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
文章來源: 張又普2023-04-08 08:43:28

南泥灣

我小的時候中國的歌曲不多,歌星也很少。郭蘭英就是那時一位非常有名的歌星,一曲《南泥灣》令我永生不忘。歌曲《南泥灣》歌頌的是1942年以王震為首的359旅進駐南泥灣,搞“大生產運動”的故事。

南泥灣,位於陝西延安城東南45公裏處,自古以來,土地貧瘠,荒無人煙。1941年,八路軍120師359旅進駐南泥灣開荒種地,連年豐收,一舉解決了陝甘寧邊區的糧食危機和財政危機。後來的藝術家們把南泥灣歌頌為:“遍地是牛羊,陝北的好江南”。

成年之後,我重新閱了讀當年的歌頌文章,不由產生了疑問。南泥灣那裏土地貧瘠,寸草不生,不長莊稼,沒有人煙,但凡能種一點糧食作物,早就會被當地農民開發成農田了,豈有王震將軍的機會?史料記載,359旅進駐南泥灣,並非一般的開荒種地,而是種植了一種經濟效益極好的農作物,能在貧瘠的土地上長勢良好,當年種當年收,斬獲頗豐,這才使得南泥灣成了“陝北的好江南”。請問這是什麽農作物?在陝北土生土長幾千年的陝北人民為什麽沒有種植這種農作物?按理說,359旅走後,當地農民應該接續種植,繼續讓陝北成為“好江南”。然而,當地的農民並沒有接手,南泥灣又恢複了荒無人煙的原貌。列位看官中有一些人很了解陝西,都很清楚,就自然條件而論,傳統農業生產有可能讓陝北成為“好江南”嗎?為什麽陝北農民沒有繼續種植這種能發大財、能成為“好江南”的農作物呢?

曆史研究指出,359旅種植的農作物,其實就是罌粟。俗稱的鴉片(opium),又俗稱大煙,就源於罌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堿是嗎啡。這種植物適應能力很強,能在各種貧瘠的土地裏生長,當然也包括南泥灣。南泥灣的罌粟經簡單提煉,成為黑色的大煙後,再由八路軍武裝押送,運往南京、上海、北平、天津一帶銷售,大發橫財,終於使南泥灣由窮變富,成了“陝北的好江南”。359旅走後,當地農民沒有能力武裝押運毒品,賺不來錢,南泥灣自然就又成了不毛之地。
(張又普初稿於2013年8月31日)

後記:關於南泥灣種鴉片的曆史問題,感興趣的看官可以參閱下麵的鏈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陝甘寧邊區
http://www.aboluowang.com/2013/0128/280875.html
下麵四個網頁曾經活躍在大陸上,但已經被刪除掉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8/03/2559109_print.html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65083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fakegland/archives/365215.aspx
籃裏花兒香原來是罌粟,南泥灣種鴉片秘聞: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IzMTM0Mw==&mid=331776725&idx=1&sn=95154501466639979f19afeba8ef600a&mpshare=1&scene=1&srcid=1202Aw8p3LRFtH01iNmQhDi5#rd

本文附有1份插圖,還有簡體字和正體字兩種版本,如果想要圖文並茂的pdf版,請電郵"wahaha_us@yahoo.com"。

資料鏈接:
郭蘭英:https://baike.baidu.com/item/郭蘭英/31567
王震:https://baike.baidu.com/item/王震/79107
359旅:https://baike.baidu.com/item/359旅
大生產運動:https://baike.baidu.com/item/大生產運動
南泥灣:https://baike.baidu.com/item/南泥灣/3684?fr=aladdin
陝甘寧邊區:https://baike.baidu.com/item/陝甘寧邊區/5403302?fr=aladdin
鴉片:https://baike.baidu.com/item/鴉片/249904?fr=aladdin
歌曲《南泥灣》:https://baike.baidu.com/item/南泥灣/13833312?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