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日記(16)一位海歸的糾結
文章來源: laopika2024-01-09 12:11:14

第十六天  下午去家附近的老年大學,參加英語沙龍聚會。那還是在2019年時,我在那裏學習英語(自2017年登陸美國後,我和太太一直過著半年上海半年美國的候鳥式生活),一些誌同道合的同學在學校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個沙龍,每個月活動兩次,大家用很不熟練的英語聊天(約定哪怕都是講洋涇浜英語,也不能講中文)。 可自從我2020年被困在美後,沙龍就再也沒活動過,此次大家獲悉我回來後,立刻重新恢複了活動。

   我們十幾位同學圍坐在教室裏,其中有熟悉的也有幾位新麵孔。

   我按照慣例,先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四年來在美國的經曆,尤其是分享了在美學英語的過程,然後大家逐一做自我介紹。

   輪到倒數第二位女士時,我被驚到了,她叫海倫,一口流利的英語,原來她在上世紀80年代,大學畢業後隨老公一起去美國,在美讀書工作生活了幾十年,早已入了美籍,一直也沒要孩子,所以也是無憂無慮無牽掛。2008年,她和老公一起來到上海浦東一個著名開發區工作,並拿了中國的綠卡。

   我問她:我真困惑,你英語那麽好,還要來老年大學學什麽英語啊?她回答:因為退休幾年了(國內女士55歲就退休了),在家閑著沒事,來老年大學是為了結交些朋友,以避免脫離社會,也是為了不使自己的英語荒廢掉。 我笑著說,我在美國學英語的動機與你也是差不多的。

   在後續的自由聊天中,一位剛退休不久的女士說,她女兒在美結婚生子,想請她和老公一起移民過去,她是想去,卻又舍不得放棄上海優越的生活條件,她問我:在美生活費每個月需要多少錢?我答複:你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美國不同的州生活成本也不一樣,生活費的高低還取決於你的生活方式。根據我的體驗:在美生活費用主要是住房開支、醫療保險和日常花銷。如果你選擇租房或自己買房,則開銷較大,若你與女兒同住則省去許多,而是否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也取決於你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把握,以及能否承受突如其來的疾病開支(我這裏就有位華人朋友,前幾年就一直沒買過保險,因為身體棒)。至於日常花銷,相信你們夫婦兩人的退休費就基本可以應付了。

  愉快的沙龍順利結束,後來我又連續參加了幾次,可惜的是,我11月27日回美後,這個沙龍又停辦了,大家說等到明年(2024年)秋天,我回去了再恢複:)。

  出了校門,海倫與我又單獨暢聊了起來。她說現在她們夫婦又萌生了回美生活的想法,隻是可惜的是,位於新澤西州的房子在2008年賣了,現在隻剩下在加州聖地亞哥有套出租的公寓,隨著老公的退休,未來何去何從實在是十分糾結。

  她來上海後在浦東買了一套房,但比較偏遠,所以又在思南路租房住,我說那不是蠻好嗎?你們以後都可以領取美國的養老金,按1:7的比例在上海生活是綽綽有餘的,她回答,如果沒有經曆過去年的封城生活,或許還不會想回美,但現在是不得不重新計劃未來了。

   今年她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替老公辦好了 Medicare 的手續,因為在美沒有住址,隻能掛在德州閨蜜家,明年(2024年)夏天,她的美國駕照也到期了,還得回去更新,究竟是去德州還是加州辦又是個糾結。

   我非常理解她的處境,我說我們都有同樣的糾結,兩邊都有家,未來究竟何去何從,難!正如我太太常說的那樣,沒有選擇就沒有糾結,有選擇了反而多了糾結:)。

   晚上,在家看電視轉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又是一場美輪美奐的演出,看的人眼花繚亂。堪比天堂美景的杭州,如今更是燈火璀璨,格外妖嬈!隻是與北京奧運時相比,這次亞運會各國重量級貴賓較少,如今國際環境之險惡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