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RON和UG的對話分析(繼續)
文章來源: 明亮現實2019-05-10 08:25:13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363/201905/10511.html

 

上文中談到,讓我來總結一下,UG用了“終結”(英文END)這個詞,他說,真正的答案不但終結了問題,也終結了問問題的“你”。他的意思就是,這個所謂的答案不是思想意識上的答案,而是終結一切思想意識解釋框架的答案,這個答案讓“問題”概念終結了,也讓“個體問者”概念終結了,讓一切思想意識上的概念終結了。但不要因為我說的這句話而誤解了,我沒有說你不可以問問題,我也沒有說你不可以得到答案,你也可以繼續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用“我”。我說的意思就是你在利用概念的同時,不當真了,不認真了,不SERIOUS地認為這些概念所指的“事物”真的有什麽內在的意義。BYRON建議的四大問題可以問,但不要當真地期望可以得到什麽概念上滿意的答案。RAMANA MAHARSHI也建議類似的問題:“我是誰?”。我估計BYRON受RAMANA的影響,把“我是誰?”進化成她的四大問題。問此類問題不錯,隻是不要期望得到任何概念上滿意的答案,不要太SERIOUS了。真正的答案是終結任何思想概念的,包括把原先問的問題都終結了,你會發現“我是誰?”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意義。你會發現,不但沒有“我”更沒有“誰”。真正的答案不在思想概念層麵,而是終結任何思想概念。UG直截了當地說,我沒有任何答案,也不問這些問題。

 

任何問題都是思想意識(MIND)產生的幻覺。有“問”的衝動,就表明思想意識(MIND)的運動,產生了個體分離的“問者”幻覺,同時產生“我是誰?”的幻覺疑問。問者和問題一起升起。它們都是同一無二的幻覺,幻覺問題當然可以得到同樣是幻覺的答案,而且幻覺問題得到幻覺答案的循環是無窮無盡的。

 

幻覺本身不是錯誤,上帝就是這樣自我娛樂的。隻要這一“看清”,就不當真了,不在乎了,幻也好,不幻也好,沒有必要去理會。當你不再去理會。“看清”了思想意識玩的遊戲,就不會落入它編織的“問題到答案”的陷阱。我沒有任何問題,也沒有任何答案。現實是無法確定的。現實不需要確定,因為它是無限。它就是自己。

 

讓我們繼續分析BYRON和UG的對話,看看兩者的悟還有什麽究竟。

 

UG在視頻22:05分問到:是不是有這個可能,你這輩子從來沒有看到任何東西。你認為看到的‘東西’都是你的想概念投射。UG稱為的知識(KNOWLEDGE)就是我說的思想概念。換句話說就是你認為確鑿的“現實”不是真現實,而是思想概念(英文MIND)投射出來的幻相。你思想上認為“看到”的外在事物或內在事物,僅僅看似在那裏,其實不在那裏。他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眼睛看一棵樹,思想上就解釋出這棵樹的樹幹是圓的。但實際上,眼睛看不到樹幹的另一麵,眼睛看到的就是一個平麵圖形,但通過思想的解釋,一顆看上去立體的圓形的“樹”就成為了你的“現實”。對於“你”來說,因為這個“你”本身就是思想,“圓形立體”的“樹”就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了。

換個說法,思想對思想自己說“有一個圓形的樹”。思想創造出“圓形”這個概念,讓思想自己享受。這就是一個幻覺循環,自己創造出“真實”來驗證這個的“真實”。這個陷阱是非常狡猾非常難以看破的。

 

UG繼續說,眼睛沒有看見什麽“空間”,但思想概念上解釋出“空間”這個東西來。UG強調說,眼睛其實看不到“深度”(英文“DEPTH”)。眼睛看到其實就像牆上的圖畫那樣,是純粹圖形,沒有“深度”概念。科學家說的什麽三維空間,四維空間,八維空間都是思維的幻想。他半開玩笑的說,如果愛因斯坦到他麵前,他隻需要一秒鍾就把他的理論終結了,假設愛因斯坦有足夠的智慧明白的話。

 

沒有真正的“空間”,空間僅僅是思想意識(MIND)中創造出來的概念或理論。

 

在視頻的28分左右,UG說他隻對簡單的事情感興趣,比如吃下一頓飯,不問什麽高深的問題。BYRON表示不相信UG就是這樣簡單。BYRON把UG說的情況認為是一種思想上的“相信”。BYRON不認為UG“相信”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問題,沒有答案。UG立刻指出,這不是一個思想“相信”層麵的東西。和你思想上相信與否毫無關係。這是超越思想相信層麵的“明白”。但BYRON的悟還是一種思想上的“懂得”或“相信”,沒有超越思想範疇。思想上的“懂得”或“相信”和明白沒有任何關係。這就是為什麽BYRON和UG看似在講同一個話題,其實完全不在談一個層麵。

 

在視頻的29:50,BYRON感歎地說,UG的說法直接“切斷”(英文CUT)了一切別人說話的邏輯。好像UG屬於一個非常獨特的俱樂部,“切斷”別人的邏輯語言。BYRON沒有說錯。真正的明白會“切斷”所有“人”的思想邏輯基礎。BYRON還陷在“人”的思想邏輯範疇中循環,我們可以隱隱地感覺到她對UG這種“切斷”的反感。BYRON還沒有明白,一切她認為合理的思維邏輯,包括她問的四大問題,都是思維邏輯自己編織出來的幻覺。BYRON的悟還是思維邏輯上的悟,和UG的悟沒有什麽關係。

 

BYRON繼續說,她希望她的學生“進入和UG體驗到的相同的覺(AWARENESS)和相同的經驗中去,允許學生們體驗和你相同的經驗”。UG完全聽不懂BYRON在說什麽。你看出BYRON這句話的誤區了嗎?基於這些誤區上的語言UG當然聽不懂了。UG說的不是一種普通覺(AWARENESS)上的體驗,而是超越覺的明白。UG說的不是一種經驗,而是超越經驗的明白。而BYRON始終認為這是一種普通AWARENESS或覺上的體驗。或是某種可以描述的出來的經驗體驗。DZOGCHEN大師頂果欽哲仁波切說的“本覺”不是思想上認為的AWARENESS,不是思想邏輯上的“懂得”,而是超越思想意識的“本覺”。但“覺”這個字或AWARENESS這個詞被各種人濫用,就以為醒悟就是一種意識中的覺,就以為思想上的“懂”就等同明白了,其實完全不是這麽回事。NISARGADATTA大師特別強調,真正的現實是《超越意識》的,簡單的說就是“不在思想意識”範疇。這就是為什麽BYRON以為她“懂”了UG。而UG卻不“懂”BYRON在說什麽,這不是一種可以“懂”的範疇,他們兩者形同雞同鴨講,談不到一起。

 

NISARGADATTA的《超越意識》這本書在此下載:http://prahlad.org/gallery/nisargadatta/books/Nisargadatta%20Maharaj%20-%20ebook%20-%20Prior%20to%20Consciousness%20-%20searchable.pdf

 

雖然說法不同,性格不同,UG和NISARGADATTA指向的是一個方向。

 

我建議通過品味經驗做瑜伽,在某個時刻,你可以超越經驗,超越意識。經驗就是表相,通過品味經驗來超越經驗。不要期望你可以獲得某種經驗上的美好體驗而“修成正果”。任何經驗上獲得的“成就”還是經驗表相,和真明白沒有什麽關係。

 

你也可以試試問BYRON的四大問題,或問RAMANA的一個問題“我是誰?”。某一刻你會超越這種問題,問題本身會失去意義。我沒有建議你停止問問題,而是提高敏感度,在問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問題本身就是思想意識的產物。你會獲得問題的答案,從而暫時滿足問題,但暫時的滿足不能停止問問題的欲望,問題會繼續下去,然後獲得新的答案,這個循環隻有當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思想概念的產物,也許才讓問題失去意義,也許才讓“問者”也失去了意義,才真的明白了。