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始進入“靜默期”?
文章來源: laopika2022-05-09 17:58:18

      上星期我寫了一篇“閑話上海疫情”的博文,裏麵談到了坊間傳說:上海將在完成動態清零的基本麵上,實現精準防控,開啟社區居家隔離的模式,然而事實的走向卻正好相反,為了貫徹中央的“動態清零”總方針,上海立下了落實疫情防控的軍令狀,全力實現社會麵清零目標,加快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具體說來就是一人陽性,全樓所有人不管陰性陽性都拉出去隔離(相當於連坐製),以實現軍令狀清零之目標,我太太跟她大姐說,虧得她上次陽性還是老政策,換到現在恐怕就會被拉去方艙了:)。

      目前許多小區已從8日開始到15日,執行靜默狀態,就是一星期內所有居民足不出戶,停止一切團購,由社區統一發放保供物資,我的兄弟姐妹們都收到了葷、蔬菜禮包。

     有意思的是,我上學期英語口語班的同學西西給我發來段視頻,裏麵顯示有人把居民私自團購的食品全部扔進了垃圾桶,說未經居委會批準的團都是“野團”,不準送進小區,真是豈有此理。她跟我探討這個“野”英語該怎麽說?她覺得好像用 wild 不合適,我說那就用 informal,她說再補個 illegal,然後這團用哪個詞合適,她覺得team也不對,我說那就用group,最後我們達成了共識( informal and illegal group ),也不知道對不對:)。

      好消息是上海每天發布的新增病例都在持續下降,目前保持在每天3000人左右,說明封控措施客觀上還是起到了作用,但副作用也依然存在。

     我母親的護理院也開始了靜默狀態,規定所有醫護人員和老人一律不能再收取外來團購物資,我們一直給老人買的牛奶和水果一下子斷了,盡管院方能保證一日三餐(因封控,飯菜質量已明顯下降),但對於弱不禁風的耄耋老人來說,真是雪上加霜。盡心盡職的陳醫生為了讓我母親維持平穩狀態,特意給她每天安排吊一瓶營養液(見下圖)。現在我們隻能祈禱老天保佑,她能挺過這一關!

 

      時至今日,2500萬上海人很難有人能在這場戰役中獨善其身,有關部門通過一個簡單有效的抑鬱篩查量表,發現四月以來,超過四成上海居民已呈現出抑鬱情緒,比例是相當高的,具體表現為:最近兩周頻繁體驗到低落,無望,以及凡事缺乏興趣與樂趣的情緒。

      就拿我的朋友圈來說,人們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互相鼓勵著“上海加油!**加油!”,到後來因物資不足而充斥著牢騷抱怨甚至於罵娘,隨著小區封閉時間的不斷延長,最近發現許多微信群都慢慢“靜默”了,我兄弟姐們解釋說,大家都已麻木了,沒興趣再去抱怨,也不想再多看或轉發那些令人痛心的視頻了,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合理安排好雞蛋、牛奶、蔬菜消耗的節奏。所以微信群裏,大家除了互致母親節快樂外,幾乎無人再去談論疫情和俄烏戰爭。今天我中學群裏,一位同學分享了下麵這首改詞的歌,這歌聲聽的大家都很難受,有人還說聽哭了,因為歌聲唱出了疫情下上海人的無助心情。

 

      我大學同學群裏的群主跟我說,他的獨生女兒帶著外孫女居住在加州,在上海工作的女婿4月13日也回美了,臨走時說在疫情沒有結束前不會再回上海了。年近70 的老兩口隻能與孩子隔海相望,當初因為嫌在美寂寞,沒人陪著玩(說打麻將上海經常是三缺一,而美國是一缺三),所以沒辦綠卡,拿的是B2簽證,可期限隻給簽到護照到期日,如今護照已過期,盡管老伴的簽證還在有效期內,可她不願單身前往。如今他最大的遺憾是,來美幾次,還有兩個地方沒有去玩過,總統山和佛羅裏達,未來還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我隻能寬慰他說一定會有機會的,現在保重好自己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早晨我起床後打開手機,看到我徒弟前晚11:05給我來過電話,因為自立夏起,我和太太就開始執行夏日早睡早起的作息製度,每晚11:00關機上床睡覺,所以錯過了電話。我趕忙回電過去,原來是上麵領導要求提供些材料(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對上海經濟和我們行業的影響,估計也是在評估此次疫情究竟會帶來什麽結果),任務就轉到了她身上,可她一來因陪父親而被困在醫院,二來那時她還在大學讀研究生呢,於是來求助於我這個老法師。我在替她完成任務後,也了解到了她目前的困境,她父親身患癌症,正在醫院治療,她去醫院陪伴,因病人中發現陽性,全院實行封閉管理,她就回不去了,如今她父親也變成陽性,實在是雪上加霜,她說自己目前還是陰性,但以後就不知道了,我隻能叮囑她注意自身保護,並祝她父女平安度過這段艱難時光!

        但願“大上海保衛戰”最終能取得圓滿勝利,上海人民重新回歸往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