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閻潤濤 - 朱令案
文章來源: 三聖鄉隱士2023-12-25 07:36:42

朱令是一個很悲慘的人,近期也過世了。我又讀了老閻的文章《江澤民的“私義”情結與“朱令案”》。我也認為孫維是最大的嫌疑人。但是作為老閻的鐵杆粉絲,我並不認同老閻的邏輯,因為老閻的邏輯並不通。 我對這篇文章的評價如下。文章鏈接如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5/08/2384000.html

第一:老閻在這篇文章裏,犯了一個基本的錯誤,即為邏輯推理的基礎,與事實不吻合。老閻寫到:“如果不是孫維下的毒,清華大學當初給她兩項決定:(1。不給她畢業證;2。不許她出國),她怎麽會接受這樣的處罰?憑什麽我沒下毒,就因為我是朱令的室友,就不給我畢業證?如此欺負我一個女子,就是死,我也不認這樣的罪名!“  老閻的邏輯基於:孫維接受了清華大學不給畢業證的待遇。從而推導出孫維之所以接受這個待遇,是因為自己是凶手,心中有愧。但是這個與事實並不符合。

事實是:沒有拿到畢業證後,孫維去清華大學鬧了,清華大學幾個月以後又給了她畢業證。這個事在網上搜搜就能知道,是孫維自己發帖澄清的。當然如果孫維在畢業證這個事情上撒謊,清華應該澄清。當然既然孫維因為畢業證的事情去鬧了。說她接受了清華不給畢業證的懲罰,就是與事實不符,基於其上的老閻的邏輯也值得懷疑。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525882

清華到底因為什麽一開始扣發畢業證,不得而知,清華想通過扣發畢業證表達什麽,也不得而知。但是清華確實有監管危險藥品不當的責任,而且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清華並沒有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第二:光靠邏輯是不夠的,邏輯推理可以用來推動偵破的方向,但是推理代替不了證據。而且天下不隻有一套邏輯可以成立,同樣的事實,都是可以得出相反的邏輯的, 而且都是可以成立的。比如毒物是鉈,那邏輯就是孫維能接觸到鉈,她有作案機會。但是反過來的邏輯也成立,既然孫維是能接觸到鉈的人,她為什麽不回避用鉈?用了鉈,那不是更容易暴露自己? 我隻是想表達:天下不止一套邏輯講的通,不能隻靠邏輯,也不能隻靠邏輯就像老閻說的,“百分之百斷定”。我重申:我也認為孫維是最大的嫌疑人,但是不能光靠邏輯推理來認定凶手。

老閻的文章就評價到這裏。下麵有評價一下另一種流行的說法:這個事情是全寢室的三個女生合謀的。我用我的邏輯來說,這個可能性其實很小很小。其實你隻要去看看她們之間的電子郵件就知道了。你在網上搜 “孫維郵件“,看看她們的之間的郵件就知道了這個可能性太小了。這個郵箱據說是被黑客了。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424000055/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4097427-1.shtml

從孫維室友說話的口氣,根本不像是同案犯。口氣是很輕鬆的,是一種事不關己的輕鬆。比如,相互之間稱為“piglet”,肯定是當年通寢室的昵稱。而且孫維在信中感謝她們的幫助,孫維寫到:“I can't express with words but I have to admit that when I read the mail from all of you, I can't control my tears, even now.“ 如果是三人合謀的,那麽她們幫助孫維是理所應當的,為什麽孫維需要感激她們呢。

當然如我所訴,天下不止一套邏輯說的通,我的邏輯也隻代表我的看法。有沒有可能她們是故意這麽寫信,故意讓她們的郵件被黑的呢?這個可能性也有,但是並不大,因為這些信的被黑,並沒有給她們帶來輿論上的好處。而且如果是三人合謀,那孫維為什麽要這麽表現呢?通過感謝她們三,把她們三人撇清,把事情攬給自己呢?很多人說她們串供,但是事實上當輿論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想方設法的澄清自己,也沒有什麽過分的。

我的看法是: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物證已經不存在了,有的隻是當年的人證了。如果這事真的當年在警方有結論,知道這個結論的人應該不少。如果在清華大學這個層麵,有人知道真相,最後肯定會有人說出來的。其實最大的可能性是當年參與辦案的公安人員,希望有人能澄清當時的辦案細節,有沒有受到上級的幹擾,不再調查孫維,並且孫維是否真的向網上傳說的曾經招認過自己的犯罪事實。這事如果有人知道真相,不管怎麽樣,我相信他(們)在死之前都會有人說出來的。人行將走到終點,就不應該怕了,也會變得善良,也許最終會有人來揭開當年的事情。雖然這些不足以給凶手定罪,但是總算還了一點點的公道。

最感概的是朱令的父母,在朱令逝世後說道:“他們是真的放下了。”他們說的是真心話嗎?我想應該是他們的真心話,朱令逝世在他們前頭,對老兩口來說是莫大的解脫。試問:朱令父母逝世後,誰會去每天每夜,端茶倒水,喂飯喂水,端屎端尿的照顧朱令。老兩口在走之前,看到了朱令的結局,也能放下心來,沒有牽掛,了此殘生。很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