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日記(23) 郵票的故事
文章來源: laopika2024-01-26 08:54:03

第二十三天  今天我把收集了幾十年的郵票全部出手了。

     熱播電視劇《繁花》裏金科長和汪小姐集郵就是我當年的模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在機關工作,我們部門每天會收到許多來自各地的信件,內勤阿姨知道我愛集郵,所以每天都把收到的帶郵票的信封都給我了。而我當年還是毛頭小夥,每逢周末,就會把信封剪開,放水裏泡著,然後小心翼翼地揭下郵票,晾幹後按不同種類放入集郵冊(絕不是像電視劇裏那樣貼窗戶上的),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隨著孩子長大,自己工作又繁忙,就沒再持續集郵,隻是靠每年買點新郵票充數。長此以往的日積月累,我的集郵冊越來越多,自2017年來美後,就無心再去打理,此次回國,我下決心去處理掉這些郵票,也是想讓這些沉寂多年的郵票去發揮價值,讓那些有興趣的人或者年輕的小朋友去擁有。

   我前些日子已去局門路上的著名郵票市場(盧工)考察過,所以就直接把一大箱送到了專做郵票生意的店,老板仔仔細細地檢查了每本郵票冊,逐一開價,我也沒興趣與他討價還價,直接就說了一句,“四舍五入,湊個整數!”,成交了。

   通過此次出售郵票,才明白現在的郵票行情與以前大不一樣了,過去是全新郵票值錢,而現在信銷票(蓋過郵戳的)反而更值錢,如果帶信封(郵票未揭下來的)就更加值錢(因為更真實,不容易造假),而那些早年發行的特殊題材整本全新郵票,現在售價連麵值都不到,因為發行量實在太大了。

   銀貨兩訖後,老板告訴了一位90歲老先生的郵票故事。

   五年前,一位老先生來他們店,說想請他們去家估值郵票,老板帶個夥計就上門了,結果一看,好多寶貴的郵票啊!尤其是一些民國的珍稀郵票,最後老板開價15萬全要了,老先生舍不得,說開低了,沒成交。

   出乎意料的是,疫情爆發後,老先生突然去世了,他兒子在整理遺物時發現那些郵票冊,覺得沒啥用,就讓收廢品的人上門,收了五百元就全出手了。那收廢品的知道賺了寶貝,到處炫耀給老鄉看,結果有懂郵票的人乘他不注意,偷走了其中幾張最寶貴的郵票。收廢品的後來也找到了盧工這位老板,讓他估價,最後隻能以五萬成交(因為老板覺得少了幾張最好的郵票,自然就貶值了)。

    我聽了此事,感歎那位老先生的兒子是有眼不識郵票,虧大了,當初如果老先生不斤斤計較,也不至於15萬變成了五百。那收廢品的也不虧,整整翻了一百倍,夠他收好幾月廢品了:)。

    言歸正傳,其實我脫手了幾乎所有新老郵票,但還是保留了最喜歡的那套12生肖郵票,還有幾張文革郵票,說不定未來也會帶來驚喜呢:)。



    最後提醒各位身居海外的朋友,如果你在家裏發現有塵封多年的老信封和郵票時,千萬別隨意丟棄,說不定還真是價值連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