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退休的時候退休了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2-06-22 13:14:32

 

 

前兩年準備退休,看到退休主題的文章會點開,結果現在網絡常給我推送退休文章。看疲了,難得再點開,可是一篇文章的標題抓住了眼球《為什麽 2022 年是退休的危險時期?你能做什麽?》。所以標題黨還是有道理的 

 

我前幾個月退休了,正好落在2022年,落在了退休的“危險時期”,可是並沒有感到危機重重,是不是太麻木,忽視了什麽? 

 

文章不長,提到有目共睹的通貨膨脹和股市暴跌。對於依靠養老金和投資收益安排生活的老年人來說,這兩種趨勢令人擔憂。有限的收入加上不斷上漲的開支,有可能是“人在,錢沒了”。 

 

文章認為,雙管齊下的通脹和股市下跌,對於退休老人,尤其對新退休的投資者來說,是個可怕的時期。據專家說,投資回報的序列和時間非常重要,嘉信理財用了下麵的例子來說明: 

 

兩名退休人員各有10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和5萬美元的年度提款。這兩年兩人都損失了15%的投資價值。投資者A剛退休的頭兩年投資價值下降了15%,之後每年增長6%。投資者B退休的頭九年每年增長6%,第10年和第11年負15%,之後年收益為6%。 

 

如果一個人計劃用投資收入維持30 年的退休生活,那麽剛退休那幾年的市場衝擊會影響到最終結果。由於股市下落意味著投資者需要售出更多的投資達到5萬美元的收入,這會更快耗盡儲蓄(本金)。 

 

結果是:投資者A將在18年後耗盡資金,而投資者B仍將剩下大約40萬美元。因此,退休也要選對時間,最好不要在股市大跌的時候退出職場。 

 

看到這裏,我知道這個標題對有些人來說不是聳人聽聞,可是跟我關係不大,因為有其他收入足以維持生活,不需要馬上動用投資 

 

再想,還是有關係,因為不少人的投資綁在401K/403B和傳統的IRA裏,到了72歲,法定必須取出一部分來,這時候如果股市一塌糊塗,比方說,原來100元一股的股票跌到了 75元。如果需要拿出5萬元,賣掉的股票就從500股增到了666股,你的蛋糕就被切走了較大的一塊。 

 

那怎麽辦呢 

 

文章建議縮減開支,這樣就能減少從退休儲蓄中提取資金。因此,你夢寐以求的豪華遊、特斯拉車就先放一放吧。這在目前很容易做到,疫情影響了豪華遊,特斯拉也供不應求,不是立刻就能買到的。

 

然而,老人勒緊腰帶過日子,不是會產生另一種後果嗎?“錢在,人沒了”。辛苦大半輩子種瓜種豆,現在有了果實,卻不能吃,難道還讓果實爛了不成?當然有充滿愛心的父母,祖父母,舍不得吃瓜吃豆,打算留給兒孫。兒孫吃了也不一定認為是最美味的,超市裏農貿市場賣的瓜豆可能比家裏老人種的更好吃。 

 

我們擁有的財富為什麽珍貴?因為不僅有金錢的價值,也是一個媒介物,讓我們想起打拚的經曆和由此得到的人生感悟。所以不該把瓜幹豆幹的留給後代,狠心剝奪他們體驗美妙人生的機會。也就是說,日子還是要好好過,能享受馬上享受。 

 

如果不得不從退休儲蓄中提款,專家建議避免從股票或債券中提款,改為提現金。也就是說,盡量不從價值下跌的資產中提取資金,充滿希望等待股市的恢複。至於等待是不是有用,自然很難說,不過懷有希望總是好事。 

 

看了這篇文章,鬆了一口氣,能依靠社會保障、養老金或年金生活的退休老人,股市下跌影響不大。拿我來說,2022年退休,跟2021年或是2023年差別不大。

 

當然2022年頭五個月高達8.6%的通脹,會給人帶來不安定感。至於這8.6%,那是各板塊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平均數。電視機可能沒漲價,還下落了一點,斧頭鋸子之類的可能保持了原來的價格,但是能源漲了48%,食品漲了大約9%,平均下來,得出了8.5%。 

 

每個人的生活需求不同,通脹的衝擊力也不一樣。開車的上班族,尤其需要開長途的,汽油支出飛速上漲。我家附近的76加油站,是本地加油站中油價最低的,上個月普通汽油(regular)是$5.89一加侖,這個月是$6.59。其他的加油站都是$7左右。至於食品,每次去超市,都會發現同樣的食品比上次去貴了,這裏提了1元,那裏漲了2元。 

 

通脹是每個人都正在經曆的,2022年退休的和前幾年退休的不是麵對同樣的問題嗎?可能跟拿工資的時候相比,收入的減少會增加心裏的不安。剛退下來的還在適應滑下山坡,而前幾年退休的已經適應山穀的生活了。也就是說,從主觀感受來說,2022年剛退休的可能更為焦躁不安,這隻是我的猜測。

 

總而言之,退休是人生中的一章,如果不清楚這章該如何寫,多計劃計劃、多準備準備總是好的。倘若尚未安排好財務,或者不知道退休後如何打發時光,那就繼續工作,等過了2022年的“危險時期”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