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天下】龍樹之門之:不住我相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2-01-20 06:00:35

釋迦太子為什麽會放棄王位, 出家求道?

第一個原因, 因為他見到了生老病死, 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第二個原因, 因為他有超凡的智慧, 第一次見到生老病死, 就一下子抓住了事情的關鍵。

 

生老病死我們大家每天都見到,

都習以為常了, 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大家都認為無法避免, 所以不如及時行樂。

隻有釋迦太子, 明明有所有的條件及時行樂,

可是他超凡的智慧告訴他,

解決不了生死問題, 樂就是空。

終有一天, 樂極生悲。

 

生, 於是我們的身子從母體出來。

老, 我們的身子老朽了, 不如以前強健了。 我上次回老家, 也去看望了舅舅。 他說, 十年前, 他可以挑一百多斤, 走幾十裏山路, 現在不行了。

病, 老父親現在隻能躺在病床上, 走不動了。

死,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經去世了。 塵歸塵, 土歸土, 那慈祥的音容相貌, 再也沒有了。

 

你注意到沒有,

生老病死, 我們的身體在承受。

生的, 是這個身體,

老的, 是這個身體,

病的, 是這個身體,

死的, 是這個身體。

我們的身體, 就是我相。

 

前麵連續三天, 我都在講諸法無性。

相中無性。

我相, 自然也不例外, 也沒有佛性。

也就是說, 我們的體內, 沒有佛性。

不向外求, 也不向內求, 更不用向中間求。

 

佛在《金剛經》中提到:

“我人眾生壽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見相非相, 即見如來。”

 

關鍵就在這個“我”字。

去了我相, 就自然沒有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去了我相, 就去了“所”, 就自然無所住。

沒有了所, 沒有了人眾生壽者, 當然就見相非相, 就成了如來。 你就是如來, 就見了如來。

到底什麽是佛說的見相非相呢?

見,就是見性。

明白實相無相,明白性中無相,就是見相非相。

明白了實相無相,明白了性不可見,就見到了如來。

你,就明心見性。

你,就成了如來。

 

我們的身體就是我相,

我們的身體就是房子,

輪回就是拆遷,

佛不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