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智慧:再論儒家的救贖(三)---下學上達
文章來源: 孤島俠客2021-05-14 14:15:22

華夏智慧:再論儒家的救贖(三)---下學上達


我們在上一篇講到,生命的完成在於“盡心知性知天”。這確實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做呢?孔子在《憲問》篇回答子貢時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下學”就是在紅塵社會努力學習做人,不會便問,有錯便改,結交良友。這確實沒有什麽高深的學問,父母老師叮囑再三的不就是這些嗎?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如果“下學”做好了,也就是盡心了,其結果就是“上達”,達到聖人的境界,也就是性德圓滿的“知性知天”的境界。

“下學”確實很容易,是每一個人力所能及的。不需要學貫中西,更不需要滿腹經綸,就算是文盲也能做到,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人人得而有之。那麽為什麽古今中外沒有幾個聖人呢?

難就難在一個“盡”字,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嚴格要求自己,事事處理得體得“中”,這就很難。孔子的大部分弟子,也隻能做到幾天“不違仁”而已,最好的顏淵能做到“三月不違仁”。你說,“下學”這麽難,我還是算了吧?還是做個俗人好,免得這麽累。

做個俗人好嗎?那你的煩惱是從哪裏來的?你又為什麽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呢?你又為什麽覺得生命空虛無助、沒有意義呢?殊不知這就是因為你偏離了人生正道、沒有盡心盡力造成的。人一旦被欲望左右,走上歪門邪道,就進入了地獄,生不如死。所以為了身心的健康喜樂,“下學”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基礎。

人生之為人,就要學做一個正直的人,確實沒有其他選項。所以《中庸》勸誡我們要“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學不會的,就永遠不放下。作為人,我們沒有放下的本錢,也隻有盡心做人一條路。

沿著這條大道走下去,就是天命的完成,也就是人類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