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美國人,為什麽“去中國”?
文章來源: 雁霄2021-07-15 16:10:15

這裏說的“去中國”不是最近熱門的“去中國化”。本人愚鈍,還沒看明白到底怎麽能“去中國化”,也不知道這和種族歧視有什麽關係。比如非洲裔美國人早就“去非洲化”好幾代了,和非洲的任何政府或者政黨沒有一毛關係,可是他們仍然麵臨種族歧視的問題,是吧?

我在美國的時候和一對夫妻是好朋友。他倆已經完全“去中國話”,不說中文,不看中文,更不寫中文。不說中國話,在中美混雜的聚會上還可以,但是在完全是中國人的聚會上就有些奇怪。當時留學生周末各家經常找幾個朋友聚餐,很快,除非有外國人在場,再也沒有人邀請他們參加了。你想,大家都說中文,就他倆說英文,別扭不?

最近,“驚悉”他們居然去中國了。說“去中國”是因為他們已經是美國公民。聽說是在大學教國外留學生,也算是學有所用,估計不說中文也能對付。其實現在“去中國”的“老海華”或者說“美國人”“加拿大人”不少,但是他們倆回去還真的沒想到,或者說沒想明白。

我周圍有幾個“小留”回中國了。所謂“回中國”是因為他們是中國公民。這讓我想起“出國熱”初期的一個人,他在美國博士畢業準備“毅然回國”。可是接到國內老婆發來一封信,隻有四個大字:“不準回國!”

當時他的家鄉有很多人偷渡,被稱為“偷渡之鄉”,當時的行情是要花幾萬美金,冒著生命危險,九死一生地偷渡出國。你現在一分錢不花已經在國外,你要回來,你傻呀?

從經濟上算,他回去真的不合算。在國外,他年薪1萬8千美元(比較低,嗬嗬)。如果回國,當時每個月工資加獎金不到100塊人民幣。也就是說年薪差不多200美金,你要回來,你傻呀?

再說那幾個“小留”,加拿大為了吸引這些年輕人移民,開出的條件等於送給他們綠卡。但是他們棄之不顧,“毅然回國”。這幾個人在加拿大畢業後已經工作了二年或三年,年薪三萬加幣左右。回到中國,年薪基最低十萬加幣以上。也就是說和加拿大的年薪差不多,但是和父母住在一起,房租省下來,吃喝父母照顧著,和父母享受著天倫之樂,他們的生活水平實際上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國外大學畢業,又有國外工作經曆,年紀輕,找工作相當容易。在國外他們基本都屬於底層職位,回國後,職位和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語。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會被種族歧視。

這麽一比較,他們“去中國”也就順理成章了。

去中國的人已經“去中國”了。隻留下不想去中國或者去不了中國的人“去中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