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為什麽水土不服?
文章來源: 井觀天2021-07-13 21:22:42

  半個月前(6月29日)全國公眾電台有一則新聞,說塞拉利昂電力供應不足,給新冠疫苗的儲運帶來困難。這個七百八十萬人口的國家,隻有一台能存輝瑞疫苗的冰箱,隻有四分之一的家庭通電,而在農村隻有6%的人家有電。這比四十年前的中國還落後。

        塞拉利昂1800年到1961年是英國殖民地。1962年搞了第一次選舉。1968年到1985年被強人總統斯蒂文斯統治,其中1978年到1985年是一黨製。1991年到2002年軍人試圖推翻政府,國家經曆殘酷的內戰,其中1992年到1996年一個25歲的上尉建立了軍政府。1998年至今塞拉利昂一直是民選政府。塞拉利昂2018年的人均GDP是505美元。


        塞拉利昂曲折的國家發展曆程在發展中國家裏很有代表性,有民選總統懶著不走,有廢除其它政黨,搞一黨製,有軍事政變,有軍政府,有內戰。中國1911年之後經曆的各種混亂在五十年後被塞拉利昂又經曆了一遍。區別是中國被一個列寧主義政黨打破了有民主自由但沒發展的局麵,而塞拉利昂獨立六十年了,國家在電力這個指標上還處於十九世紀!


       著名民運人士劉曉波有個驚世駭俗的三百年殖民地提議。塞拉利昂被殖民161年,而且”師出名門“,怎麽還這麽個慘樣啊?曉波的猛藥不靈啊!問題出在哪呢?後發國家要是有錢搞點現代的東西,一般先是武器。軍人就成了最有力量的階層,強人就把國家據為己有,民主就名存實亡了。


        發展中國家推行美式民主不順利,因為條件不成熟。美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美國人不滿英王收他們的稅卻不給他們參政的機會。參加憲法會議的55個代表中,大約有25個擁有奴隸。美式民主是資產階級自發的需求。美國的資產階級從1607年建立第一個英國的殖民地起,到1776年的獨立戰爭開始為止,發展了將近170年。後發國家獨立時,資產階級還很弱小,就不論國家的發展程度,一律要有憲法和議會這些形式,完全是照貓畫虎,不出問題就奇怪了。後發國家應該做的是象社會主義國家或者韓國和台灣那樣搞國家主導的工業化。國民財富和教育水平提高了,實行美式民主才不會流於形式。


       實施美式民主的歐裔國家一般比較順利,大概是文化相通,認知能力相似,比較容易參與英美主導的全球化分工,能夠快速發展出資產階級,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就容易一些。亞非拉國家掃盲所需的時間長的多,無法參與英美主導的全球化分工,隻能充當西方工業品傾銷的市場,資產階級產生緩慢,就缺少對資產階級民主內在的需求。


         中國走的是強-富-自由-民主的路徑。”強“體現在列寧主義政黨的組織型、紀律性和鐵腕,中國沒有困擾發展中國家的軍事割據、黑幫和散亂等問題。”強“也體現在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平穩定的建設環境使中國人的識字率迅速提高,改開後能夠參與全球化分工,國民快速致富。中國人如果不威脅國家穩定,自由度已經非常大。民主看似遙遙無期,但中國如果也象美國這樣沒有了城鄉差距,民主就會水到渠成。

        搞美式民主的國家政府弱,被軍事割據、黑幫和散亂等問題困擾,難以進入發展狀態,既不富也不強,反而成了失敗國家。海地1804年就獨立了,發展了二百多年,卻成了西半球最窮的國家。總統被暗殺,居然請求美國派兵維持秩序。後發國家需要一個鐵腕政黨為國家發展保駕護航,培育資產階級。一些人認為沒有共產黨,中國會更富強。從1949年中國的那個失敗樣子,沒有共產黨,今天的中國也許也會象塞拉利昂和海地那樣在原地打轉,停留在十九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