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經曆了五次大滅絕,正在進入第六次嗎?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9-27 05:46:10

大家應該都會注意到今年以來極端氣候越來越多,更多的熱浪、酷寒、幹旱和洪水已超過了一些植物和動物的承受極限。此類天氣極端事件在全球各地同步發生,而且更加頻繁,開始的時間提早,而結束的時間則變晚,對人類的健康和福祉構成了重大威脅,並造成了一係列人類難以應對的災難。

接著上篇《極端氣候,人類何去何從》,我們跟著麥二哥來回顧下地球上發生過的曆次生物大滅絕都是什麽情況。

另外多寫一句,在麥二哥的上篇文發了之後,有網友提出質疑,覺得氣候變化和人類行為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在人類沒有出現以前,氣候也在變化著。這話乍一聽確實沒錯,但請注意文章中談的是人類的某些行為加劇了氣候走向極端,而不是導致氣候變化。麥二哥是這麽解釋的:氣候變化本身是天文、地理、人類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多背景疊加的結果。人類能做的就是不要往駱駝上再加稻草。

有質疑有爭論才有思考,歡迎分享各種看法,但希望心平氣和,不要氣急敗壞。

麥二哥還寫過這麽一段話:“有這麽一句諺語: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想想也是,以一己之力,何以洪流滾滾?如果真有雨滴認為洪災與自己有關,別的雨滴一定認為它高估了自己。如果所有的雨滴都認為與己無關,那麽洪災是因何而來的呢?”

--------------

地球上曆次生物大滅絕,歸根到底是氣候的變化

作者:麥二哥

地球就像一個生命體,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既沐浴在陽光雨露下,也時常會遭受各種災難,有時甚至是特大災難。據科學家研究,地球在孕育出了生命之後的歲月長河中至少經曆了五次生物大滅絕。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這場災難持續的時間比恐龍滅絕經曆的時間還要長,大約持續三百萬年。研究表明,這次災難的罪魁禍首是伽馬射線大爆發,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使得太陽紫外線輻射長驅直入地球表麵,給地球生物帶來了致命傷害。伽馬射線“襲擊”地球時,臭氧層遭到嚴重破壞,同時形成新的氮氧化物,使得地球被一層棕褐色的煙霧包圍,結果是紫外線強度增強、氣溫驟降,導致地麵及海洋淺水生物幾乎都滅絕了,而深水生物則幸免於難。這次生物滅絕被稱作“奧陶紀大滅絕”,這次災難導致85%的生物物種滅絕,在進化史上五次最為嚴重的大滅絕中排名第二。

再過了不到一億年的時間,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第二次大滅絕 -泥盆紀大滅絕發生了。這次災難的起因是大陸發生漂移,全球溫度下降,海平麵隨之下降,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泥盆紀被稱為“魚類統治的時代”,海洋中各種魚類的種群高度發展,第一次災難中留下的海洋生物遭到重創,超過70%的海洋生物沒有熬過這次劫難。

又過了一億多年的時間,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了嚴重的火山爆發,這裏指的並不是某一個火山噴發,而是長達數百萬年的持續火山噴發,長時間的火山噴發耗盡了臭氧層,紫外線長驅直入,導致了多達96%海洋生物和70%陸地脊椎動物物種滅絕。這是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也是人類已知的大規模滅絕中最大的一次,被稱為二疊紀大滅絕。這次大滅絕不僅僅使許多物種滅亡,更是徹底地改變了地球的生態係統,而這,是其他幾次大滅絕都沒有做到的。

之後又過了5千萬年的時間,2億年前發生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經過二疊紀大滅絕之後長期的恢複,海洋生物正在緩慢複興,大地上的原始弱小的哺乳動物也已經出現。連在一起的大陸體開始分裂,這導致一係列劇烈的火山噴發和地質運動。火山噴發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了溫室效應,使地球的溫度升高。高溫帶來了一係列的災難,陸地上的植物大量死亡,大地變成一片荒蕪,海洋因為缺氧也是一片死寂。三疊紀大滅絕導致地球上76%的生物物種滅絕,其中以海洋生物居多,陸地上遭到沉重打擊的是大型主龍類、大型兩棲動物、以及大部分裸子植物等。三疊紀大滅絕盡管對地球生命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但是卻促成了恐龍的崛起,之後恐龍時代正式拉開大幕。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也就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大滅絕。恐龍一度是地球生物的主宰,生活了1.2億年。恐龍王朝的滅亡是災難性的,而且幾乎是瞬間發生的。在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直徑約15千米的小行星撞到了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一個叫希克蘇魯伯的地方。這次撞擊引發了海嘯、風暴性火災、地震和火山噴發,甚至掩埋了遠在5000多千米以外的動物。隨後,大氣中積滿了灰塵,擋住了溫暖的陽光。結果,地球的氣溫開始急劇下降,這導致了又一次大規模生物滅絕,打斷了地球的生命史。一次宇宙事件,徹底改變了氣候,而氣候變化又導致了大量的生物滅絕。恐龍並不是這次滅絕事件唯一的受害者,當時大約80%左右的生物物種消失了,包括大量的植物。

大衛·愛登堡在《生命的進化》一書中說:“幸好那時的地球還沒有孕育出人類,所以人類自然就躲掉了這場浩劫,不然可能就沒有我們了。”美國生物學家肖恩·卡羅爾在《一係列好運》中說,如果那個小行星早或者晚半個小時抵達地球,它會落在海裏,恐龍還會活著,人類就進化不了,這證明宇宙是被隨機性統治著的。

如果說人類是因為運氣而誕生,但不能靠運氣主宰地球。35億年前,生命就是在海洋中起源的。大約6億年後,原始的生命發展成多細胞生物,然後逐漸演化出越來越複雜多樣的生物,包括一些具有脊椎的動物,這些脊椎動物進而演化成了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而如今,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海洋汙染,正在使海洋喪失生產力。同時氣候變化造成了海平麵的上升。世界氣象組織的2021年的數據顯示,海平麵在20世紀上升了約15厘米。2021年3月23日是第61個世界氣象日,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預測,即使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製在2℃之內,到2100年,海平麵仍將上升30到60厘米。

地球生物災難的起始原因有些是清楚的,有些還不是很確切,但造成的後果很嚴重。關於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學說總體上有三類:隕石撞擊說、超新星爆炸說和氣候改變說。如果從影響生物的角度,氣候改變應該是果,而前兩類是因。也就是說有了前兩個原因,才造成了氣候的變化,從而導致了生物的滅絕。

適宜的地球氣候,促使海洋誕生了地球上的生命,氣候變化使得海洋生物主宰變成了陸地生物主宰,恐龍這個陸地巨無霸也抵擋不了氣候的變化,退出了曆史舞台。

如果說之前地球災難是宇宙偶發的因素造成的,那麽現在麵臨的問題是,人類過度開發資源和無節製的汙染正一步步加劇氣候變化,這種變化由漸變到巨變,就像多米勒骨牌,一旦觸發某種機製,就會連鎖引發無以複加的地球生態和生命的災難。

--------------

麥子最後畫蛇添足補充一句,根據BBC的報道,“有研究顯示,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嚴重影響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數以百計的物種瀕臨滅絕,物種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狀態下的消亡速度高出100倍,證明地球正在麵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