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賣爺田不心疼:台積電在美設廠之我見
文章來源: 趙大夫話吧2022-12-15 06:27:18

近日關於台積電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台積電不是一般的企業,它是台灣的龍頭老大、“護國神山”。台積電到美國開設新廠,不是一般的投資業務,是將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的重大舉措,是戰略轉移。將自己的“護國神山”交於老大之手,與當年烏克蘭銷毀核武器有異曲同工之妙。幻想著遇有危難時,老大舍出身家性命,去跟對手拚命。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難怪台灣內部都是議論紛紛。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英語: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簡稱台積電、台積、台積公司或TSMC,與旗下公司合稱時則稱作台積電集團,是台灣一家從事晶圓代工的公司,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廠,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主要廠房則分布於台灣的新竹、台中、台南等科學園區。

                                  

1.台積電的創建過程

 

1986年,蔣經國主政時,為了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特地籌劃培植半導體產業,政府邀請張忠謀回台,擔任工研院的院長。工研院與荷蘭飛利浦共同簽約並成立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政府交由工研院院長張忠謀和一群國外回國的優秀工研院工程師一同籌辦,政府讓張忠謀出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工研院的半導體技術則主要來自1970年代中期,由經濟部出資1000萬美元的RCA技術移轉計劃。

 

2.台積電創立的兩大推手

 

台積電的創立離不開孫運璿、李國鼎。

 

孫運璿(1913年12月8日-2006年2月15日),山東蓬萊人。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二戰後受政府派任至台灣修複台灣電力,曾前後擔任台電總經理、交通部長、經濟部長、外交部長與行政院長、總統府資政。在台灣素有“永遠的行政院長”之稱。在將近20年的部長與行政院長的任內,他與蔣經國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台灣早期的科技政策,因而被公認為台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台灣經濟推手”之一,也是台灣經濟貢獻重要人物之一。

 

李國鼎(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中國近代政治家兼經濟學家,南京市人人,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學士。被譽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建築師”和“台灣的科技教父”等,曾任經濟部及財政部部長,在任時推動許多經濟建設,1982年推動修正《科學技術發展方案》,選擇了能源、自動化、材料、資訊、生物科技、光電、食品科技及肝炎防治等八項為重點科技項目。

 

1974年時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決定從美國引進積體電路製造工業開始。孫運璿當時在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即日後的電子所),負責積體電路工業的推展。

 

3. 台積電的股權結構

 

台積電的股權結構裏,台灣政府持股6.38%,金融機構持股2.8%,其他法人持股4.55%,島外機構及個人持股78.48%,個人持股7.79%。台灣人民占台積電股份少於百分之十。

 

要說島外機構及個人持股78.48%,也確實可以說,台積電由非台灣人控股。但是這裏的“島外”,指的是台灣以外,雖然包括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投資機構、共同基金和個人,但其實也包括了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政府、挪威中央銀行等全世界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持股總和。雖然來自美國的機構和個人持股數量也較多,比如美股投資者通過花旗托管存托憑證持有台積電20.54%的股份,但這些持股正如前麵分析的一樣,非常分散,大多隻是財務投資,並不會對台積電的生產經營帶來影響。

 

台積電事實的第一大股東,應該是台灣行政院,台積電高管和員工也持有不少股份,再加上台積電還預留了7.56%的股份用於員工激勵,台積電也還算是台灣的“政府企業”。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美國托管賬號占股20.5%但是卻並沒有實際的控製權,實際控製權應該還是在張忠謀手中,這就是同股不同權,但是台積電中有著美國的注資和技術,因此美國一定程度上來說,對台積電還是有極大限製的。

 

4.台積電美國設廠的實質

 

不管美國和民進黨當局怎麽掩飾,都改變不了這件事的性質,即美國用巧取豪奪的方式把台灣地區在世界核心高科技產業占據重要位置的優質企業逼到美國去。為迎接台積電的到來,華盛頓端出了豐盛的溢美之詞,然而從頭到尾隻有“美國利益”這一個內核,對雙方能否共贏或者對全球芯片產業是否有貢獻,卻幾乎隻字未提。它也沒法提。因為這完全不是市場自然形成的結果,來自華盛頓的政治施壓以及補貼利誘貫穿了台積電在美國建廠的整個過程。

 

與美國的自私與蠻橫相比,民進黨當局更顯可恥,它不僅對美國這種掏空台灣的行為毫無抵觸之心,反而積極主動,從言辭到行動無不充斥著對華盛頓的奴顏婢膝。而台灣社會幾十年來積累的財富,則被民進黨方麵肆意揮霍,當作求得華盛頓信任的“投名狀”。從“萊豬”到台積電,這樣的例子近年來越來越多。但真把台灣掏空了,恐怕民進黨在華盛頓的利用價值將大大縮水了,被拋棄是遲早要發生的。

 

台積電是蔣經果當政時,大力發展的產業,是蔣經國的一大政績。人們不得不佩服小蔣眼光之長遠。但小蔣萬沒料到,當年他極力發展的產業,如今卻白白給了美國。真乃“崽賣爺田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