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精英的關鍵問題
文章來源: 錢百萬2019-11-15 21:01:12

精英和草根取決於地位階層,職務等。與個人道德沒有必然的聯係。精英階層可以來自政治,商業和學術領域,共同點是要能夠影響國家發展方向和社會風氣走向。

草根的品質再優良,審美再超逸絕倫,也沒幾個人會注意到,更不會去模仿;但精英可以不經意間影響時裝流行趨勢,大眾生活品味。

我想說的是,判斷一個社會是否良好,可以看階層的流動性。看精英階層的大門是否是敞開的,草根中有能力的人是否有足夠機會進入精英階層。

古代社會,中國的科舉就是增強流動性的一大壯舉,使得中國社會長期以來領先於世界其他地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但是進入了現代社會,中國的變化本質上不大。草根中的優秀者仍然有機會通過學業進入官僚體係,在長期的磨練中逐漸成為精英人才。不足的是,權貴裙帶關係也有很大比例進入仕途,且具有先天性的優勢,比如習薄之爭,勝者為王;而李克強之流隻能輔佐。這一點當今不如古代的大部分時期。所以,從社會結構體製來說,中國仍然處於一個前現代社會。

盡管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橫向與其他國家比較,社會流動性做得最好的是美國。任何有能力的人,可以通過從政,經商,鑽研學術,成為社會精英。這應該是美國成為世界強國的幾個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美國也能吸引全球人才。你可以看到擁有部分民意,通過選票從飯店調酒員一步登天管理國家的AOC,也可以看到第一代移民Omar成為管理國家的精英。雖然許多人和我一樣不讚同這些人的政治觀點,但她們的確是草根進階精英階層的傑出代表。

也許有人會抬杠說,毛時代的徐錦賢等勞動模範以及王洪文等,不就是草根進階了嗎?關鍵是這些人進入精英階層不是通過公平競爭而來的,而是由於某種關係被頂層直接提拔出來的,他們的能力。。。。。你知道的。對於他們的升官,比較適合的類比是古代的外戚和太監階層,在有些朝代這些人會大量進入精英階層。這與現代社會的草根向上流動進入精英階層毫無關係。

至於誰創造了曆史,從不同角度說,有群眾說,精英說,實際都不全麵。應該是精英和群眾共同創造的曆史,扮演不同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