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大攤牌:從美軍太平洋艦隊看美台海戰略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2-08-17 13:02:27

從美軍太平洋艦隊看美台海戰略

根據美國維基百科的數據,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是負責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的雙戰區級艦隊,人數共有250,000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擁有2000架的各種飛機和200艘的各種艦艇。艦隊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

根據美媒體報道,太平洋艦隊之下擁有美國第七艦隊。並且,總部駐在加州聖地亞哥,主要負責美國西岸防衛的第三艦隊司令博伊爾(Michael Boyle)最近稱,第三艦隊將配合第七艦隊在任何太平洋必要的領域作戰。所以,太平洋艦隊幾乎擁有美國80%以上的海軍兵力了。以下是美國海軍官方網站所標示的六大艦隊總部所在地和負責區域。

根據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官方網站的數據,太平洋艦隊擁有60到70艘主要戰艦。因為機密信息所限,網站並沒有列出它擁有多少艘航母和戰略核潛艇。

有意思的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網站上詳細標明了所有主力戰艦等名稱和型號,以及常駐母港港口位置。從這些數據和信息,不僅可以看出太平洋艦隊的配置和狀態,也可以進一步的看出,美國太平洋艦隊在亞太、以及台海的戰略布局和意圖。以下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官方公布的詳細標誌圖。

上圖艦艇型號代碼CG是海軍巡洋艦,目前隻有80年代設計建造的提康德羅加級的巡洋艦。DDG是宙斯盾導彈驅逐艦。LCC是兩棲指揮艦,藍嶺號是第七艦隊的指揮艦,也就是旗艦。LHA是兩棲攻擊艦,這兩年有兩艘被改裝為可搭載兩個中隊的F35B的準航母。LCS是瀕海戰鬥艦, 是二十多年前為反恐而研發的中小型戰艦。已有三分之一退役或者將退役。成為嚼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戰艦的還有多年一直無法使用的Zumwalt DDG1000的隱形魔幻戰艦。其他的如LSD船塢登陸艦和LPD兩棲運輸船都是非戰艦。

根據上圖太平洋艦隊網站的數據,太平洋艦隊擁有4艘兩棲攻擊艦(已被燒毀報廢的好人理查德號依然在列);12艘巡洋艦(三分之一在維修或者將退役);30艘左右的驅逐艦(至少三分之一的在維修或將退役)和10艘左右的瀕海戰鬥艦(三分之一巳宣布退役)。

上圖中一個更加重要的事實就是: 太平洋艦隊其中有12艘戰艦以日本的橫須賀港口為母港;9艘戰艦以日本的佐世保為母港;10艘戰艦與夏威夷珍珠港為母港。而有42艘戰艦以加州的聖地亞哥港為母港,剩下的9艘戰艦以華盛頓州的艾弗裏特港為母港。也就是說,美國太平洋艦隊在西太的軍力部署隻有這21艘戰艦。這並不包括不定期派遣的一到兩個航母,以及嚴格保密的,在太平洋水下的戰略核潛艇。

數據不會撒謊,事實勝於雄辯。僅管從奧巴馬政府時期開始, 要把60%的兵力部署到亞太。但美國目前實際上,把太平洋艦隊三分之二以上的戰艦,轉移到美國本土的聖地亞哥和華盛頓州的港口去了。這稱得上是一個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戰略大轉移。這也打破了幾乎所有人一直接受的基本概念和印象:美國正傾盡全力在亞太與中國較力和抗衡。但基本數據和客觀事實並不是如此。

從太平洋艦隊的配置和部署現狀,可以得出至少三個結論。第一,美軍對當年珍珠港事件導致美國第七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的教訓依舊印象深刻。由於擔心中國火箭軍殺手鐧的近萬枚短中遠程導彈的襲擊,所以不得不在第二島鏈采取分散兵力,並且後退的戰略,保留更多的第二梯隊或預備隊在美國本土,甚至不是在夏威夷和關島。

第二,海軍主力戰艦數量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尤其在接下去的5到10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美國的巡洋艦、宙斯盾驅逐艦和核潛艇將退役。而美國海軍目前二個造船廠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 GD)和亨廷頓-英格爾斯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HII),每年的速度隻能製造一艘半的核潛艇,一艘驅逐艦,和五年建造一艘航母,遠遠難以補充海軍未來10到20年的數量要求。這也就是從特朗普到拜登一直想追求,但無法實現的達到350艘戰艦的目標。

第三,台灣有學者曾經問過美航母的一個艦長,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從橫須賀港出發到台海?美國艦長回答說至少三天才能出發(召回水兵,準備油料彈藥食物等等後勤需要)。出發趕到台海又得五天以上。所以顯然,除了航母之外,美國海軍能夠在一個星期內,從日本派到台海的戰艦數量滿打滿算也隻有21艘。而其它美國太平洋艦隊三分之二的戰艦,從美國西岸到台海將近10,000公裏,至少需要航行10天以上

顯然,美國能夠派遣到亞太和台海的軍力大大少於中國。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已經有超過365艘以上的各種戰艦。還有火箭軍殺手鐧的近萬枚短中遠程導彈。加上空軍的3000架以上的各種戰機。美國除了4艘幾十年前改裝的核潛艇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至今並沒有擁有任何射程1000公裏以上的中程導彈。拜登上台後一直想在將來在日本韓國部署導彈, 但至今沒得到答應。並且美國除了老式且數量很少的可攜帶核彈頭的潘興式二型導彈, 中程導彈至今還沒有研製生產裝備。高超音速導彈過去幾個月已至少兩次試射成功, 但離真正的生產裝備還至少要三年。更糟糕的是美國的高超聲速導彈使用的是高衝壓發動機,價格非常昂貴,都在幾千萬以上。反觀中國五年前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就裝備部隊,現已裝備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發射的高超音速導彈。

總之,沒有任何的美國軍艦敢進入1000公裏以內的第一島鏈。除了美國每個月派去南海和台海執行自由航行的一艘驅逐艦之外。下圖是美國商業內部網站所展示的一個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和型號的標識圖。

航母一直是美國海軍發動進攻和進行戰略威懾的重器。按照基本的軍事常識來說,對朝鮮這樣的國家進行戰略威脅和震攝,必須有兩個航母戰鬥群,也就是12艘以上的各種戰艦和100架以上的各種戰機。而美國當前要對付中國這樣就有核武和強大常規力量的世界第2號大國,難以想象要派出多少個航母戰鬥群才稱得上威脅? 太平洋實在是太大了。中美在亞太和台海的軍事實力較量,還是幾道簡單的算術問題。美國怎麽來?能來多少?能呆多久?

總之,除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將來重新部署,當前可以得出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結論:美國在亞太采取了守勢,而不是攻勢。美國在台海的戰略目的,並不想和中國對抗,或者發生衝突。這也顯然也證明了一個基於以上客觀事實的判斷:美國沒有能力,也不會出兵協助台灣。

美國台海戰略:隻拱火, 不到場對抗

現在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拜登為什麽當時說佩洛西訪台,美國軍方認為"不是一個好主意。"了解為什麽這次中美台海攤牌,中國采取了大包圍台灣新戰略,而美國選擇了不到場對抗,後退保持距離隔洋觀火。盡管美國政府表麵上並沒有做出任何的退讓,政客目前還非常的強勢和強硬,美國軍方實際上是在進行戰略收縮和戰略避險,尤其是避免在這個時候,陷入同時在西線與俄國,東線與中國,兩個核大國和軍事大國同時作戰的困境。但問題恰恰在於,之前美國佩洛西挑釁的強勢和強硬,並沒有實際的軍事實力支撐和支持。所以,早晚難免會穿幫露餡,變成為非理性強勢的紙老虎了。總之,從地緣政治和軍事實力的角度來看,美國已經開始陷台灣戰略困境: 贏不了,更輸不起

從中美整體的戰略利益關係和角度看,正如一些戰略家和政治家所指出的,台灣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隻是美國有價值的戰略利益。除了價值觀意識形態的地緣政治利益之外,商業經濟利益主要的就是台積電的高端半導體產品。美國剛剛通過的芯片法案已經準備采取措施,把台積電搬遷一部分到美國來(已有在建的工廠和項目),一部分到日本去。台灣高端芯片製造業對於美國的戰略利益將會不斷有所減輕。

存在決定意識,實力決定結果。這次解放軍進行台灣大包圍這種戰略方法讓全世界都感到震驚,幾乎所有的美國政客和軍方也從來沒有預測到。很多的專家關心注意國內台海和軍事問題幾十年如一日的,也絲毫沒有想到這一招。這一招破解了幾乎所有人過去所知道的、所想象的、所預測的各種各樣的方法和可能性。絕大部分人想象的都是像當前歐洲北約國家和美國現在對待俄國一樣。軍事拱火,自己躲在後麵來打代理人戰爭,達到消耗拖垮俄國的戰略目的。

這次中國的台灣大包圍這一戰略所采用的具體的戰術也有不同。正如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博伊爾(Michael Boyle)最近所說的,中國選擇 "灰色地帶 "戰術(Gray Zone Tactics),  比如持續的軍事演習,不斷以優勢軍力威脅震懾台灣和美國,一直到最後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第一,這種方法避免與美國進行直接的對抗和衝突。其基本考慮和判斷是:台灣並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不斷增加美國打台灣牌的代價,最後讓其知難而退。第二,減少國際輿論的批評和反對,尤其是美國盟友的反對。尤其是避免像當前美國聯合歐洲國家及其盟友,采取全麵製裁俄羅斯的做法。第三,圍而不打,以武逼統、以戰促和。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盡量爭取不開第一槍,避免造成較大規模的流血衝突。軍事行動盡量隻是針對一小撮台獨分子。爭取以最小的代價,達到統一台灣的戰略目的。最後,這次大包圍戰略的主導原因就是抓住佩洛西訪台,瘋狂挑釁中國國家主權的核心利益。抓住這個讓美國缺少合理性的重大機會出擊。

中國為台海立新規,台灣大包圍戰略包括了以下的目標和效果:
1.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隻要蔡英文政府軍隊不挑釁,解放軍不開第一槍
2. 中國以武逼統、以戰逼談、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3. 廢除中間線、廢除12裏領海、廢除空中識別區,完全掌握台灣和周圍的製海權和製空權、電磁權
4. 台灣海陸空三軍全部陷入了打不了,跑不了的困境。幾十億的鋪路爪雷達照不到台灣東岸而報廢, 台灣的2000多各種導彈也基本上廢掉
5. 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 逼美國放棄打台灣牌。這次包圍台灣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6. 由於美國不到場,不敢參與對抗,導致分化美國印太戰略和分化亞太的軍事聯盟
7. 包圍台灣戰略正成為新常態。美國進一步打台灣牌,如賣武器給台或拉台進入新的準同盟協議,將導致中國大陸進一步直接懲罰台灣,中國已經多次強調這種行動將成為新常態。"今後美國做一次,中國就鬥爭一次。"

對於中國超前部署全麵包圍台灣的戰略演習,不僅僅是蔡英文躺平,當了鴕鳥族,美國基本上也是躺平,因為軍力不足不夠。並且佩洛西訪台,使得美國在國際上先失去的合法性合理性的依據。實力為王,不服就幹。中國持續一個月的渤海黃海軍事演習,主要是針對著日本,現在美國在亞洲唯一可能參加台海活動的軍事盟友。

拜登上台後話都說完了,峰會也都開完了,現在就輪到做了。中國現在一做,拜登基本上全都白說了。美國的曆屆總統每當地緣戰略危機,首先就問"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裏?"拜登知道實力不足,現在隻能改成問"我們的盟友在那裏?"那能夠管用嗎?

最後可以用媒體最近報導的一篇文章來做結尾。作者是丹尼爾-拉什(Daniel Rush),一名海軍老兵和長期研究戰爭的學者。他在文中指出,"美國今天在西太平洋麵臨著一個令人生畏和近乎災難性的挑戰,那就是台灣問題。美國種族主義的醜陋無知, 再一次讓我們的潛在敵人在一場不可避免的未來戰爭中占據了先機。美國人又一次沒有準備好迎接將向我們發出的開場炮。"

"由於我們的種族主義優越感,我們在1941年誤讀了日本人。我們在1950年誤讀了中國人,在越南誤讀了北越人,所以當我們被我們幫助建立的現代化的中國軍隊理所當然地打得落花流水時,我們隻能怪自己。"

作者最後說,"我們必須麵對我們目前的狀況。我們的國家是殘酷的分裂,我們的太平洋艦隊是絕對破碎的(our Pacific Fleet is absolutely broken),我們的軍隊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沒有準備好與一個殘酷的對手進行激烈的戰鬥。包容性、象征性和多樣性將無法戰勝一個擁有單一的思想,團結在一個文化和情感事業中的民族和國家。現代中國共產黨將是自日本以來美國所麵臨的最強大的對手。..... 如果太平洋戰爭開始的話,我們的學習曲線將是迅速的、令人震驚的和可怕的。我們最好迅速學習,不讓中國人控製台灣,否則我們的收獲將比廁所裏的水更苦。"

Reference Link:

What Would Happen If China Attacked Taiwan
https://www.yahoo.com/finance/news/heres-what-would-happen-if-china-attacked-taiwan-214917571.html

US Navy Ships by Class 
https://www.surfpac.navy.mil/Ships/By-Class/

即將到來的台灣戰爭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8/10/11757520.html

Allison's Great Military Rivalry China
https://www.belfercenter.org/sites/default/files/GreatMilitaryRivalry_ChinavsUS_211215.pdf

曆史告訴我們不要忽視中國的威脅
https://www.yahoo.com/news/history-teaches-us-not-ignore-194129093.html

US Congress Forecs Biden Toward Risky Faceoff with China over Taiwan
https://www.yahoo.com/finance/news/us-congress-forces-joe-biden-10253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