視自己的後事,皇帝,達官貴人們從自己還年輕時就開始選擇風水寶地,修建陵墓。一般的老百姓過了六十歲就開始早早為自己準備壽衣、棺材木、選墓地。我記得兒時去鄉下的外婆家玩,老是看到堂屋裏有一口大棺材,很厚實的木材做的,我長大一點了才懂得,那是為外婆早早準備的,八十年代末,外婆去世後就是用這口棺材埋葬在老家。

 

提早購買墓地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其寓意是添福添壽,對於病人還有衝喜的含義。

 

我爸媽被推銷員說動了心,當即買了這塊墓地,老爸還親自去選了位置。那時,夫妻雙墓4萬人民幣,保永久。據說現在漲到了近20萬人民幣。

 

提早購買墓地真能添福添壽嗎?誰也不知道。我老爸買了墓地幾年之後,曾被查出患有大腸癌,手術治療效果不錯,本來主管醫生要求術後化療,我的癌症專家同學建議,不必化療了,讓老爸平靜地過好每一天,九年過去了,老爸平安無事。後來老爸又被診斷患有前列腺癌,經過激素藥物治療,又平安無事的活了幾年,醫生最後斷言:老爸的癌症已經控製了,對生命不會有危險,將來奪走生命的不是癌症,而是其他病因。

 

醫生的斷言說中了,老爸被新冠病毒帶走了。

 

(三)

當車子開往陵園的路上,我的心情很沉重,想不到這次回國在墓地與父母相見。老媽已經在去年十月份安葬了,因為那時我回國遙遙無期,老爸說讓老媽早些入土為安,就不等我回來。老媽下葬那天,老爸還勇敢地參加了,然而,人生無常,世事難料,誰知很快老爸也安葬在這裏。

 

車開一路,我的眼淚流一路,我沒有哭,隻是淚水從眼角處一顆一顆地往下流,像斷了線的珍珠。我今天要代表全家人在老爸的下葬儀式時講話,用十分鍾的時間講述老爸的一生和我們對老爸的愛與思念。

 

“一夜相思淚,天明又複收”,車快到陵園的時候,我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我暗自努力,今天別太傷心,別讓老爸看到我在傷心,他會難過,我要一句一句好好說話給老爸聽,讓老爸感受到我的愛和我的堅強。

 

老爸的下葬儀式在華夏陵園的露天草坪上舉行,參加的人沒有朋友,隻是家人和很親的親戚。陵園的工作人員早早布置好了現場,跟露天婚禮的布置相似,既莊嚴又溫馨。

 

當我走進現場,看到老爸麵帶微笑、慈祥和藹的遺像和擺放在遺像前的雕花黑樟木骨灰盒,那一刻,再堅強的心也得崩潰。我雙手撫摸著骨灰盒,抬頭望著老爸的遺像,嘴裏喊著“爸爸…爸爸…”,洶湧的淚水如雨水般刷刷往下流。我緊緊的抿著嘴唇,歇力抑住哭聲,憋得肩膀一抖一抖地顫動著。妹妹和哥哥們一直在旁邊安慰我,最後,我們四兄妹在老爸的骨灰前抱成了一團,過一會兒,二哥說:“儀式開始吧。”

 

儀式很簡單,二哥做主持,說了幾句開場白之後,大家給老爸行三鞠躬、默哀一分鍾,然後,就是我的講話。我在手機上寫了稿子,我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紙巾,我盡力克製了情緒,一字一句地回顧了老爸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簡述了老爸和老媽如何為了這個家,為了他的孩子們所做出的一切;表達了我們對老爸怎樣的思念和不舍。講話中,我時有哽咽和落淚,親人們也跟著低聲哭泣。

 

我在講話最後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給老爸的墓碑上寫墓誌銘,我想這樣寫,“他一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他一生實實在在創造了自己的奇跡。”

 

簡短的儀式過後,就是下葬。在陵園的人帶領下,我們所有的人排成一行,手裏拿一朵黃菊花,老爸的長子手捧遺像,長孫手捧骨灰盒,二哥打黑傘護送骨灰盒,我和妹妹緊跟二哥後麵…我們走到爸媽的墓地前排成一排,背對著墓地(當地習俗),等待陵園的人把老爸安放好,蓋上了大理石,封閉完工後,我們才能轉過身一一將黃菊花放在墓碑前,最後行禮道別。

 

那天,重慶的天氣十分悶熱,烈日當空,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汗水與淚水一起滴落,交織融合。我佇立在爸媽這小小的正方形墓地前,我心裏說,這是世間最美的墳墓,雖然沒有雕欄玉砌,沒有金棟銀梁,沒有驚人之語的墓誌銘,但是,它的純樸無華更加讓人敬仰,爸媽偉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豐碑

 

老爸入土為安了!

 

老爸和老媽在這個“新家”裏,在九泉之下再次攜手同行,相親相愛,永不分離!

 

前幾天,博友yy56非常用心的在她的電台裏為我們幾位疫情三年失去了父母的博友做了一次特別的朗誦欄目《今秋,我的親人是哪顆星在那閃爍》,她說:“當落葉在秋風中紛紛揚揚的飄舞,我們多想把它們都變成一隻隻紙鳶,把我們的思念帶給天上的那顆星。” 她在朗誦的最後,念了幾首古詩,讓我在古詩中感受與天上的親人同在。謝謝yy56博友!感恩!下麵是她朗誦的鏈接:https://www.wenxuecity.com/radio/post.php?act=post_view&postid=20896

 

這幾張照片是華夏陵園

這些是老爸臨終時在病床邊的遺物,我把它們帶回了台灣:手表、眼鏡、放大鏡、電話本、錢包、家裏的鑰匙和一個木手鐲(我不知道是什麽木,二哥送給老爸的,說比較稀少,並帶有佛係)。

 

 

 

 

 

9/9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