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釀成悲劇,這樣的幼兒園太嚇人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5-17 05:28:19

解封後的澳洲 (12)

差點釀成悲劇,這樣的幼兒園太嚇人

月初昆州出了個新聞:5月4日早上9點,昆州中部一所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開著校車把一名三歲女孩從家裏接走,車上一共兩名成人:一名司機和一名工作人員,車開到幼兒園後,他們竟然把孩子忘了,孩子就被鎖在了車裏。關鍵是一路就接了這麽一個孩子,他們的心得有多大!

理論上,孩子到了幼兒園就應該參加幼兒園的活動和課程,但似乎沒人注意到這個孩子沒有出現在幼兒園裏。一直到下午3點15分,幼兒園的另外一個工作人員準備用校車去接after-school的孩子們,於是他把車門打開,才發現後排座位上的小女孩坐在車裏一動不動,當時她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了。這名工作人員趕緊報警,轉移小姑娘在外麵的空地上。救護車來了之後給她做了心肺複蘇,之後把她運到了當地的醫院,後來又發現小女孩的腎髒正在衰竭,連夜用飛機把她送往布裏斯班的大醫院進行救治。好在最新的消息是經過醫生的治療,小女孩身體在康複中,已經出院了。

(三歲的Nevaeh Austin和她的家人抵達羅克漢普頓機場時露出了笑容,圖片來自ABC新聞)

小女孩等於獨自在密閉的汽車裏待了6個小時而無人知曉,當時車裏的氣溫接近30度。這部校車就停在幼兒園入口的前麵。網友們都覺得這所幼兒園管理混亂,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家人該有多氣憤。

這種差點就釀成大禍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之前類似的事件發生過,而且是無法挽回的悲劇。兩年前,一位名叫Maliq的三歲小男孩也是這樣被遺忘在位於昆州北部的一家幼兒園的校車上,等他被發現的時候,Maliq已經停止呼吸,不幸去世。

幼兒園本來應該是確保兒童健康和安全的服務機構,這樣沒有責任心的幼兒園哪個父母還敢送孩子去?聯邦兒童和家庭事務助理部長Michelle Landry,也是昆州當地的議員,呼籲對托兒所進行一次徹底審查。

昆州在兩年前因為小男孩Maliq的去世更新了相關法規:要求幼兒園必須製定關於用校車接送兒童的政策和流程,工作人員需要完成風險評估,並在每個季度接受再培訓。政府還為此發起了 "先看後鎖 "的宣傳活動。

但再嚴格的政策也需要人來執行,和人的工作能力相比,責任心更為重要。

(這家幼兒園門前就豎著牌子,警告將兒童留在車內的危險。圖片來自ABC新聞)

我曾經為了兒子在澳洲的幼兒園工作過,當時我和來子都還是留學生。澳洲幼兒園的費用非常高昂,二十年前的價格就已經是一周5天至少要200澳元,相當於當時的1200元人民幣,本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因為低收入得到政府的相應補貼,即使如此,他們也覺得有些承受不起,更不用說我們這些海外留學生了。幼兒園不僅費用嚇人,而且由於數量有限,澳洲幼兒園還不好進,有的父母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到幼兒園交了定金,但一直要到孩子兩歲多時可能才會等到一個名額。

所幸的是我們當時上的大學的學生會開辦有一所學生父母互助幼兒園,替我們解決了難題,據說當時全澳隻有兩所大學裏附屬有這樣的幼兒園。因為有了這家幼兒園,當時一歲半的兒子才得以和我們一起在澳洲居住生活,讓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在自己充電的同時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這所幼兒園裏有四五名固定的老師,其餘的員工則由送孩子入園的學生父母兼職擔任,根據孩子在幼兒園裏每周待的時間,計算父母應該工作的時間,一般是孩子每天在園8個小時,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在幼兒園義務工作2個小時。每學期作為大學學生的父母們隻要交100澳元的入園費就可以了,而且不用排隊,孩子隨時都可以辦理入園手續。這所旨在為學生解決後顧之憂的幼兒園受到了大學裏全體為人父母學生的愛戴。盡管在裏麵工作的父母們沒有幼教經驗,工作能力不如那些持證上崗的工作人員,但因為自家的孩子就在這所幼兒園裏,父母個個態度認真,對孩子們精心照顧,幼兒園裏每天都歡聲笑語,當然也伴著剛入園的孩子們因為想媽媽而時不時地嚎啕大哭,此起彼伏的笑聲哭聲構成了幼兒園獨有的響亮交響曲。

我還記得當時幼兒園裏有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女孩,特別喜歡我兒子,隻要兒子一進幼兒園,就會被這倆女孩圍上來,一左一右親一下,來一句:he is so beautiful。一歲半的兒子還根本不知道beautiful是什麽意思,隻是覺得自己被突然襲擊了,於是就開始嚎啕大哭。在場的大人都笑得前仰後合。

離開學校幾年後,我們收到幼兒園發來的郵件,說大學由於資金問題,削減給學生會的經費,想要關掉這所幼兒園,幼兒園希望我們這些曾經受益於這所幼兒園的父母能寫信呼籲讓大學手下留情。麥子還記得當時我們寫了一封非常長的郵件表達了我們對這所幼兒園的感謝並講述了幼兒園存在的必要性。非常可惜的是,後來聽說這所幼兒園還是被砍掉了,在一切向錢看的利益驅動下,象牙塔做出這樣的舉動,也不奇怪。我們隻能慶幸自己當時遇到了這所幼兒園,否則我們就隻能把兒子留在國內讓老人帶,而錯過兒子最初成長的三年。

土澳也是什麽都沒錯過,上周,澳大利亞創了個世界紀錄,當然沒什麽自豪的。全球疫情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的人均新冠感染率高居全球首位。墨爾本大學流行病學家Nancy Baxter認為:“新冠疫情現在成為讓澳大利亞人死亡的主要殺手之一,且可能到今年年底前將成為排名前三的致命因素。” 但是,由於澳大利亞正處於聯邦大選的關鍵階段,沒有任何政黨操心新冠疫情的事情。

俄烏戰爭進入第83天,據塔斯社17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中證實,烏軍已開始從馬裏烏波爾的亞速索鋼鐵廠撤離。英媒稱, 這次撤離可能標誌著俄烏衝突中曆時最長、最血腥戰鬥的結束,也是烏克蘭的一次重大失敗。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表示,預計烏俄衝突將在8月中旬前迎來轉折點,雙方大部分“熱戰”將在年底前結束。烏克蘭有望對所有“被占領土”恢複控製權,包括克裏米亞和頓巴斯地區。俄羅斯一方,則認為未來兩周是頓巴斯攻防的關鍵階段。

今日疫情:澳洲各地本土新增病例:西澳15,674例,維州13,694例,新州10,972例,昆州5,270例,南澳3,773例,塔州1,216例,首都領地1,129例,北領地347例;全澳新增病例共52,075例,新增死亡66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84.73%,16歲以上兩針接種率高於95%。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6,703,295例,死亡人數增至7,872例;全球累計病例超5.22億,死亡人數逾626萬,疫苗接種數約114.13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486,030例,新增死亡病例898例。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日本、美國、意大利、韓國是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美國、俄羅斯、意大利、泰國、韓國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

根據相關報道, 1)據美國廣播公司(ABC)5月14日報道,美國白宮日前發布聲明,美國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已達100萬,這是一個“悲劇性的裏程碑”。美國研究人員認為,美國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100萬。

2)據《費加羅報》報道,歐洲疾病預防控製中心13日在一份聲明中警告說,奧密克戎新亞型BA.4和BA.5可能很快在歐盟占據主導地位,並導致疫情複燃。歐洲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已將BA.4和BA.5歸類為令人擔憂的變種,該機構呼籲各國保持謹慎,尤其應該維持篩查政策,以監測新冠病毒傳播情況。

3)5月16日0—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2例,無症狀感染者887例,死亡1例。其中,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7例,無症狀感染者746例,死亡1例;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例和無症狀感染者9例。在5月16日召開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宗明表示,上海將分階段推進複工複產。計劃分三個階段,全麵恢複上海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第一階段,鞏固清零攻堅“十大行動”成果:從現在開始至5月21日,重點是“降新增、防反彈”,持續減少封控區、管控區人數,防範區有序放開、有限流動、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會活動;第二階段,向常態化防控轉換:5月22日至5月31日,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進一步減少,不斷縮小封控區和管控區範圍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態化分級分類管理轉變;第三階段,全麵恢複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嚴格防範疫情反彈、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全麵實施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全麵恢複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