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州之死,掀翻了一鍋雞湯
文章來源: 開冒邱2022-01-25 05:56:16

邱開冒 一丘千千壑 2022-01-25 20:50

那個找到了親生父母的棄兒劉學州自殺了。劉學州三個月大時就被親生父母賣掉,十五年後,他找到了親生父母,卻被母親造謠網暴,直到被拉黑,又一次被遺棄。經曆了兩次被遺棄的劉學州,感覺與這世界的緣分已盡,在絕望中自殺。

關於劉學州悲慘的成長經曆,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在說了,具體事實讀者可自行查閱,在這裏就不重複了。

我感到,劉學州之死,粉碎了一個神話——天下隻有兒女的不是,沒有不是的父母。


隻要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基本都能為人父母,若是男女一旦成了父母就天然占據了好人高地,那天下幾乎就不可能有壞人了,至少對兒女而言,父母天然就有“不是”的豁免權了。父母對兒女的天然道德高地被很多生活經驗所支持,有無數肯為兒女赴湯蹈火的父母,還有來自動物界的觀察來佐證——虎毒不食子。
 

但世界上有壞人,有些壞人即使做了父母也沒有棄惡從善,依然把混蛋精神帶入父母角色中。本來,湊彩禮娶妻是為了生子過日子。可劉學州的親生父母卻玩了出乾坤大挪移:先生了兒子,把賣兒子的錢用來做結婚彩禮。正常情況下,兒子是婚姻的結晶,而劉學州父母的婚姻卻是賣掉兒子的“結晶”。劉學州出生三個月就被賣掉,為了父母婚姻的彩禮被犧牲了,他反而成了父母婚姻的貴人嘍。誰聽說過如此肮髒的“愛情”故事?這種反向結晶的人倫慘劇,證明了這對男女畜生不如的本色。

劉學州事件後,那些張嘴就“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的人,說這話時要三思了。不能說一粒老鼠屎壞了父母“沒不是”的雞湯,而是確有鼠輩在扮演父母角色。父母界一直存在著穩定的混蛋率,就跟世界上永遠有壞蛋率一樣。“為人父母”並不是良心拷問的擋箭牌。

劉學州的自殺還掀翻一鍋雞湯——“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能把親生兒子賣掉做彩禮錢的母親,太特麽醜陋了!被兒子找到認親後繼續算計兒子,拉黑兒子,這種母親醜得神人共憤,罄天下之口水也難唾其醜,不嫌這種醜母不但有智力障礙,更有道德缺陷。母親有可能錯打兒子,但沒有錯賣兒子的吧?要價低了隻能是賤賣吧,賣兒子隻是營銷生意,哪能以對錯來論這個“英雄”母親?

劉學州之死也撕破了一個無賴比喻的外衣——“媽媽錯打了兒子,兒子不能記恨媽媽。”過去被迫害者平反時,施害者就用“媽媽打錯了兒子”這比喻來推卸責任。劉學州的親媽用行動證明了這種托詞的荒誕和無恥——親媽都能賣兒子,都能第二次置親兒子於死地,何況強行比喻的幹媽?

幾十年前,大批海外遊子放棄優渥的生活,急匆匆回家認親媽。陳夢家、傅鷹、錢三強等人,也像劉學州一樣,被出賣湊了彩禮錢,一次次被媽“拉黑”。

劉學州自殺給人們帶來啟示:賣兒子的親媽不配當媽,還要警惕自封的幹媽,凡用親情來比喻的關係在邏輯上都不能自洽。

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