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世衛中國聯合調查報告的數據作弊。
文章來源: zhiyanle2021-07-23 06:57:27

迫於國際學界壓力和BLOOM等歐美實驗室在穀歌檔案恢複記錄等壓力,最近,中科院恢複了本文提到的他們在聯合調查前刪除的41M病例記錄。見下,調查前刪除記錄的截圖:

=-=========


簡說聯合調查報告的數據作弊。
----中國和世衛組織因作弊而失去病源調查的合法資格。
直言簡評,2021-07-20。

https://zhiyanleback.blogspot.com/p/who-prc-are-not-qualified-re-new.html

美國華盛頓郵報等新聞媒體報道,世衛組織和中國的新冠病毒病源的聯合調查報告被發現數據作弊。最明顯者,一個是病例病號地理位置篡改互換,另一個是病毒檢測基因序列與病例病號不符、甚至替換篡改。應對采訪,世衛組織發言人稱之為【編輯錯誤】。國際學界質疑:再有編輯錯誤,也不會出現數據規模掉包;因此,必須清查是否故意弄虛作假。就此,中國方麵拒絕采訪和回答問題。

舉例來看看那個【編輯錯誤】是啥名堂。譬如,掉包數據之一,是41歲病號病例及其病毒基因序列,放到另一個2019年12月08日以後的和60多歲病號頭上;由此,報告說2019年12月08前沒有發現病例,中國方麵為此還重複發了報道和做了外交發言。然而,該41歲病例記錄在聯合調查前被刪除,其發病住院時間是2019年11月20日到26日,即聯合報告所謂的2019年12月08日前沒發現病例之說、是對全球及全體聯合國成員國故意撒謊欺騙。而那個60多歲病號病例沒有完整數據,於是,【編輯錯誤】就把那個被刪除的病例的基因數據放到該60多歲病號頭上,似乎就有了完整數據了,新聞報道和發言人就說該報告多麽權威、多麽完整和多麽開放雲雲了。那個【編輯錯誤】,不是故意弄虛作假的作弊、還能是啥?

其實,該聯合報告的數據作弊程度大大超過該新聞報道所說的故事。

舉例。報告大量篇幅說到病毒基因突變並以此為依據繪製了進化樹、由此而說病毒傳播途徑來自海鮮市場或冷凍食品而極不可能來自實驗室泄漏。然而,其依據主要就是聯合報告使用的13個病例,故意回避其它病例,而其它病例的病毒基因突變足以說明傳播圖景與海鮮市場和冷凍食品無關。

不做全麵數據分析,就來看看幾個足夠典型的案例,樣本如下:
 

Samples Used by This Essay
Name ID Collect/Date Discription
WH01  NC_045512.1 Y2019-12 Sample from PRC-Wuhan, Reference
AH01  MT415366 Y2020-02-03 Sample from PRC Anhui Province
AH02  MT415377 Y2020-02-18 Sample from PRC Anhui Province
AH03  MT281577.1 Y2020-03-10 Sample from PRC Anhui Province
m-Ind  MW927136 Y2020-05-10 Sample from India
m-Ind2  MW969758 Y2020-09-16 Sample from India
CW01  CN111218459A/en   Y2020-02-26 PLA Chen Wei Vaccine S-Gene patent


其中,
WH01:武漢病例,截止目前為比對參考基本案例。
AH01、AH02和AH03,中國安徽省的三個病例,聯合報告回避使用。
m-Ind和m-Ind2,發生在印度的病例。
CW02,中國軍醫陳薇團隊疫苗專利中的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

在密碼子水平的初步統計顯示:安徽病例的變異發生頻率為18個,而印度的隻有四個、其中一個還是兩個案例共享的;安徽病例的突變為13種,而印度的隻有四種、且其中一個是兩個案例共享的。公開發行的基因序列記錄說明,那些安徽病例與武漢海鮮市場無關,跟冰凍食品也無關。美國衛生部統計說明,在中國境內,僅S-基因突變就有46種;印度兩個案例共享的突變TAT>TAC,在中國境內發生案例已經發生了22種。那些記錄說明,病例與武漢海鮮市場和冰凍食品都無關。(見附後表格)。

那些數據說明,對病毒來曆及其進化的關係樹的形成而言,發生在安徽的病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然而,世衛組織和中國的聯合調查報告卻沒有那些數據。

進一步看,世衛組織自己發表的病毒基因突變數據說明,全球規模疫情形成以後發生的不少病毒基因突變,其實都是【分支】,而【主幹】或【基底】部分早已在中國境內完成。譬如下麵記錄:


Variant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
https://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8/7/20-253591.pdf
D614G// 24 Jan 2020, EPI_ISL_422425, China。
L84S// 30 Dec 2019, MT291826, China。
L3606F// 18 Jan 2020, EPI_ISL_408481, China。
--- L3606F/V378I/,18 Jan 2020,EPI_ISL_412981,China。


等等,都是首發於中國境內的。世衛組織發表的該文獻說:最常見的變異是同義 3037 C >T(6334 個樣本)、開放閱讀框 1ab 中的 P4715L(6319 個樣本)和纖突蛋白中的 D614G(6294 個樣本)。我們確定了 6 大主要分支(即,基底、D614G、L84S、L3606F、D448del 和 G392D)和 14 個子分支。在基底變化方麵,以 C > T 突變最為常見,共有 1670 個不同的變異體。結論:我們發現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 2 (SARS CoV-2) 基因組存在多種變異體,其中 D614G 支係自2019 年 12 月以來已成為最常見的變異體。演化分析表明,這是一種結構化傳播,有可能多次傳入人群中。

無疑,那些病例對病毒來曆及進化的關係樹的建立,也是很有意義的。可中國方麵卻說那些發生在中國境內的突變是【境外輸入】,乃至聯合調查報告沒有MT291826和EPI_ISL_422425等病例記錄。

還有,上述中國軍醫陳薇團隊的疫苗專利中的S-基因序列有三個密碼子變異;該專利說該序列是針對WH01的,且疫苗於2020-02-26生產線下線;其疫苗可覆蓋所有已知突變,而至今還沒更新(即可覆蓋至今所有已知突變,見後附表)。慣例,病毒疫苗開發至少半年(或數年)。如此看,最遲2019年08月,中國方麵就具有了至今已知所有突變的病毒基因數據。可是,他們和世衛組織的聯合調查報告故意不用2019年11月及之前的基因數據(甚至為銷毀證據而刪除相關基因序列記錄)。

嚴重缺乏完整數據、甚至是基於篡改和偽造數據基礎上的結論是不成立的。多年來,中國大陸以偽造數據而著稱於世界學界,如今在新冠病毒病源調查方麵又得到一次體現。而世衛組織也參與其中、為一個國家即中國的【甩鍋】利益而對全球和其他成員國搞規模欺騙,這可能是聯合國曆史上的頭一遭。

很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衛生部關於人類受體基因組ACE2的變異記錄顯示,中國大陸人口的受體表達頻率最高且變異也是C>T最為常見。與此並行的是,在中國境內,基因編輯食品農作物(也稱為生物設計育種或生物育種的作物)以常規育種名義全國鋪開上市多年,其主要開發者李家洋和高彩霞等明白說明,他們搞基因編輯作物的一個主要目標實現,就是C>T最為常見。最近,歐美實驗室檢測發現,中國境內基改作物含有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不同病毒的基因成分。如此在同一時間段和發生於不同生命體的基因突變都完全符合實驗室作業特征,這在自然界是不可能發生的,而在實驗室條件下卻可隨時隨地發生。這些互動因素也可說明聯合調查報告的結論不成立。

簡言之,上述數據並非全部但足以說明,世衛組織和中國的聯合調查報告是為調查前就預設好的結論而選擇病例數據、故意不選用不利於預設結論的數據,甚至還刪除、銷毀和篡改不利於預設結論的病例記錄。在國際規範中,那種行為屬於刑法規定的搞偽證和銷毀證據的行為。眾所周知,搞偽證的結論不但不成立,且涉嫌嚴重違法亂紀。

就世衛組織說了同意實行第二次調查,中國方麵發言人說,該調查報告為今後提供了【基礎】雲雲,那無疑是鼓動聯合國機構按照中國【甩鍋】需要而繼續對全世界和各成員國繼續搞偽證欺騙。搞偽證的行為是欺騙行為,是沒有資格再搞調查的。其實,已經發現證實的數據和官方公開發表的當事人言行,都足以說明病毒病源來自中國實驗室作業,問題在於泄漏是事故還是故意;而造成全球規模疫情顯然是因為世衛組織瀆職和聯手中國方麵、故意縱容來自中國的旅客把病毒傳播到世界各國。因此,新的獨立調查就不再是可以導致無休止(甚至是攪混水)的科學調查問題,而是必須在給定時間內有個明確答案的國際法醫調查問題。就此而言,世衛組織和中國方麵不但已經因數據作弊而失去再次調查的合法資格,且應是新的獨立調查的對象。

表格一:




表格二:




表格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