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離婚的老夫出走了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1-08-05 09:26:10

這對老夫妻,老夫剛過了80歲的生日,老妻74歲。年齡雖然比較大,結婚時間不算太長,十來年吧,都是二婚。

老妻出國較晚,近四十歲才來美當訪問學者,迷上了美國,決定留下讀博。留在國內的丈夫認為她鬼迷心竅,扔下丈夫兒子,去念個沒用的語言學博士。再說,老妻是個比較特別的人,書呆子型,生活在想當然的世界中,說得好聽點,是我行我素,有獨立見解,不好聽是自說自話,對別人的感受木知木覺。丈夫左勸右勸,老妻不為所動,拉鋸戰打了七八年,最終兩人離婚。

老妻辛苦地念完了博士,東碰西撞,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正巧美國跟中東打起來了,政府撥巨資擴展國家安全委員會,為了獲取國際恐怖活動的情報,急需外語人才,一時間,外語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老妻也得以在一個項目中,找到了鐵飯碗。

找到工作後,兒子從國內來美國讀研,青出於藍,一畢業就在芝加哥找到了工作。老妻終於鬆了口氣,可以定心享受生活了。那會兒,她快奔六了,突發奇想,決定重組家庭。

老妻先在周圍物色人選,看上了一位白白淨淨、戴眼鏡的同事,六十來歲,風度翩翩。老妻覺得自己跟這位非常般配,年齡相當,經曆相似,這位前身也是國內大學教師、訪問學者、語言學專業、離婚獨居。

於是,她在下班前把眼鏡先生堵在了辦公室,他們平時少有交往,眼鏡先生吃驚地問她有何貴幹?老妻說:幫你介紹女朋友啊。

接下來,直截了當打聽他的要求、家庭、愛好等等。眼鏡先生被這突然問訊搞得稀裏糊塗,過了會兒才定下神來,讓她先介紹一下女方的情況,老妻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經曆,眼鏡先生哼哼哈哈,或許想把她打發了事,最後敷衍說:不錯不錯,等有空了,找機會見個麵。老妻高興得像個小女孩似的:我給你介紹的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一說可嚇壞了眼鏡先生,連忙婉拒,他的原則是決不找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太麻煩了。

這個不成,老妻便托周圍的人幫她介紹。年輕的同事告訴她,時代不同了,她完全可以自己上網挑選,就跟亞馬遜網購似的。在年輕同事的幫助下,她上征婚網站注冊,開始了尋尋覓覓的旅程。

過了幾個月,老妻興高采烈地告訴熟人,找到男朋友了,交談甚歡。白老頭,有知識,有教養,有外貌,有閱曆,唯一沒有的是工作。不過沒關係,男朋友正在修課,不久可以改行去做技術方麵的活兒。

熟人為她捏了把汗,中國人比較實際,這好那好的,沒工作總是不好。不過老妻是下定決心要嫁了,雖然不舉辦婚禮,卻在她窄小的公寓裏舉辦了慶祝會。大家見到了新郎,果然不錯,熱情禮貌,談吐得體。老夫挺實惠,直來直去,婚後搬來跟老妻同住,省下了房租開支,還可以享受老妻機構提供的家屬醫療保險,了卻了兩件最大的心事。有人聽了,更為老妻擔心。

好在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婚後,不會開車的老妻,有了免費的老司機,每天開車送她上下班,不必再步行半小時去辦公室了。周末,有人看到他們拎著食品袋從超市出來,一路說說笑笑,夫妻雙雙把家回,很和諧的一對。

過了不久,老夫修完了培訓課,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這家公司剛從政府拿到合同,給的工資還不錯。又過了兩三年,老夫妻存了點錢,在離老妻辦公室挺遠的地方(那裏房價較低),借貸買了個小房子。這日子過的,芝麻開花節節高啊。

似水年華。雇傭老夫的公司後來因沒拿到政府的合同,把員工都解雇了,好在老夫那時奔七了,幹脆退休。

他們的日子過得美滋滋的,老夫承擔了家裏大部分的家務活,不分晴雨,每天兩個來回(一個來回一小時),開車接送老妻上下班。老夫的老家在明尼蘇達州,一個女兒住在那裏,老妻的兒子在芝加哥,每年,老夫妻都會去探望子女。大家都為老妻高興,老年再婚,能找到這樣的老夫,實在是幸運。

有一天,老妻找到住在同一小鎮的同事,要搭車上班,同事一口答應了。上了車,老妻提出,從今往後就每天搭同事的車了。同事不太樂意,說這事還得考慮考慮。老妻急急地說:別考慮了,否則我上班都成問題了。

一問,老夫撇下老妻,去投奔女兒了。老妻十分氣憤,他逼著我退休,賣了加州的房子,一起搬到明州去安度餘生。我在加州好好的,去那裏幹什麽?他有女兒在明州,我還有兒子在芝加哥呢。我堅決不去,他堅持要去,我們吵了好幾個月了。他說,我再不同意,就離婚,把房子賣了,財產兩人對半分…… 老妻絮絮叨叨,越說越來氣。

唉,看來這老年再婚,確實複雜,雙方都背了這樣那樣的包袱,跟各自的過去有著割舍不斷的聯係。再說,不就是搭伴過日子嘛,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越來越不願意為對方犧牲了。

再說,到了一定的年齡,人變得墨守成規,不願意改變了,一旦聽到對方要做巨大改變,反應自然比較激烈。這兩位七老八十的,非常固執,不願妥協,為了搬不搬家,爭執不休,竟然吵到了要離婚。

老夫離開後,兩人進入冷戰期,幾個月互不理睬。老妻想,老夫妄想用出走要挾,我倒要讓他看看本老太的厲害。可是到了夜深人靜,還是有些留戀老夫在身邊的日子,噓寒問暖,開車接送,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大天......

老夫那邊幾個月不見動靜,老妻試探性地發了一條短信,居然沒有回音。老妻疑心老夫是鐵了心要離了,也開始四處打聽離婚手續,翻箱倒櫃尋找婚前財產的證據,準備跟老夫來場你死我活的短兵相接,保住自己的財產。鬱悶啊,老了老了,居然還要打離婚。

她這邊正備戰呢,一天下午,突然接到了老夫的電話:親愛的,今天下班我來接你。老婦嚇了一跳,這老家夥,什麽時候回來了,葫蘆裏賣什麽藥?難道想用糖衣炮彈?她生硬地回應:不用你接,有人帶我回家。老夫卻堅持不懈,承認錯誤,甜言蜜語,老妻終於退了一步。

在車上,老夫又一次認罪,自己是老糊塗了。這次去了明州一趟,看清楚了,還是老夫妻一起過比較舒心。至於女兒,他很坦率,無法相處。女兒不僅讓他負責家務,還經常伸手要這要那,今天要買新款手機,明天外孫要買名牌球鞋,後天女婿想換新車,錢不夠要借。老夫又出錢又出力,變成女兒家的搖錢樹加老傭人了。幾個月下來,老夫心灰意冷,收拾好行裝就逃回來了。

就這樣,老夫老妻,至少在外人看來,又同心同德了,繼續住在他們的小房子裏,朝朝夕夕,同進同出,老夫開車,老妻坐車,嘻嘻哈哈。老妻說:浪夫回頭金不換嘛。

由此想到胡適的一句名言:做學問要於不疑處有疑,待人要於有疑處不疑。願老夫老妻不疑相待,共享晚年。

(照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