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巨嬰的時代
文章來源: xiaosai2020-01-13 18:46:54

周末了,照例出門買菜購物。忽然發現儀表盤上顯示時速是50公裏。 不對啊,這段路,明明是60公裏的啊。

在多倫多市郊,大部分的主幹道,時速是60公裏(37邁);次幹道,時速是50公裏(31邁);居民區,時速是40公裏(25邁)。而高速公路,則是100公裏(62邁)。

我當時正在開著的,是一個主幹道,而且記得一直都是60公裏的。於是也不敢大意了,沿途各種留意。這才發現,好些主幹道都是50公裏了。

回家馬上上網查,確實,多倫多從去年開始,修改了很多地點的限速。而據說原因是,現在行人使用手機,引發太多交通事故。

What?! 遵守交通規則,橫過馬路要小心,難道不是行人的責任?什麽時候司機需要為行人的愚蠢行為買單了?

不由的想起了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大概是幾年前吧,好幾間學校忽然間禁止在校區範圍內玩足球,籃球以及所有硬的球類。據說是因為有一個家長在其中一間學校的操場,被球打中腦袋了。於是孩子們從此隻能玩兒海綿球,泡沫球了。(是的,是家長,不是孩子被打中)。然後我兒子的學校,來了一個新校長之後,要求課間活動時間,孩子們必須按年齡班級劃分區域,大孩子不能和小孩子混在一起玩。據說是有家長投訴,大孩子不照顧小孩子,小的被推倒了。於是那些有兄弟姐妹在同一間學校,以前都是混在一起玩兒的,現在隻能遙遙相望了。後來還聽說過別的學校,說不鼓勵孩子們舉辦生日會了,因為沒有被邀請的孩子,心靈受到了傷害。於是最後大家都沒得開爬梯。

這都是些什麽奇葩規定啊!簡直就是“斬腳趾避沙蟲” (廣東話諺語,就是因噎廢食,治標不治本的意思)。

現在的人,營養越來越好,個子越來越大,可是怎麽反而從身體到心靈,都越來越脆弱了呢?

2018年,曾經有一個非常熱議的網絡詞 “中國式巨嬰”,說的就是心理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依賴,自私。其實何止中國式,簡直就是世界式。

我們社區有一個臉書群組,成員都是這個小區的人。最早的名字是 I Love XXX(小區的名字)。後來不斷有人各種投訴,不同意這個,不同意那個。於是不斷重組,成為了I Love XXX 2.0, I Love XXX 3.0. 現在已經是5.0了。而4.0被解散的原因,是某成員在群裏貼了有關一隻浣熊被車壓死的事情,但是帖子裏有死了的浣熊的照片,於是有人投訴太血腥,不人道。

遙想當年,我們的童年都是“在戰鬥中成長“,小孩子間的磕磕碰碰,都是成長的一部分。長大了,被教導對他人要禮讓,謙虛,友愛。而現在呢,不論大人小孩,都是會哭會鬧會投訴的,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哎。。。這是一個全民巨嬰的時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