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山水名勝詩鈔》卷一 吳越春秋 興吳人物 之十四
文章來源: 梁溪漁夫2020-03-08 18:41:09
季劄讓國   兩首
 
(一)
 
延陵讓國策非良  請看吳宮罹血光
 
錯讓非人埋禍種  句吳從此屢遭殃
 
(二)
 
滔滔江水無窮盡  難洗吳宮血淚痕
 
國讓非賢爭鬥起  魚腸利劍定乾坤
【注】
   季劄(公元前575-482年),吳國王族,吳王闔閭的叔父,五讓王位,封於延陵,是常州、江陰兩地的人文始祖。封邑延陵所在地在常州焦溪境內,葬於上湖中,即現在的江陰申港鎮,離封邑所在地近在咫尺。
 
《吳季劄墓》    
宋•白珽
聖人如日月  下照無黨私 
藏珠與韞玉  所得自華滋¹
恭惟吳季子  夙稟明睿姿
近取子臧節² 遠紹泰伯基
兩以大國讓  廉風起蠻夷
觀樂義已燭  掛劍心如飴
時方尚詐力  子獨恪且隻
時方事寇攘³ 子獨甘棄遺
孔子不到吳  聞風重齎谘?
佳城介申浦  采地亦在茲
特書寄餘哀  豈不遐邇思
惋惋龍蛇翥  皎皎星日垂
禹世懷道義  取舍實係之
寄言邦之人  無但峴首悲
 
【注】
1.華滋:形容枝葉繁茂;潤澤;形容容色豐美滋潤;喻文辭優美。
2.子臧,曹國公子,不肯接受國君之位而隱居起來。
3.寇攘;劫掠,侵擾。
4.齎谘,出自《易·萃》,解釋為歎息。  
 
至德祠
 
    位於惠山映山湖畔,祀主泰伯與仲雍、十九世孫延陵季劄。季劄是吳王闔閭的叔父,有“南季北孔”之謂,與孔子齊名。以三讓王位名聞於時,乃誠信楷模。原祠規模宏崇,祠園有池橋亭閣、花木之勝。毀於鹹豐十年太平軍之役。
 
      至德殿前多古樟 遮天蔽日鬱蒼蒼
 
      石欄石蹬無塵跡 木柱木門含慧光
 
      雙壁篆書尊列祖 四時奇卉祀先王
 
      無香無燭無鍾唄¹ 懸匾懸聯懸畫堂
 
      第一世家遵立德 還淳返樸不張揚²
【注】
1. 鍾唄:撞鍾聲和唸經聲。
2. 還淳返樸:指回複到本來的淳厚、樸實的狀態或本性。
 
【背景材料】            
     原惠山泰伯殿,坐西朝東,為三開間大廳,硬山頂,軒敞宏偉。前後均有月台,護台以望柱、石欄,兩邊有石階可以上下。殿中原有泰伯、仲雍、季劄塑像,後毀。今殿前所懸胡問遂書“泰伯殿”額,殿內有武中奇書“至德無上”匾,兩旁有仲許書寫的楹聯:
   草昧造三吳 自南河陽城箕山以來 天錫此土
   豆登延百世 立君臣父子兄弟之極 民無能名
三十年前,泰伯殿又作維修,在殿內屏風上設仿漢畫像石風格的大型刻漆壁畫,泰伯畫像居中,兩旁配以泰伯奔吳故事:采藥避讓、斷發紋身、百姓臣服、開發江南。
另又摘錄司馬遷《史記·吳太伯世家》中有關泰伯的紀事,製成八扇刻漆屏分置於南北山牆,供人觀瞻。
      秦銘光於1918年有詩,讚至德祠後荷池景色:
二泉一徑對祠堂  逭暑人來趁早涼
此是讓王高潔地  一泓菡萏薦清香
 
    《季子祠》 清•夏子重
策馬西郊卅裏馳  獨從江上拜神祠 
東周已往風流在  南國多賢領袖推 
千載家聲承至德  四朝廟貌表隆儀 
世人事後持迂論  試與摩挲至聖碑 
 
《至德祠》  宋•王令
古廟鬱崔巍  朱門鎖不開 
今人不為讓  間或乞靈來
 
 
古樟
 
樟樹若虯龍  參天紫翠叢
 
濃陰長掩日  香氣暗彌空
 
壽算逾千歲  品流驚百工¹
 
惠山東麓立  泰伯殿前逢
【注】 
壽算,解釋 壽數,年壽。材質上乘,令百工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