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的感受:花錢的問題
文章來源: 四五粒2019-08-07 20:19:54

我回國也多是花現金。

花現金被看作很土,有時候也討人嫌,雖然還沒有誇張到傳聞裏沒有微信付款寸步難行的地步,隻是再過兩年現金會完全消失也未可知。然而不方便的確是有的,特別是出差要花大筆費用的時候。有一次坐高鐵從北京到上海。因為我們行李多,一定要坐商務艙,而每張票是一千七百人民幣,我們一行四人就要快七千塊人民幣。在中國銀行的自動取款機上每日取款的上限隻有三千人民幣(每取一筆還得付十八美元的手續費),這意味著至少要提前三天把錢提好。同行管錢的美國小姑娘不明白為什麽在中國不能像其他國家一樣刷信用卡(高鐵售票處隻接受中國發行的信用卡)。

兩年前一次回國公幹。因為酒店以及在國內移動的航班都在境外訂好了,於是隻揣了幾千美元現金在身上。在北京住的酒店前台就有兌換外匯的業務,美元的話一天的上限是五百。拿著兌換水單,回去報銷也很方便。說來國內的治安還是很不錯的。那兩周內我的隨身小背包裏總是最少放著三、四千人民幣,至少在我去的幾個城市—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青島— 從來沒出過亂子。

微信付款的好處是無論金額大小,都會在手機上留個憑證,而花現金的我總得追著人家要收據。用滴滴打車,下車的時候師傅經常直接要求我刷微信。趕到我不但要現金付,還要收據,有的的哥就會進一步交涉:刷微信吧。看我搖頭說沒有,對方往往上下打量我幾眼(大概是想哪兒來的這麽個土人兒),才不情願地改作收現金。

今年住在一個小城市的酒店,早餐是二十八人民幣的自助。每天隨吃隨交。人家付賬都是用微信幾秒鍾就完了,笑語喧嘩,彌漫著炒菜、茶葉蛋香的餐廳裏隻有我一個人捏著幾張鈔票,傻傻地等著服務員找錢開收據給我。要說國內的人情味還是很足的。忙不過來不能立即打發我時,服務員總是讓我先去拿吃的,唯恐我餓著。領教了第一頓早飯,我索性跟酒店提議把我所住幾天的早餐預付掉,這樣就省得每天給服務員小妹妹們找麻煩了。怎奈酒店的人很公事公辦,說沒有規定,這個先例不能開。

其實用國際信用卡在微信上也能綁定支付寶,我認識的朋友就有這麽做的。而我自己因為把以前設定的支付密碼忘記了,而綁定的信用卡被盜刷換掉後,信用卡的相關信息也都找不到了,也懶得費那些周折去辦手續找回支付密碼了。

明年回國花錢這個問題怎麽解決?船到橋頭自然直,明年還不知道會有什麽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