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延安知青連續劇《回首黃士地》餘緒
文章來源: 姚順2019-10-30 04:29:35

 

覺得,找到了自己喜歡聽的說,寫的樣,還有那歌。

見到肉,肩架,肝膽相照,它不是裸。除了皮囊,就剩下肝膽的塬上人,不知什麽叫由衷,也不懂什麽叫掏心窩子。“小妹妹我實難留”,不是捧心相向的赤誠,是除了心就沒啥了。

深刻。往哪兒?在這塬上。“我餓”“一百五十換條性命,還貴?”前,你怎麽“深刻”?

思想,多餘。文化,浪費。屏上的土窖裏,連終究還留下空檔的家徒四壁都不如的暗,蚤子到處,凸凸的就兩字:活人。

哪一個畫麵都能使泣,哪句話都是樂府未拾盡的原聲。

日子的原狀,性命的原狀,竟如斯!驀回首:一天下的裝,自己正在其中。

 

“ 陝北人戀土”。有道是。真的,還沒聽過“我是陝北來的。”

陝北人,還使人戀土。

“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沒回遵義,沒摟井岡山。

見知青亂使驢馱水使其皮開血殷,有責輕輕:“不該。它們也是生靈”。老牛墜崖將死,老隊長“你為岇塬受苦了。來世去別的地當牛,不受這份苦”的哭嚎。

習近平自述:離開大梁村的那天,起床,看見門口怕吵醒他早早就來等著告別的村民,“我流淚了。”

聽著,都淚打轉。

《河殤》裏有解說,許多塬上人出去,又回來了。”看了《回首黃土地》,信然。遇上了老隊長,二海,冬女,扇兒婆姨,要離開,很難的事。“我不走了,就紮根在這兒”的知青話,就在這兒,聽得見心。

《信天遊》入耳,哪有別的商角引使聰?

知道知青偷了自家的雞。“一定是遇到什麽難事了。”更叫上娃,“送幾個雞蛋過去。”(自家三頓不保)

老婆有議:打了左臉,送上右臉,還真有?!

又是,又不是。覺得。

“打左臉,送右臉”,挺宣教。

被偷,還送。疼人,直直地慟。

文明,真裝。還是,文明就是個裝?邊看,邊想。

總用窮說事。總用髒說事。前有國軍,紅軍,後來的幹部,知青。結果,王旗換了幾茬,陝北人仍在活人,唱信天逰。

什麽是日子的襯子?什麽是日子的裏子?

京腔侃侃,塬上話前,就是個貧。

又是“斯基”,又是“麗娜”,遇上海娃子,到了塬上,就是塊宜家裏的組合膠板。

人文,在有“文字記載”?在有這雕那刻為證?不逾天良而陷道德;就是嘶嘶地吼而不入什麽音樂;就是呆在人之所以為人的第一步。對外,如精神化石。於己,真格的“麵對麵還想你”的至情至性。這不是人文?

這是文之外的人用“活人”鑿出的不能磨滅的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