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烏克蘭戰爭罵美國是件最容易的事兒
文章來源: sandstone22022-03-10 05:36:03

俄烏衝突,是非曲直眾說紛紜。但毫無疑問的是,罵美國是件最最容易的事兒。

美國對於崛起中的中國存有嚴重的戒心,處心積慮予以打壓,生怕有朝一日中國全方位超越自己,路人皆知。而美國的“印太戰略”——將其戰略重心由歐洲及世界其它地區轉向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區,幾乎就是針對我們。因此,罵美國是政治上十分正確。此外,由於罵美國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麻煩,還有可能獲得不少人的喝彩,所以,罵美國同時還是十分安全、十分時髦的事兒。

舉例說,眼下俄烏衝突雖然不能簡單地說俄羅斯是“始作俑者”,但是,打第一槍的無疑是俄羅斯。與此同時,普京命令將俄羅斯戰略威懾力量轉入特殊戰備狀態,換了他國,我們會不會強烈譴責其乃是將全世界劫為人質,進行“核訛詐”?然而,我們卻沒有曾聽到我們的哪個專家或者學者,在麵對電視觀眾的時候,說一聲俄羅斯的不是的。

而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世界各國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地譴責俄羅斯——聯合國要求其撤軍的相關決議草案表決之時,投讚成票的多達141個國家,投反對票的隻有5個國家(另有包括中國在內的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這樣的表決結果,是不是足以證明國際社會的普遍立場和態度?

不見批評俄羅斯的種種做法,但卻熱衷於指責美國拱火、遞刀子,我不知道,我們這樣做,會讓國際社會怎麽看?會不會讓我們自絕於人類大家庭?

如果一定要替那些指責美國拱火和遞刀子的人說話,為他們的觀點尋找的論據,當然也能找到一些,比如說,戰爭爆發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美國就增兵歐洲;拜登更是發出戰爭警示,俄羅斯將會在2月16日對烏克蘭動手;在戰爭爆發後繼續給烏克蘭送去“標槍”反坦克導彈、“毒刺”地對空導彈等。


現在的我們看得應該十分清楚了:俄烏戰爭爆發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聯手進行的軍事演習,絕非真的如他們自己所說的“常規動作”,而是為攻擊烏克蘭進行的戰爭準備;美國總統拜登預言俄羅斯將會在2月16日開始針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也並非無中生有、“唯恐天下不亂”,而是美國已經掌握了相關情報,出於敲山震虎一類的目的或者是給全世界一個必要的提醒這麽做的。

與此同時,我能夠想象的是,如果沒有美國給予烏克蘭武器裝備等方麵的援助,那麽,委實俄羅斯的攻擊可能更加順利,讓這場並不對稱的戰爭已經結束。然而,俄羅斯大獲全勝,烏克蘭一敗塗地地這樣的結果,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至少對我來說,我不願意。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從此之後,國與國之間一旦發生領土等方方麵麵的矛盾與衝突,那麽,戰爭就有可能成為首選,進而這個世界將更加動蕩,老百姓會流更多的血、受更多罪。

因此,從至少讓俄羅斯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被暴力的那一方可能奮起反抗,並且具有一定的強度,周圍的人們也未必一定會袖手旁觀,而有可能“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角度看,美國以及歐盟的很多國家予以烏克蘭各種形式的支持,全世界齊聲譴責俄羅斯的做法,很有必要。

另一方麵,我們不能不說的是,一些專家與學者以為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有意挑起事端,並在俄烏衝突發生後不斷“拱火”,有意擴大事態,缺少足夠的理據。


很多年來,美國不僅是北約的成員國,也是領頭羊這是基本事實。但是,至少近年來美國鑒於其自身對於世界格局的認識發生了變化,把它的戰略重點轉移到了亞太地區,歐洲在其心目中的分量再也沒有從前那麽重了也是事實:拜登之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信奉的是“美國優先”主義,強調歐洲安全是歐洲國家的事兒,所以,減少了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僅僅是在德國,特朗普就打算減少駐德國美軍至2.5萬人,實際至少減少了近1萬人。特朗普甚至於一度還打算退出北約。

當然,拜登的對歐政策與特朗普有所區別,其政府在優先發展本國經濟、解決國內問題的同時,力圖在國際上維護美國霸權,而他這樣的政策的改變在很多人看來比特朗普政府更加成熟,是“美國優先”2.0版。然而,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東移,著力構建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政治、經濟和安全戰略框架的用心則是顯而易見的。基於這樣的背景或者說事實,說美國拱火,希望把事兒鬧大,恐怕未必符合事實——這未必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而俄烏這場衝突之後,美國在北約中的地位肯定會有所加強,但這應該是因為北約它的那些小弟弟們出於對俄羅斯的恐懼而產生的對美國新的依賴。

坦率地說,我們的這些專家學者對於俄烏衝突的一些看法不太客觀與理性,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我就還記得,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有位我們的軍事專家曾經發表過這樣看法:如果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進入巴格達,將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可事實上,多國部隊進入巴格達衝通無阻,戰前號稱支持率超過99%的薩達姆兵敗如山倒,“人民戰爭”並沒有出現。而這位專家之所以出了這樣的笑話,我以為,主要原因或許是他獲得的某些信息未必是真實的,還因為他的“人民戰爭”的理論並不適合一個屬於專製和獨裁的國家。今天的我們對於俄羅斯國內的狀況其實也並不是十分了解。而在僅僅乎基於政治正確的基礎上,套用某些理論進行分析和判斷,就有可能出問題鬧笑話。

總之,罵美國是件很容易的事兒,但是,要說準一件事兒可就不是那麽容易了。所以,真的很希望作我們的專家與學者,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獨立的、冷靜與理性的思維,基於事實而不是自己的想象分析與判斷,盡量少出最好不出20年前那樣的笑話。我更希望的是,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我們普通的民眾,在麵對俄烏衝突的時候,能夠多一些對於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的普通百姓的生命的憐憫與同情。因為這是人性的體現,而作為人,哪能沒有人性呢?

 

 

作者: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