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GDP增速還能超 5% 嗎?
文章來源: laopika2022-01-21 18:42:33

       前幾天,一位北京的朋友與我微信電話聊天,他是搞經濟研究的,正在思索今年中國經濟還能增長多少,想聽聽我的見解(他用了一句前幾年中國流行的行話,“元芳,你怎麽看?”),我說俺乃桃花源中人,如何搞的清,可他非說你是旁觀者清,他們也許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呢。

       恭敬不如從命,我隻能粗略地談了自己的一點看法。

       2021年中國經濟取得較好成績,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但從分季度看,卻呈現逐季下降的局麵,一到四季度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8.3%、7.9%、4.9%、4.0%。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各種風險因素交織在一起,所以網上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判斷也是眾說紛紜。但官方和研究機構的主流意見是“5%以上”,也有人建議設置更高的“5.5%左右”。

       我的看法是:能否實現上述發展目標,還得看國家如何緩解當前經濟的下行壓力。熟悉中國經濟的人都知道,幾十年來,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就是投資、消費、出口,如今看這三駕馬車都存在下行的壓力。

       首先看投資,多年來,房地產業帶動的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都超過10%,去年僅增長4.4%。地方政府通過賣地帶來的收入一直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但目前一連串開發商的債務違約已對上下遊企業和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今年很難指望再通過增加房地產投資來拉動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其次看消費,目前全球正在經曆由奧密克戎帶來的疫情,但由於病毒毒性減弱和疫苗接種等原因,死亡率大幅降低,連WHO都說今年有機會結束公共衛生緊急狀態。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選擇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中國的動態清零難度越來越高,尤其是旅遊、航空等服務業員工的失業和準失業狀態延續時間越長,他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就會越低,形成對宏觀經濟的負麵拉動,過去幾個月中國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速顯著下降,和各地疫情頻發不無關係。

      最後看出口,中國經濟去年取得8.1%的增長率,出口高速增長功不可沒,全年增長了21.2%,但種種跡象表明,在去年極高的出口基數上,今年很難再維持如此高的增長率,一旦未來出口減速,勢必會製約經濟增長的速度。

     新年伊始,國家已祭出了降息等政策以推動經濟增長,但要重複過去那種“四萬億投資”下去,強勢拉動經濟的做法已很難奏效,且難免帶來後遺症,所以我的結論是:如果國家不能緩解上述三個壓力,今年GDP增速掉到5%以下是完全有可能的,元旦以來中國股市連續走跌,也許證明了我的觀點不是空穴來風。

       朋友聽完我的話後說,基本同意我的客觀分析,聊天在輕鬆愉快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