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芒種· 疫情封控槍收糧· 人生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2-06-06 06:08:16

今日是芒種。芒種,是中國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九個節氣。我在寫完《小滿》那篇博文之後,心中突然閃出一個念頭,是否可以繼續寫一寫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因為我不經意的發現,老祖宗發明的這二十四個節氣非常有智慧,每個節氣不僅反映了自然節律的變化,而人生的一些真諦和道理也蘊含在節氣裏。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芒種是唯一一個在名字上與農耕有直接關係的。芒種代表著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夏熟作物要收獲,夏作秋收的作物要下地耕種,春種的莊稼要管理,這就是老百姓說的“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從北方到南方,芒種都是一年最忙的時節,也是保證糧食產量最重要的時節。

 

芒種節氣時,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農作物種植。農耕種以“芒種”為界,過此之後,種植的成活率越來越低,所以,民諺道 “芒種不種,再種無用”。在北方,芒種是麥子成熟的時節,需收割,如果不及時收割,過高的溫度會使麥穗炸開,造成落粒;在大雨大風中麥子會倒下,遇到陰雨天,麥子會發黴發芽。因此,芒種時節人們都要抓緊時間,一種一收。

 

我以前真不知道芒種對農作物收成有多麽大的意義,直到前幾天在台灣媒體上看了一個特別報道才知道,芒種時節的一種一收太重要了。該報道說,五月底中國大陸國務院專門召開了一次“三夏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議中特別指出,三夏工作對於完成全年的糧食生產目標,穩定物價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李克強還在會議中發狠話,各地政府不可以以疫情防控為由,違規私自設關卡阻止任何三夏工作,要開設“農機綠色通道”,確保“不誤農時,顆粒歸倉”,對工作不力的官員要“嚴肅追責”。

 

全中國小麥機收率超過97%,參與跨區機收的機具達25萬台,抓好夏收的關鍵是確保機收人員和機械通行無阻,因此,交通主幹道和田間道路的暢通非常重要。報道中說,中國的清零防控政策和封控措施使得交通或物流受到影響,也就嚴重影響到了芒種時節的三夏工作,總理李克強不得不出來發話了。

 

中國雖然是產糧大國,但也是需糧大國,每年中國必須進口大量的糧食。由於戰爭和疫情,全球的糧食產量在減少,一些出口糧食的國家現在也收緊了口袋,不再大量出口糧食,如果中國自己的糧食產量減少,那中國十四億人口的糧食問題就太嚴重了。難怪中國總理李克強要發狠話,缺糧問題不可小覷。

 

民諺道“春爭日、夏爭時”,芒種的收與種都需要爭分奪秒,為一年的收成而努力。這一“種”一“收”,不僅道出了芒種的節氣內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諦。芒種給人們的啟發就是,要把握好時機,應種則種,應收則收,天地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一切都要順應自然,這也正如《易經》所言“ 損益盈虛,與時偕行”。作為“天人合一”,我們人是自然之子,也要遵循自然規律。

 

一個人從嬰兒到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也是遵循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發育規律,而心理的成長是跟著生理的發育而形成。一般來說,每個年齡階段該如何接受什麽樣的教育,該做些哪些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早也不能晚,要抓住剛剛好的時機。比如,兒童時期,該玩就玩,別給孩子太多的學習和掌握技能的壓力。而兒童時期就該教育孩子一些良好的習慣,俗話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意思。

 

前幾天,我在博主追憶的博文裏讀到這句話,我很讚同:“在什麽年齡讀什麽書,跟在什麽年齡做什麽事是一樣的,都有時效性,一旦錯過,再努力也事倍功半。” 是的,青少年時做青少年該做的事,比如,主要學習各種知識,包括文化知識、社會知識、法律常識、禮儀知識等;青年人時該做青年人的事,比如掌握各種生存技能,成家立業,社會貢獻等;中年人做中年人該做的事,比如,積累財富和照顧好身體,為老年生活做好充分準備。每個人應年齡時段,該“種下”什麽就“種”什麽;該“收成”什麽就“收”什麽,機不失,時不再來。

 

芒種的一種一收之間,也是人生生生不息的接力,有種才有收,收了又再種。人活到老,種到老,收到老。願我們不負當下歲月,餘生自有鋒芒。願我們播種快樂,收獲幸福;播種豁達,收獲健康!

 

今日芒種,台北下中雨一天,我匆匆寫下此短文,不如人意,謝謝朋友們閱讀!祝您種得好收得好!

 

 

 

6/6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