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情深依依為哪般?
文章來源: 牟山雁2021-06-15 08:46:15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每讀詩人徐誌摩的名作《再別康橋》,總是為詩中那依依惜別的徹骨深情而歎息不已。

是什麽讓我們的詩人如此迷醉,是什麽在詩人心中架起彩虹般的幻夢?

一種全麵了解詩人的強烈願望油然而生了。

誌摩出生於浙江海寧硤石鎮一個富商家庭,四歲入家塾,受到良好的教育。22歲開始,先後到美國和英國留學,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正因為如此,他不顧恩師梁啟超的堅決反對,與包辦結婚的張幼儀離婚,專心追求深愛的美麗少女林徽因。

然而這位林小姐卻違背了原來的諾言,在誌摩離婚後離開了康橋,隨父歸國。

林徽因走後,誌摩曾在康橋苦苦等待了五個月,經曆了他“感受人生痛苦的時期”。在感情的折磨和在對愛的企望中,他投身於康橋的自然風光,寄情於大自然的賞賜。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裏,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夕陽下的婆娑金柳,不正是他企盼的林小姐、他夢中的美麗新娘嗎?

多年以後(1928),當他經曆了與陸小曼的愛情風雨,心情沉重地重遊康橋。一幕幕往事浮現腦海,如夢如幻: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然而,景色依舊,而物是人非。他的心情是多麽複雜?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而正是這特殊的苦澀而甜美的回憶,孕育了《再別康橋》這新詩之絕唱!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20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