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病西治:現代醫學破解中醫的濕氣概念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0-07-02 12:55:05

人類是使用工具的動物,人類思維的最基本工具就是概念。無論在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領域,一個學科的成熟與否在於這個學科裏的概念和概念群是否成熟。一個學科的發展進步的如何,也在於這個學科中的概念和理論是否能夠不斷地被現代人的實踐所證明並且得到不斷的更新和擴大發展。比如說,生物和基因科學的領域,僅僅就大學的教科書每年都會更新一次版本。新概念伴隨著新理論和新領域及交叉學科不斷地出現和發展。

中國有著上千年的傳統醫學的理論和經驗,雖然不少的概念術語和理論並不夠科學,尤其是過去或者現在不能夠被現代的西方醫學科學在生理生物及分子層次上得以證明。但是不可否定,其中有不少包括了大量的直觀性的描述,都直接間接的能夠說明很多複雜的生理和病理現象。中醫的濕或濕氣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和理論。濕並不是指的直接的直觀感受到的潮濕,濕氣過重的那個濕,通常在中國古人的思維中,一個字如果可以和氣相並的話,這個字就成了一個形而上的概念。也就是說,它包含的更多方麵的不同層次的內容。下麵就看看古人在千年的實踐經驗中概括總結出來的,對於濕氣概念的經驗描述中包含了哪些具體的症狀?

濕氣症狀表現:
濕氣首先表現在胃腸道變化如便溏、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而後出現身體虛弱、麵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諸多不適。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惡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最直接的可以觀察到的症狀就是排便及其糞便。肚中嘈雜不安,脹氣,嗬氣,放屁。糞便不成形或成形不好,溏泄黏膩,總覺得排不幹淨。

可以根據西醫和中醫的以下共同的描述先著看,什麽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西醫的描述是"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再看看中醫所描述的症狀: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2)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3)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幹淨了。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到五張才能擦幹淨。
(4)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這樣,糞毒入血,百病蜂起。

導致濕氣的原因:

中醫裏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傳統上以五穀雜糧為主食,但現代不少人的生活都包含較多肉食一類。長期如此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現代中醫的白話來講: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裏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鬱,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麽成型的大便很少呢?腸胃係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飲食不清淡不適量不均衡。高油高糖高脂,飲酒,肥甘厚味等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逍化吸收功能停滯。

總結以上的描述來看,中醫的濕氣主要和腸胃消化係統直接相關,主要原因是飲食食物造成的。所以,中醫的濕氣概念及症狀和治療問題,可以被現代醫學研究和實踐的結果所破解如下。

首先,MIT 2018年的一個研究指出,人身體內的微生物和細菌的種類數量共重達5磅以上,僅僅人的口腔內所具有的各種細菌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整個世界上人口的數量。如果你和他人接吻一次的話就會互相交換800億左右的細菌。人的腸道內有1400種不同種類的細菌。腸道尤其是結腸內的細菌菌群如果失去的平衡,會導致造成中醫所描述的濕氣過重的幾乎所有症狀和表征。

目前西方的醫學研究將很多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建立起了聯係,雖然大多數還隻是表明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並不很清楚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失調在許多疾病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肥胖、抑鬱症、自閉症、帕金森病、阿氏海默症,精神分裂症以及某些腫瘤等等。因此,腸道菌群失調很可能是導致我們現在很多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腸道菌群可能是治療許多疾病的關鍵靶點。腸道微生物能夠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保持腸壁的完整性、趕走有害細菌以及訓練我們的免疫係統區分朋友和敵人。它們還能將糖轉化為給腸道細胞提供能量的短鏈脂肪酸,還能合成許多我們自己無法合成的酶、維生素和激素。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腸道微生物,食物就不能被正確地分解,其食物組分也不能被完全吸收,這也就意味著即使你吃的是健康的食物,如果沒有足夠健康的腸道細菌,你可能也無法吸收食物中的所有維生素和營養物質。腸道細菌還能幫助身體吸收鈣和鐵等營養物質,保持pH平衡,代謝藥物,調節基因,清除致癌物質等等。腸道細菌還可以合成某些重要的神經遞質,比如5-羥色胺和多巴胺,因此在調節大腦功能和行為方麵也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古為今用,中為洋用。多虧了中醫學對於濕氣及其症狀的具體的詳細的科學描述,根據現代最新的關於腸道細菌茵群的平衡與人的身體健康的高度相關性的理論和研究結果,此問題有解了。如果你有了中醫所說的濕氣重的這一些的症狀,不妨找一些牌子比較好的probiotics,按劑量隻要吃上兩天(本人的感覺是一天內就夠了),基本上濕氣過重的那些症狀就會全部消失了。真是滴水見日,一葉知秋,作為人類的一員,無論在生理生物或者細胞分子層次上,你的身體永遠和其他人的都具有一樣的結構與功能,而個體的特殊性經常往往可以小到被忽略不計,醫學和醫療的結果的實證性和經驗性就是那麽的明顯和準確。

通過傳統中醫對於濕氣症狀和現象的描述可以看出來,中醫關於濕的概念和理論強調的是問題導向和目的導向。這個目的就是治"未病"。上麵描寫的那些症狀並不是人真正的有了疾病,而明顯的是人的身體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如果你有了上麵的這些症狀之後不妨試試到美國醫院去看一看,你的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首先就是讓你去做各種常規檢查。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醫生會對你說,sorry,沒有看出你有什麽毛病。當然,上麵一些的"未病"的具體症狀或者太過於隱私而難以啟齒,或者是因為沒有這方麵的健康意識而被病人所忽視,但如果你能夠對醫生描述一些具體的症狀的話,估計醫生也會建議自己去買宜生茵,酵母菌或者控酸扼氣一類非處方的治療和保健藥物來服用。

應該強調指出的是,對於中醫的源遠流長的龐大的概念和理論體係,絕對不是如一些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愛走極端或無知者無畏的人所說的那樣一無是處,並予以全盤否定。比如,雖然現代西方醫學也開始注重防止疾病的發生。但那也是中國中醫千年中就一直強調的重要概念了。古典醫學名著《黃帝內經》總結出治已病和治未病的概念,認為"上工治未病"。不僅強調早發現早治療,而且強調養生和預防,"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中醫還強調很多治胃病的好辦法,尤其是藥食同源的食療方法。比如中國民間有名的赤小豆薏仁茶或粥。將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味食材進行調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濕消腫利尿的食材,芡實健脾固腎。薏米,在中藥裏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裏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人類對自身人體科學和醫療生物科學的研究的曆史來看,一直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片麵到全麵,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不斷掙紮又不斷地進取的過程。比如,美國NPR去年報道總結,這幾十年來投入了幾十甚至上百個億的研究經費之後,關於阿氏海默症的研究和藥物開發的現狀和結果。報道指99%以上的關於阿氏海默症治療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都是失敗的。但在這個研究領域已經形成了大量的各種理論和研究數據,對於人類醫學科學的研究的發展來看,失敗是成功之母,雖敗猶榮,沒有人可以否定這些沒有成果的結果,絕大多數的醫生和研究專家們都知道,否定之否定,所有付出的努力和失敗都是將來人類將最終攻克阿氏海默症進程中的必然的一部分。我們對待中醫和中醫理論的態度也應當如此。

如上所述,中國有著上千年的傳統醫學的理論和經驗。雖然不少的理論概念和術語並不科學,有些至今也不能夠完全的被現代的西方醫學科學在生理生物及分子層次上得以證明,但是有不少的理論概念或者直觀性的描述都直接間接的能夠說明很多複雜的生理和病理現象。尤其是很多的中醫和中藥的治療方法和效果都是上千年以來不斷地被證明了的。比如,中醫的方法論強調整體觀和辯證施治,而這恰恰是西方的一些科學的方法論所具有的重要缺陷。西方的研究方法強調,把現象分析解構分解還原到最低的層次。但這種分析方法的重大缺陷是很難把分析過的各部分重新建構回來,雖然科學方法論一直強調,整體永遠大於部分的相加或總合。比如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的醫生指出,既然冠狀病毒不僅僅是作用於肺,大部分死亡的病人都是因為多個器官的感染衰竭造成的,所以有效的治療方法就必須是整體的,針對各個主要器官的,尤其是注重於針對整個人的免疫係統免疫能力的增強。比如,大部分病人沒有胃口,導致抵抗力下降和情緒不隹,但在服用中醫有針對性的健脾開胃之類的中藥之後就能夠吃下飯,直接導致的抵抗力的大大增強。臨床的結果數據表明,中醫的中藥就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

總之,中國現代的醫學和中醫學的研究完全可以站在比美國人更高的層次和角度來進行。具體地說就是,中國人不僅有西醫的辦法,還有中醫的辦法,還有中西醫結合的辦法。所以應該從全新的方法論角度來看中醫,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左右逢緣,黑白通吃。所以,期待中國的現代醫學研究不僅應該具有更多新的方向和角度,也將會為中國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