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忌憚對手的新質戰鬥力浮出水麵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4-04-28 16:50:09

CNN4月27日報道, 中國推出了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隊重組,中國領導人重新思考如何打贏未來戰爭, 重點發展為現代戰爭裝備的技術驅動的戰略力量,因為北京與華盛頓在地緣政治緊張的地區爭奪軍事主導權。 上周,中國領導人出人意料地取消了戰略支援部隊(SSF),旨在整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太空、網絡、電子和心理戰能力,作為全麵改革的一部分。 習近平宣布成立信息支援部隊,並稱其是“解放軍全新的戰略力量,是網絡信息體係協調發展和應用的重要支撐”。 

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在新的架構下,解放軍現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火箭軍四個軍種, 以及四大獨立兵種即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組成 。 

美國國防新聞報道指出, 4月19日,中國領導人在北京主持解放軍信息保障部隊成立儀式。美國國防專家表示,此次重組增強了習近平對解放軍戰略能力的直接控製,並突顯了中國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和其他新技術、為未來“智能化戰爭”(Intelligentized Warfare)做好準備的雄心。 

 "智能化戰爭”的概念在2019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引起關注,其中強調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尖端技術的軍事應用。 國際軍事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軍事技術日新月異,發展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已成為主流。 “戰爭形態正在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智能化戰爭即將到來。” 中央軍委直屬新軍種信息保障部隊的成立,也凸顯了信息優勢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 國防新聞稱,網絡信息技術是增強作戰能力的“最大變量”。 “現代戰爭是製度和結構之間的競爭,控製信息就等於控製戰爭主動權”。 對信息優勢和“智能化戰爭”的強調也對台海未來任何潛在的衝突具有重大影響。 美國媒體紛紛以各方麵的專題報道,反映了中國新質戰鬥力的具體進展。

中國的太空部隊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前進”

4月24日, 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懷廷(Stephen Whiting)表示,中國的太空部隊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前進”,以增強瞄準美國太空資產的能力,並改善自己的“地麵部隊”。 “坦率地說,中國正在太空中以驚人的速度前進,他們正在迅速開發一係列反太空武器,以威脅我們的太空能力”。懷廷出訪韓國和日本, 行程一開始就重點關注了中國的能力。懷廷表示,"中國在軌情報監視和偵察衛星的數量增加了兩倍。 他們不斷擴大的太空能力可能會對全球戰爭產生多種影響"。

懷廷說:“他們利用太空來使他們的地麵部隊他們的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變得更加精確、更具殺傷力、範圍更廣。因此,這顯然是令人擔憂的原因,也是我們正在非常非常密切地關注的事情。”

中國已經在太平洋上空建立了一個 “殺傷網”

懷廷說,中國已經在太平洋上空建立了一個 “殺傷網”,目的是追蹤和瞄準敵軍。這些衛星能夠從數千英裏外,甚至是地球曲率周圍對目標進行爆破,可以為潛艇識別目標,然後用導彈進行打擊。懷廷說,中國已經在太平洋上空建立了一個 “殺傷網”,目的是追蹤和瞄準敵軍。

中國目前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擁有約350顆衛星。美國官員認為,中國想把該地區變成美軍的禁區,從而可能為入侵台灣鋪平道路。這些衛星不僅不斷向中國軍方負責人反饋信息,允許精確瞄準遠方目標,還將使美國幹涉該地區的行動變得更加棘手。美國太空三角洲2號部隊指揮官阿格拉瓦上校說: “中國人在太空領域的行動已經表明了他們的明確意圖,而這種意圖是為了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投射力量”。第75情報、監視和偵察中隊指揮官安德森(Travis Anderson)中校警告說,中國擴大的太空軍隊 “使他們能夠觀察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發現美國和盟軍的艦船”。

解放軍的千裏眼、順風耳、千手觀音和殺手鐧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千手觀音”係統是中國版的“察打一體”係統,與美國的“聯合戰術信息分配係統”(JTACS)類似。該係統可以使中國軍隊在戰場上形成“信息優勢”,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Gemini 綜合最新的研究報告和數據指出,中國擁有一套名為“千手觀音”的指揮控製通訊係統(C4ISR)。該係統整合了來自天基傳感器、無人偵察機、預警機和軍艦等各種平台的戰場感知信息,並能夠將這些信息實時傳遞給所有武器投送平台,實現戰場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千手觀音”係統是解放軍近年來著力發展的重要信息化建設項目,旨在提升解放軍的戰場感知能力和指揮控製水平。從總體功能上看,該係統具有以下特點:

1. 信息融合:能夠將來自不同平台的各種傳感器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形成統一的戰場態勢圖譜。 
2. 快速傳輸:采用先進的通信技術,能夠快速將戰場信息傳遞給各級指揮機構和武器平台。 
3. 精準指揮:能夠為指揮員提供實時、準確的戰場信息,支持其做出正確的指揮決策。 

“千手觀音”係統的部署,使解放軍能夠在戰場上實現“敵情在我、信息共享、先敵出手”的效果,顯著提升了解放軍的作戰能力。從具體功能上看,“千手觀音”係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子係統:

1. 通信子係統:負責在傳感器和指揮中心之間傳輸數據。 
2. 信息處理子係統:負責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並生成戰場態勢圖等信息產品。 
3. 指揮控製子係統:負責將戰場態勢信息發送給武器投送平台,並下達作戰命令。 

從具體結構係統上看, "千手觀音”係統全麵整合了下幾個子係統:

1. 天基偵察係統:包括軍用衛星、偵察衛星等,能夠對敵方目標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偵察監視。 
2. 無人偵察係統:包括無人機、無人潛艇等,能夠深入敵方後方進行抵近偵察。 
3. 預警機係統:能夠探測敵方空中目標,並為己方戰機提供預警。 
4. 艦載雷達係統:能夠探測敵方海上目標,並為己方艦艇提供預警。 

這些子係統收集到的戰場信息,將被匯聚到“千手觀音”係統的指揮中心進行綜合分析處理,然後通過數據鏈路實時傳遞給各級指揮機構和武器平台。“千手觀音”係統的應用,使解放軍的作戰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傳統的“單打獨鬥”轉變為“信息化網絡對抗”。

Gemini 指出,在信息化條件下,擁有先進信息化裝備和作戰理念的一方,將能夠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因此,“千手觀音”係統被認為是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國軍隊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體現。主要特點: 

1. 信息量大:該係統可以整合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海量信息,為指揮員提供更加全麵的戰場態勢感知。 
2. 反應速度快:該係統可以將戰場感知信息直接發送給武器投送平台,使指揮員能夠更快地做出決策和行動。 
3. 協同能力強:該係統可以使不同武器平台之間進行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提高整體作戰效能。 

總而言之,“千手觀音”係統是中國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提升非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手段。該係統的部署使中國軍隊的指揮控製水平和作戰效能得到了顯著提高。從2008年起到現在,軍方專家估計中國的千手觀音係統已經數量達到數千台

中國的"千手觀音"指揮控製通信係統也使用了AI嗎?

Gemini指出,“千手觀音”係統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戰場態勢感知,這需要對來自不同傳感器的大量數據進行實時分析處理。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能夠有效地處理複雜數據,從龐雜的信息中提取關鍵特征和規律,從而幫助指揮員快速準確地了解戰場態勢。

以下是一些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在“千手觀音”係統中應用的場景:

1. 戰場態勢感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分析來自不同傳感器的圖像、雷達、聲納等數據,識別目標類型、位置和運動狀態,並生成戰場態勢圖等信息產品,幫助指揮員快速了解戰場情況。 

2. 目標識別與跟蹤: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識別敵方目標,並對其進行跟蹤,為武器平台提供瞄準信息。 

3. 作戰決策: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根據戰場形勢進行動態決策,並下達最優指令,例如指揮戰鬥機攔截敵方戰機,或指揮導彈攻擊敵方艦艇。 

4. 協同作戰: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使不同武器平台之間進行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例如指揮無人機與地麵部隊協同攻擊敵方目標。 

5. 信息融合與處理: “千手觀音”係統需要整合來自不同傳感器的大量數據,並進行實時分析處理,以生成戰場態勢圖等信息產品。AI技術可以幫助該係統提高信息融合與處理能力,例如:圖像識別與分析: AI可以用於識別和分析傳感器收集的圖像數據,例如識別敵方目標、判斷目標類型等。 

6. 自然語言處理: AI可以用於處理來自語音通信等渠道的信息,例如識別語音命令、提取關鍵信息等。 

7. 數據挖掘: AI可以用於挖掘傳感器數據中隱藏的模式和規律,例如預測敵方行動意圖、評估戰場態勢等。 

8. 決策支持: “千手觀音”係統需要為指揮員提供戰場態勢感知和決策支持。AI技術可以幫助該係統提高決策支持能力,例如:作戰方案模擬: AI可以模擬不同作戰方案的效果,幫助指揮員選擇最優方案。 

9. 自主控製: “千手觀音”係統最終目標是實現自主指揮控製,即係統能夠根據戰場情況自動做出決策並下達指令。

總而言之,AI技術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該係統的性能和能力,使其成為未來戰場上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使“千手觀音”係統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軍隊的指揮控製水平和作戰效能。

解放軍火箭軍的近中程導彈殺手鐧

戰場上和戰爭中,有了信息和戰場信息透明化是一回事,能不能打、怎麽打則是另外一回事。克敵製勝還必須要有強大的數量和質量上的軍力和火力的投送平台和工具,才能完成戰爭的目的。中國建設了幾十年的殺手鐧,就是近中程常規導彈和遠程火箭彈。

Gemini 根據公開信息指出,中國火箭軍確實擁有40個導彈旅,每個旅通常裝備數種不同型號的導彈,每個導彈連通常裝備數個導彈發射架。按照每具導彈發射架配備3枚導彈的粗略估計,中國火箭軍擁有的導彈總數量應該在2000枚以上。

Gemini指出, 之前提到的中國火箭軍的導彈數量不包括中國海軍艦艇和中國空軍飛機所攜帶的導彈。具體數量很難確定。然而,一些專家估計,中國擁有的導彈總數量可能高達數萬枚。

Gemini 指出,中國發展中程導彈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包括:遏製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中國認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大量軍事力量,特別是中程導彈,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中國也需要發展自己的中程導彈,以維護國家安全平衡。 

1. 威懾周邊國家:中國與周邊一些國家存在領土爭端,例如南海問題和台灣問題。中國的中程導彈可以威懾這些國家,使其不敢輕易挑起事端。 

2. 提升全球威懾能力:中國近年來積極發展海外軍事力量,並提出“走出去”戰略。中程導彈可以提升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威懾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 

美國對中國部署中程導彈表示了嚴重關切。美國認為,這將破壞地區穩定,並有可能引發軍備競賽。美國呼籲中國與之進行談判,限製中程導彈的數量和部署。

美軍印太司令指責中國奉行 “溫水煮青蛙 ”戰略

《金融時報》4月27日報道, 美軍駐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司令指責中國奉行 “溫水煮青蛙 ”戰略,以日益危險的軍事活動加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阿奎裏諾(John Aquilino)上將說,在他擔任美軍印太司令的三年裏,中國加快了軍事發展的步伐,並以更多破壞穩定的行為來配合其日益增長的能力。阿基裏諾在下周將指揮權移交給海軍上將帕帕羅(Samuel Paparo)之前說:”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越來越大膽,也越來越危險"。阿奎裏諾說,中國正在通過 “溫水煮青蛙 ”的策略加強其侵略行為,即逐步提高溫度,使最終的危險被低估,直到為時已晚。中國戰機現在經常飛越台灣海峽的中間線,這條線以前是雙方之間的緩衝區。最近,中國海岸警衛隊在台灣島金門和馬祖附近也變得更加強硬。“這就是施壓行動。我看到它的範圍和規模在不斷擴大,速度也沒有減慢。它隻會變得更加咄咄逼人"。

阿基裏諾說,他正密切關注朝鮮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以及中國與俄羅斯之間不斷深化的關係,他強調這 “令人難以置信地令人擔憂”。阿基裏諾說,他的首要信息之一是,在行動和交付能力方麵,包括與盟國的行動和交付能力方麵,需要注重速度和緊迫性。這包括連接傳感器和武器的複雜網絡。阿基裏諾說:”要想預防這場衝突,我們就必須以緊迫感和速度交付新的現代化能力和我們的態勢舉措"。

是的,溫水煮青蛙,鈍刀割香腸。中國在台海南海東海第三條戰線的全麵巨大的壓力正在步步加劇,美國感到了正在節節敗退的無奈。要與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在台海、南海、、東海和整個亞太對抗,美國人現在和將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花的錢太多了,需要的時間也太多了。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錢和時間都不在美國人一邊。下麵就來看看美國正在著手進行的兩件事情。

美國關島加速建構多層的導彈防禦網

美國宣稱,關島的多層導彈防禦網可以攔截來自朝鮮、伊朗等國的導彈襲擊,也可以防禦中國的部分中程導彈。然而,該防禦網的實際能力仍存在爭議。一些專家認為,關島的多層導彈防禦網存在以下問題:

1. 攔截率低:即使攔截係統能夠成功探測和追蹤來襲導彈,其攔截率也並不高。美國導彈防禦局的測試表明,薩德反導係統的攔截率約為80%,宙斯盾反導係統的攔截率約為90%。對於高超音速導彈等新型導彈,攔截率可能更低。 
2. 成本高:導彈防禦係統的研發、部署和維護費用非常昂貴。僅薩德反導係統一套的造價就高達數十億美元。 
3. 易受飽和攻擊:如果敵方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導彈防禦係統可能無法攔截所有來襲導彈。 
4. 引發軍備競賽: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可能促使其他國家發展進攻性導彈,導致地區軍備競賽升級。 
針對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關島的多層導彈防禦網的有效性尤其受到質疑。高超音速導彈速度極快、機動性強,且飛行軌跡難以預測,這使得現有的導彈防禦係統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攔截。

美國正在積極研發針對高超音速導彈的新的導彈防禦技術,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關島的多層導彈防禦網可能無法有效防禦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總而言之,美國關島的多層導彈防禦網尚未完工,其實際能力存在爭議。該防禦網可能無法有效攔截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並可能引發地區軍備競賽升級。

美國首次在亞太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

如果美國在亞太部署更多的中程導彈,包括核潛艇攜帶的潛射戰斧導彈,中國也是很難防禦。唯一的更好地防禦的方法就是部署更多的進攻的中程導彈。美國於2019年8月2日正式退出《中程導彈條約》。該條約於1987年由美國和蘇聯簽署,禁止雙方在歐洲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裏的陸基中程導彈和核彈頭。為了這趕上過去的幾十年中程導彈的嚴重落後於中國和俄國的現狀,美國目前一直在不斷地開發研製新的中程導彈,並且加速進行生產和裝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於這幾十年來,美國實體製造業的泡沫化空心化,以及長期放棄了中程導彈的生產能力和技術,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加上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大量的導彈消耗,美國導彈的生產也麵臨著嚴重的瓶頸。以下是美國媒體最新的報道,揭示了美國導彈生產製造的瓶頸。

美國海軍戰斧導彈火箭發動機等零部件的瓶頸

美國海軍麵臨著一個緊迫的困境:其戰斧導彈庫存以不可持續的速度耗盡。 自1月11日開始對也門伊朗支持的叛亂分子進行最初的報複性打擊以來,海軍艦艇多次使用艦載機和海射戰斧巡航導彈攻擊胡塞武裝的雷達、無人機和反艦導彈陣地。 這些精確打擊使海軍的武器庫緊張,因為目前的更換率未能跟上消耗的步伐。 "僅開戰一天空襲就消耗了 80 多枚戰斧,擊中了也門境內的 30 個目標,”海軍報告稱。 這種支出模式的影響是深遠的。 

海軍去年戰斧整個采購的55枚導彈,占到胡塞武裝一天發射的精確彈藥的68%。 海軍在2018年購買了100枚戰斧,然後在2019年購買了0枚。海軍在過去十年中花費28 億美元購買 1,234 枚導彈,如果考慮一支擁有 140 多艘能夠發射戰斧的艦艇和潛艇的全球軍隊的需求的話, 這相當於每艘船平均僅配備 8.8 枚新導彈(Block V & VI)。 此外,2024 年預算顯示,海軍打算采購零枚,而是選擇將現有戰斧改裝為海上打擊戰斧變體。 

使這個問題更加複雜的是,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而激增的產量所麵臨的挑戰,采購波動導致工業基礎不穩定以及隨之而來的火箭發動機等零部件的瓶頸就證明了這一點。 考慮到建造新型戰斧導彈需要兩年的準備時間,並且預計從2025年1月開始每月僅生產5枚新型戰斧導彈(Block VI)導彈。按照這一生產率,需要十年才能補充600枚。 參議院已指定24億美元用於補償紅海作戰支出無法解決戰斧短缺問題, 巡航導彈火箭發動機法案中額外的 1.33 億美元對於緩解瓶頸來說是一項值得歡迎的投資。

最後, 為了增加對千裏眼、順風耳和千手觀音的感性直觀認識,可以用台灣佳山空軍基地的具體例子來看一下。以下是微信視頻看到的, 台灣在東岸最大的佳山空軍基地的高清度截圖。整個佳山空軍基地的具體目標和位置,包括機場跑道、停機坪、地下停機坪、航空油罐和機場四周的幾個導彈發射車和高炮的位置都一目了然。

尤其是巨大的可以容納150架左右戰機和大量油料的飛機洞庫的6個門和出口以及內部的結構等等,包括山頭通風口、通信設施也都一清二楚。據專家私下表示,台灣已經鑒別的近千個有軍事價值的重點目標的位置參數和3D圖像等信息,早已經輸入了軍方數據庫,也就是千手觀音係統。可以迅速地和所有的軍事投射平台,包括導彈、火箭炮、戰機和戰艦等相通相連。

結尾應該強調,中國的既定戰略方針上不僅是溫水煮青蛙,而且是不斷地發展壯大自己,尤其是新質戰鬥力。從根本上看,中國肯定不願意看到任何的戰爭發生,尤其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怎麽辦呢?隻有走中國智慧的唯一一條路。這就是中國古代戰爭的最高智慧: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君子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具體而言就是以戰促和、以武逼統

Reference Link:

US Pacific Commander Says China is Pursuing "Boiliing Frog" Strategy
https://www.ft.com/content/f926f540-d5c2-43f2-bd8f-c83c0d52bcda

Xi Shakes Up China's Military in Rethink of How to "fight and win" future wars
https://www.yahoo.com/news/xi-shakes-china-military-rethink-054651004.html

China's Military Moving at Breathtaking Speed in Space
https://www.msn.com/en-us/news/world/china-s-military-moving-at-breathtaking-speed-in-space-us-warns/ar-AA1nBzeh?ocid=msedgntp&pc=U531&cvid=6c462469d20441cdaaf98299577b7f35&ei=12

中國已經在太平洋上空建立了一個 “殺傷網”
https://www.msn.com/en-us/news/world/china-building-star-wars-like-space-army-warns-us-chiefs/ar-AA1nIhT6?ocid=msedgdhp&pc=U531&cvid=4ad887e7117a4f73e2bad88ed7e97dc6&ei=14

美國海軍麵臨著一個緊迫的困境:戰斧導彈庫存以不可持續的速度耗盡
https://www.msn.com/en-us/money/markets/the-u-s-navy-s-tomahawk-challenge-diminishing-supplies-and-production-delays-jeopardize-preparedness/ss-AA1nzujD?ocid=msedgntp&pc=U531&cvid=5d364923785c4dacfd1e351e96ce7a48&ei=64#imag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