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毫不猶豫縱身跳下大橋,悲哉!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2-06-25 07:09:25

昨天,我妹妹在微信裏發給我了一段視頻,我打開一看,視頻的內容把我驚呆了,我完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我盯著視頻,自言自語說了三遍 “OMG!” 

 

視頻是重慶市的一座大橋,我一看就知道是哪座大橋,因為我以前經常開車或坐車經過這座大橋,它是重慶市區一座交通很繁忙的大橋,叫做“嘉華大橋”,是連接市中區和江北區的人與車通行的公路橋。

 

視頻顯示可能是高峰期,橋上車流速度比較緩慢。突然,一輛紅色車的右車門在車緩慢行駛中打開了,一個男子(大概是十幾歲的少年)從車上跳出來,由於有車速,他摔倒在地上。但他迅速從地上爬起來,沒有任何的停留,直奔右手邊的大橋。我當時看著視頻,還沒有反應過來到底是怎麽回事,隻見男孩快速用手抓住大橋邊的護欄,像體操中單杠運動那樣,從地麵上跳起來,翻過護欄,縱身跳了下去。從他跳出紅色轎車到跳下大橋,整個過程隻有幾秒鍾,那瞬間,他沒有絲毫的猶豫,沒有一點點停頓,甚至沒有半點的回頭望一望紅色轎車一眼,迅速跳下大橋,墜入江中。嘉華大橋屬於高架橋梁,橋麵與江水麵的距離有近百米高,這一跳絕對是一命歸西。太慘烈了!

 

那一刻,我驚呆了!到底發生了怎麽的事情致使一個少年如此的奮不顧身去死,對人世間沒有絲毫的留念,對親人沒有絲毫的不舍?我當時就猜想,車上開車的人也許是他的父母,也許剛剛在車上發生了爭吵,孩子的情緒頓時失控才憤然開車門跳下車,直奔大橋邊。同時,我又不願相信視頻是真的,我知道,現在很多網上的東西真假難辨,人們為了流量什麽都能造假。

 

我趕緊上網查詢,結果發現,這個視頻是真的。今天,重慶市公安部門簡單公布了,這個少年14歲,本身有心理障礙,家住重慶市外的區縣,父母這次是帶他來市區看心理疾病的。網上一些說法是,當時父親開車,母親坐在副駕駛,他坐在後排,母親在車上一直對他嘮叨了一陣,他情緒激動,最後情緒失控跳車、跳橋。

 

這兩天,我大學微信群對此事討論熱烈。

 

同學A說:“可能是壓力太大了,孩子的壓力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家長們不要逼迫孩子了,學這學那的,從小灌輸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人們應該反思。”

 

同學B說:“ 這些家長喜歡趕時髦、湊熱鬧,別個孩子做個什麽,立馬回來就要自己的孩子如法炮製,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那塊料。軟硬兼施、威脅利誘、恩威並重,當爹媽的隻管自己那個孩子出人頭地,也不管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如何,更有甚至還把自己的不良情緒轉嫁或發泄到孩子身上,一旦不順心或者不滿意,說話尖酸刻薄、語言傷人不計後果。遇到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最多就是給你又吵又鬧或者陽奉陰違。遇到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平日裏不聲不語,逼急了,直接就從樓上、橋上跳下去。這悲劇結果其實有大半都是這些不合格的家長自己製造的。” 

 

鑒於現在的家長們要求孩子從小學這學那,同學C說:“家長們忽略了孩子們首先要學會做人。”

 

還有同學D說:“看到更離譜的報道,國內很多家長隻為了讓孩子能長高,要求醫生給孩子打生長激素。不管有沒有打生長激素的適應症。他們不怕給孩子打出糖尿病或其他副作用,這不是在害孩子嗎?”

 

同學E說:“這些現象都反映出國內的家長們,急功近利,希望孩子成鳳成龍,不考慮自然規律,不尊重科學教育。”

 

當然,我們現在不得而知,這位少年與父母之間有著怎樣的不可調和、不可妥協的矛盾,但我相信,當他的父母親眼睜睜地看著兒子跳下大橋的那一刻有多麽的傷心欲絕,多麽的後悔不已。

 

現在,國內青少年的自殺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因素很多,除了人們經常認為的基因遺傳因素之外,家庭、社會和媒體的影響非常重要。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以及父母如何跟孩子理性溝通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學習的技能。有機會我想再對這方麵做一些專門的介紹和討論。

 

有人說,當代社會,人際關係也是一種生產力。溝通是一座無形的橋梁,人與人之間的良性溝通是維係人際關係的基礎,有了良性溝通,世界就會變得更好!

 

順便推薦一本書《讚揚與責備》(Passing Judgment: Praise and Blame in Everyday Life ),作者是英國心理學家Terri Apter。

 

願這位不幸少年的悲劇不再重演!

 

我不會發視頻,就截屏發兩張

推薦書的中文版封麵

 

 

 

 

6/25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